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2018-02-2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领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艺术特征。
2.理解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及其个性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疏通文意。
2.提要钩玄法,梳理文章的层次和线索。
3.点拨引导法,把握本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晁补之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赞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晁补之非常喜爱文与可的墨竹图,收藏三幅,被苏轼见到大加赞赏,便欣然赋诗:“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ta)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赞赏他画竹之时,与竹相融合,合而为一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悼念文与可的文章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解题
1.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标题,提醒注意停顿,并说说标题的含义。
补充: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本文),可以记山川名胜(《小石潭记》),可以记器物建筑(《岳阳楼记》),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是苏轼为好友兼表兄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
2.作者缘何写了这样一篇悼念文与可的文章?哪句话交待作者的创作契机?
明确:“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废卷”“哭失声”两个细节,它们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痛悼之情。
三、研读课文
(一)第三自然段:学生集体朗读文段,然后个别回答下述问题。
1.文中哪句话交待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
明确:“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以戏笑之言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之间的默契和亲密无间。
2.该段引《祭桥公文》中“车过腹痛”之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先要理解“车过腹痛”的含义,引导学生看注解,教师适当翻译补充。作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与“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其情类似,作者以曹操和桥公的忘年之交亲密无间、性情相映的关系来类比自己与表兄文与可的深厚情谊,一言一笑皆性情,无拘无束见友谊。
3.作者记录了哪些“戏笑之言”?
第二自然段集中描绘作者和与可的交往趣事,由此过渡到第二自然文本的研读。
(二)第二自然段:教师示范读此段,请同学们思考。
1.请围绕“趣”事划分层次,概括层意,说说每件事“趣”在何处。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至“袜材当萃于子矣”,写与可视绢为袜,拒绝作画的故事,表现他淡泊名利,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第二层从“书尾复写一诗”至“而有万尺之势”,写苏轼与文与可书往信来,围绕“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竹”的话题展开辩论的趣事,阐明两人共同的美学观点。第三层从“筼筜谷在洋州”至“失笑喷饭满案”,写诗中所写与现实活动的巧合,表现朋友之间的默契和理解,机智和风趣。
2.第二层中苏轼与文与可诗书唱和,有关竹的描绘多次引用了“万尺竹”之语,试找出来说说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由此又看出二人怎样的情趣?
A“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这是文与可写给苏轼的诗句,表明他想用名绢给苏轼画一幅墨竹图,诗中“万尺长”乃是艺术想象,意味尺幅千里,尺水兴波,以方寸竹枝表现万尺气势,凸现画竹的生机气韵。
B“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此苏轼答语,表面是说,竹长万尺,依此作画,耗绢不少,累死人也,是戏笑之言,苏公故意以虚为实,笑话朋友,并非真的不理解文与可诗句含义。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矣。”此为与可之言,在苏轼的狡辩之下,与可表面上承认说错了话,世间根本没有万尺长竹,实际上是将计就计,将错就错,和苏轼开了一个玩笑,他心里明白苏轼在狡辩,他也明白自己的诗句没有写错,答语貌似直率诚实,其实机智聪明。
D“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这是苏轼又一次偷换概念,故意狡辩,上文是与可承认世间没有万尺竹,这里苏轼偏说有万尺竹,与朋友作对,并作诗证明,诗中所言乃艺术想象,夸张虚构,而非现实之竹,最后与可会心一笑,说了一句话“苏子辩矣”。
E“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这是文与可赠画给苏子时所说的一句话,表明“数尺之竹”显“万尺之势”的构思艺术。
小结:两人围绕“万尺竹”展开辩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饶有风趣,苏子偷换概念,故意曲解,调笑与可;与可从容不迫,将错就错,回敬苏子,苏子显得活泼机敏,幽默风趣,与可则显得含蓄内敛,老成稳重,二人心有灵犀却又藏而不露,共同演绎了一曲高雅脱俗,性情相映的友谊之歌。他们的玩笑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创作见解,那就是艺术创作神似高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3.全段追忆二人交往的三件趣事,大多诙谐幽默之语,读来给人以生动、好笑之感,是否会冲淡全文悲哀、痛悼友人的气氛?这种写法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有何不同?
明确:尽情地写往昔两个人从真挚的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了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本段的“乐”与下文的“悲”形成的感情反差更强化了那“乐”得醉人,“悲”得痛心。所以,不会冲淡悲痛、哀伤的气氛,这是以乐衬悲,以乐写悲的手法。此手法运用有现实生活为基础,我们痛悼亲人或朋友的时候,总是想起与他们交往、相处的许多事情,悲伤的,欢乐的,不幸的,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越是欢乐有趣的生活情景,就越让人伤心,因为那种快乐欢愉现在不在了,斯人已去,哀痛长留。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也是缅怀,痛悼亲人兼朋友吧,主要是以悲写悲,不见欢乐,也欢乐不得,两篇文章,手法各异,情感效果实质上是一致的。
小结:第二自然段通过追忆二人交往过程中的三件趣事,表现了文与可为官清廉,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情,亦可看出二人感情的深厚,关系的亲密和见解的一致。
4.此段可否与第一自然段调换顺序?为什么?(由此过渡到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三)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段,大家思考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明确:全段分为三层,开头至“少纵则逝矣”为第一层,介绍文与可“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与可之教予如此”至“岂独竹乎”为第二层,写作者对与可理论的实践体会;“子由为《墨竹赋》”至结尾为第三层,写子由的艺术实践体会。
2.找出本段运用了哪些反问句式,并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明确:
A岂复有竹乎?(用反问句批评、否定那种脱离生活,违背规律的画竹方法。)
B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用反问句延伸拓展,表明画竹如此,做其他事情莫不如此,眼高手低,缺乏实践,万万不行。富有哲理。)
C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用反问句强调文与可画竹理论是有道之识,与庖丁养生思想和轮扁斫轮的道理,是一样的重要。)
D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用反问句强调我学习与可理论,得其意,又得其法,比苏辙收获更大,从而突出了对与可的远见的佩服。)
小结:中华民族的竹文化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古人依竹而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杖竹而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种竹(“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咏竹(“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画竹(欣赏古人墨竹画)。
墨竹画,是独特的中国艺术,是宝贵的中国文人的审美志趣。笔下之竹,意在象外,无论它是挺拔而直耸云天,还是柔软而随风偃伏;无论它是丰姿而枝繁叶茂,还是枯瘦而疏叶萧索,它都依然故我,坚守着内心的高洁。无论在风中、在月下、在那些树影婆娑的纸上,始终充盈着君子的气息,回荡着大丈夫的吟唱,它是艺术化的中国哲学,承载着中国的文脉以及永不凋零的士之理想。
墨竹是文人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或可说是文人画的肇始。墨竹画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不管是谁始创墨竹画法,艺术史上都以文与可为墨竹画宗祖。
3.文章开篇即介绍文与可画竹的理论,有何作用?这段顺序与第二自然段可以调换吗?
明确: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接就抒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出了与可的巨大理论贡献,突兀不凡,别开生面,给人一种新鲜感。表现出作者对文与可的敬佩、赞许之情。此段不可与第二自然段调换顺序,因为先写理论,再谈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这是自然之理。
四、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全文是以画竹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苏轼)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信笔写出,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文章分三部分,从评价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苏轼与文与可之间亲厚无间令人赞赏,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也有这样的人,或是亲人,或为朋友,但随着岁月流逝有的已为陈迹,或生离,或死别。请以《一次别离》为题,写一位心中思念的亲人朋友,文章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