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初三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02-23山东省禹城市辛寨镇中学高齐涛
山东省禹城市辛寨镇中学 高齐涛
一、合理开展游戏教学,打造多彩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中对运动项目进行机械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单调无味,制约了学生主观意识情感的活动与客观行为的发挥,有悖于体育教学本身的特性,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负累”,与现行的体育教学理念不符。特别是对于面临着中考大关的初三学生而言,若依旧采取以往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笔者采用了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譬如,“立定跳远”是山东省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之一,也是初中体育教材中标注的重点内容,在对该内容进行练习时,笔者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统一进行集中重复训练,而是从训练他们的弹跳力入手,通过立定跳绳、助跑式的跳高以及蛙跳追逐赛等游戏的方式,提升其跳跃能力。丰富的游戏教学内容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提升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促进了其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实施层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不同,体能强弱、肢体协调能力的好坏以及弹跳能力的高低都有所差别。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合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安排更加适合学生的体育训练和实践内容,促进其体育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笔者根据以往的课堂记录和相关测试结果,分析了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了层级化教学。将要走体育专业的学生划分为一组,进行强度和难度较大的专业训练;将体育基础较为稳固的学生划分为一组,进行相对高强度的训练;将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划分为一组,进行基础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擅长短跑,但弹跳能力较弱,笔者就安排他们进行腿部弹力训练;有的学生握力较差,笔者就安排他们展开臂力和手部力量训练……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增强了体能、体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还获得了全方位协调发展。
三、注重学生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身体素养,还要关注他们内心的变化,从而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又处于心理较为敏感的青春期,体育课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使他们适当放松的课程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项目和教学环节,真正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在适当的运动中释放压力,积极阳光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例如,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笔者会仔细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以及上课的状态,对于一些神色不悦或课堂表现前后差异较大的学生,笔者会通过向相关学生咨询,或者当面询问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积极地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又如,笔者也常常与其他文化课的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课程调整。在他们学习较为紧张时,安排一些相对轻松的体育活动,达到愉悦其身心的目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有助于他们健康心态的形成。
四、结语
初三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恰当分析、细致规划和统筹兼顾。教师在展开具体体育教学活动时,要综合学生发展特点,通过多重教学方式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促使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