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

2018-02-23刘秋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

刘秋华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出现一次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的比例分别为50.00%、36.67%,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86.67%。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疾病严重性)和患者的年龄、病程的关系密切(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有效判定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损害

糖尿病作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会对患者的代谢功能和全身组织器官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并发肾损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通过有效、准确的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临床认为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指标之一,因此本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6~77岁,平均(55.57±4.86)岁;糖尿病病程2~20年,平均(12.54±3.68)年。其中,1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52例。

方法:在进行检测前,叮嘱患者禁食>8 h,不得进行剧烈运动。采用干净的一次性采尿杯收取尿液,用挪威生产的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金标全定量检测仪对患者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选取中段尿液作为标本,测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阴性标准为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0 mg/L;阳性标准为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0 mg/L。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包括一次性蛋白尿以及持续性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例数/60例×100%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60例糖尿病患者中1次性蛋白尿例数30例(50.00%),持续性蛋白尿例数22例(36.67%),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86.67%。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得知,糖尿病患者年龄的增加会使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提高,在不同年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病程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饮食习惯、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均是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对患者的身体损害较大,生活质量降低且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临床认为准确检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肾损害之后,才能开展相应的治疗,控制患者的疾病进程,避免病情恶化。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较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可将其作为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指标之一。

正常人尿液中的微量蛋白数量<20mg/L,检验尿液中微量蛋白阳性率不仅能够判断患病情况,还可判断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资料,以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延缓病情恶化。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最开始呈间断性,逐渐向持续性转变,当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较高时,应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肾损害的持续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86.67%(1次性蛋白尿阳性率50.00%,持续性蛋白尿阳性率36.67%);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的增加,会增加患者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含量,使得阳性率提高。对不同年龄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分别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能够起到判断糖尿病患者疴隋严重程度的作用,还能够对早期肾损害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能够对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的作用明显。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