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培育法治意识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24左蓉
左 蓉
(南京市第九中学,江苏 南京)
法治意识是当代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治维护市场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法治意识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需要在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法治意识。本文以《经济生活》教学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法治意识的培育与实现。
一、法治意识:学科教学的使命所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市场和法治被称为现代文明的两大基石。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市场化要求社会的法治化,市场经济越发达,法治也就越发展。
公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在经济活动中,践行法治精神,维护自身的权益,创造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育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投入社会经济建设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在要求
《经济生活》是思想政治必修一内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还应该注重法治观念的培养,以及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的能力。
“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有规则的中国公民,体现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应然要求。《经济生活》中也涉及相关的法治意识,需要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掘出经济知识与法治意识的连接点,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以理性的思维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相关的义务。
二、法治意识: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
1.研读教材内容,发掘法律常识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要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就需要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内容,不仅能够理解教材中呈现的知识,还能够发掘隐含于文本中的思想,为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提供理论支撑。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立足文本,认真地研读教材内容,发掘培育点,将知识传授与法治意识培养有效地相结合。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知识点阐述清楚,还应该关注背后隐含的法律知识。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忽视,“遵守法律法规、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
2.巧设教学情境,培育法治思维
在设计《经济生活》课堂教学时,教师多采用情境教学法,引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注重情境和案例的现实性和生活化,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讨论和思考的积极性。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正确地对待金钱”,教材的探究形式主要是对不同观点进行剖析和辩论,在思维碰撞的基础上总结出正确的金钱观。如以“我的生活费”为主题,围绕我的生活费从哪来、怎么用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自身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用法治思维看待生活,树立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
3.关注教学过程,渗透法治意识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如果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忽视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教学将失去灵动性和生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生成,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并充分地利用,抓住宝贵的教育契机,更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笔者在上《征税和纳税》时,在课堂讨论中有位学生就是否应该索要发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这个问题抛向了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逐渐达成共识,再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总结。教学过程没有朝向我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结果超出了预期,不是教师将自己的认知生硬地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讨论,学生自己逐渐地转变观念,从内心意识到税法的权威性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真正地树立法治意识。
4.回归社会生活,践行法治精神
教学情境来源于生活现象,教学目的回归于生活现实。《经济生活》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经济常识,也要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当我们在生活中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法治”是不可能回避的主题,需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履行好相应的义务,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践行法治精神,如主题调研、知识宣讲、亲身参与等,更加深刻地去感悟法治意识。《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阐述了“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此观点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当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以合理合法途径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促进市场良好秩序的建立。
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从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出发。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习法律常识,践行法治精神,培养出有素质、有担当的社会公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