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诵童谣,以读促感
——谈小学语文朗诵教学
2018-02-23王献群
王献群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小学 贵州 织金 552100)
小学时期是培育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朗诵能力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不仅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还对其他方面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童谣具有节奏明快,内容易于理解、鲜明有趣的特点,将童谣融入在朗诵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运用童谣进行朗诵教学时,可以采用不同种形式,教师也要做好积极的示范引领,同时,需要创造情境促进学生的理解思考。本文将对此做出一定的探讨。
一、小学语文朗诵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已有认知较少,知识结构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情况。而童谣具有易于理解、节奏轻快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阶段将童谣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促进学生语感能力提高。童谣发展到今天所具有的形式也更加为人们所传诵和喜爱。教师在朗诵教学中,将童谣作为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朗诵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一定提升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特点,教师将童谣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诵、背诵中,感受童谣的魅力,并对童谣中的一些好的词句进行积累,将童谣中的优良的表达形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小学语文运用童谣进行朗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虽然教师在朗诵教学中会引用到一些童谣作为教学内容,但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对童谣的朗诵时间和数量较少。朗诵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方式,如果阅读的次数较少以及时间不够,这对于提升学生语感能力是不利的。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不足,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再次,朗诵的涉猎范围较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朗诵教学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从多方面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最后,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朗诵教学最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如何应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认真考量。
三、小学语文中运用童谣进行朗诵教学的措施
1.增加朗诵数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童谣课文篇幅,教师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朗诵。例如在学习《动物儿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随机点名,小组推荐、个人自愿的形式进行朗诵,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诵,让学生对朗诵效果进行评价,并增设一定的奖励措施,不断地增加学生阅读数量。
2.拓宽朗诵范围。在小学阶段,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朗诵数量和范围,增添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材料,来促进自己多方面语文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姓氏歌》的时候,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诵读示范的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可以播放《百家姓》的朗诵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又可以加深印象,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师做好示范指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当所学习的课文需要朗诵内容的时候,许多教师则会选用一些网络上的标准专业的朗诵视频,这样对提高小学生的诵读能力是不利的。教师要发挥好示范指引的作用,可以自己在课前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把握,查找相关朗诵视频进行观看,感受视频中的朗诵技巧,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地调整,对学生做好规范、有效的指引,提高教学针对性。
4.创造多种形式进行朗诵。语文教学内容多样,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对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谣促进朗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可以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增添一些动作形式,例如,在学习《拍手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同桌一起朗诵,并增加拍手的动作。其次,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可以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加入一定的背景音乐,营造一种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氛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还可以通过朗诵比赛等形式进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到利用童谣促进学生朗诵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也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从而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并为其全面进步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