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名著审美阅读教学探究
2018-02-24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宋玲玉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宋玲玉
高中语文应注重审美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更是情感教育。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审美阅读教学也不断深化,逐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是入选教材的文学名著,通过导语设计、指导诵读、深入品析、有效拓展,让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的同时,激发审美兴趣,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境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促进语文审美素养发展。
一、导语设计,激发审美兴趣
在语文阅读中,教师运用语言或其他手段设计审美阅读教学导语,将文学名著中的某种景象、情感状态形象地描绘和表现出来,为学生营造一种审美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境,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入情入境获得体验。例如,在《祝福》审美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祥林嫂重新回到鲁镇,鲁四老爷因为不满意寡妇对她皱眉,为什么祥林嫂反而表现出“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的满足感。在文中,祥林嫂长期受“夫权”压抑,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为什么贺老六、祥林对她都不错?”“鲁四老爷有权有势,为什么祥林嫂的婆家能把她抢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抓住文中的矛盾,在质疑中获得启发,深化学生的思维。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自然引出对文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继而引出对导致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的深思,利用设置疑问导语有效解决文本审美阅读教学重难点。
二、指导诵读,获得审美体验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文学名著,蕴含着丰富语言美、艺术美,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文本,把握铿锵阅读节奏,感受其中蕴含的美,获得审美体验。文学名著中,作者用优秀的遣词造句,在字里行间中表达独具匠心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读出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实现对文学名著的审美阅读。如,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朱自清对月下荷塘、荷花、荷叶的具体描写为:“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在这短短的四个比喻句中,有七个叠音词,两个比拟,巧妙的平仄运用,长短句的交错,使得文本有了起伏和谐的音韵美感,在教学中,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小曲,让学生在朗读中大胆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荷塘美景,不知不觉体会文本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得文本中诗意般的美感。
三、深入品析,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艺术是核心之一,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是利用语言符号呈现出的一种艺术美作,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文学名著中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满足某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因此,在高中语文审美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关注语言艺术魅力,深入品析文学名著语言艺术,领悟文字言外之意,进入超越文本语言的精神境界。如,在《林黛玉进贾府》审美阅读教学中,作者写出了王熙凤与众不同的出场方式,一大家子在老祖宗贾母的面前言行无不小心谨慎,然而王熙凤却笑声放诞,仿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独独王熙凤与他人不同,是一例外,可以得出在贾府中王熙凤的得势地位。在简单的寒暄后,王熙凤对林黛玉进行了一连串的问话,不容他人答话,独自一个人掌握着话语权。在文本中,作者曹雪芹写出了王熙凤的这一连串问话,巧妙突出了王熙凤八面玲珑、能说会道、掌控欲强的性格特征,增强了文本中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并且将王熙凤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及她那一连串的问话也深刻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在品析中无不是王熙凤的“一颦一笑”。
四、有效拓展,提高审美境界
结合语文审美阅读教学实践,建议教师多为学生设计开放式作业,让学生以不同形式进行辩论、讨论,对文本进行扩写、改写等,对文本审美阅读进行有效拓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大胆想象,发散思考,提高审美境界。如,《短歌行》阅读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作业,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目,结合文本审美阅读写一写自己对曹操的真情告白。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是残暴、奸诈、阴险的,但是,在《短歌行》中,曹操的性格特征却有很大反差,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曹操,你对这样截然不同的曹操有什么看法呢?”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针对曹操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发散思考,提高学生对文本审美阅读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罗丹大师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名著的审美阅读亦是如此,不缺乏美的篇目文本,缺少的是审美阅读。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名著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从人物形象、字里行间的语言、思想情感中,都迸发美的火花,教师通过导语设计、指导诵读、深入品析、有效拓展,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美,接受文学名著美的熏陶,进入名著的审美境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东.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人生十六七,2017(32).
[2]卢悦星.浅析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