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爱作为德性教育的基础
——基于爱弥儿的探讨

2018-02-23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爱弥儿欲念卢梭

许 铧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6)

一、科学艺术使人心败坏了

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谈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连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为什么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呢?在卢梭看来,造物者创造出来的东西必定是自然的,凡是自然的就是好,它不会违背它的天性,它不受到尘世的污染。所以一个自然人,他的的需要是源自于自然冲动的欲望,他的需要是不会超过他的能力的。“我看见他在一棵橡树下心满意足,悠然自得;哪里有水就在哪里喝,在向他提供食物的树下吃饱了就睡;他的需要全部都得到满足了。”进一步可以延伸出:没有额外的需要就不会产生额外的欲望。那么,这种额外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的增长是必然的,即以科学为代表的知识帮助人们扩宽了其活动的领域,助长了人们的闲逸;以艺术为代表的知识使人们的作风都是经过雕琢的,使人们的衣着也越来越考究,说话也越来越文雅。他们忘了最初他们只是想要填饱肚子,即便是晚上没有食物,他们也是不用担心的,因为自然人可以利用他们双手随时找到食物,他们是那样的勇敢野蛮,那样的充满活力,那样的宁静和自由。但是现在却发生了变化,他们在利用铁器更容易的获取食物后,忙个不停,汗流浃背只为得到更多;不再担心被其他庞大的野兽吃掉,相反他们开始思虑如何使食物更加美味,如何使衣服更加保暖和美丽。他们哪里知道那些舒适的享受竟成了他们的一道枷锁。他们开始坐在屋子里从事悠悠闲闲的工作职业,他们不再能忍受饥渴,劳累与死亡。等等这些“欲望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需要,而它们的发展取决于我们知识的进步,因为人之所以希冀或害怕某些事物,是由于人对它们已经有了某些概念或者是出于纯粹的自然冲动。”而后来的人性,更是被启蒙时期解放出来的知识和理性弄得不那么具有纯粹性了。

二、回不去的时代

那么卢梭是否就要强调我们应该抛弃科学与艺术回到野蛮人时代呢?答案是否定的。卢梭知道事物的这一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两面性(进步与落后),随着时代的前进,文明必将到来,而文明的每一次前进,不平等也就前进一步。“然而,自从艺术一兴盛,他们的风尚便被败坏了。接着,马其顿人便给他们套上了枷锁。希腊的学术越来越昌明,人民虽那么的欢乐,但他们始终是努力。”“然而,科学、艺术和雄辩术依然四处泛滥;罗马满街都是哲学家和演说家。人们不仅无视军队的纪律,而且轻视农业,拉帮结派,忘记祖国;张口就是什么伊壁鸠鲁、芝诺和阿塞西拉斯,而对神圣的自由、大公无私与对法律的服从,却一字不提。”科学与艺术是兴盛起来了,每个人都有了知识,每个人都能力发表意见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都能得到采纳,他们开始希望当主人,但事实是不见得有人甘心听他们的意见,于是他们心情烦躁,他们开始尔虞我诈,一不小心心陷入了奴隶状态,渐渐地他们失去了他们当时追求的美德,成为了穿着文明外衣的奴隶。

三、倡导自然教育

卢梭将这种文明的进步看做是恶的根源之一,“我要驳斥人们胡言乱语的谎言;我要如实展现人原本的天性,充分揭露使人天性大变其样的时代和事物演变的过程……以便使人们看到在所谓人的完善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的真正原因。”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很显然只有进行教育。通过接受教育,我们可以增强力量;通过接受教育,我们可以获得帮助;通过接受教育,我们拥有判断力。凡是“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的东西,我们长大的时候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随着世俗的影响遭到了败坏,因而卢梭进一步提出了三种教育,它们分别是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以及事物的教育。但是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不能由我们人来控制的,它是孩子的能力和器官发育的过程,需要加以保护;事物的教育只有在某些方面才能由我们人决定,它基于孩子对外在事物的经验,通过物的自然必然性基础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自然的限制;只有人的教育才能被我们真正的加以控制,它或许可以使我们成为这种教育的主导者。但是要把一个人培养成一个自由人,而非王公贵族、奴隶,就需要这三种教育共同起作用,并且在这三种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他就能达到他的目标——自然。在卢梭看来,爱弥儿的教育分为两段时期,15岁以前的自然教育或者说是物的教育。这一阶段采用的就是一种消极的教育方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爱弥儿对他人的存在无动于衷,他不会去依赖别人。别人也休想依赖他,丝毫没有收到社会的任何影响。但是到了15岁以后,卢梭称其为人的第二次降生,爱弥儿懂得了什么是爱,以及有所爱了。于是这个时候就要对爱弥儿进行道德教育了。

四、以自爱重新构建人类德性的基础

卢梭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的论文中首次提出“自爱心”和“怜悯心”,他认为早在千百万年前原始人只有两种感情,一种是自爱心,即他自己爱自己,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生存的本能;另一种是怜悯心,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同类遭受痛苦,这种表现,在动物当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在自然状态下,原始人首先爱的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首先关心的也是她自己的生存。“我们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以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爱。他是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欲念的欲念,而且,从一种意义上说,一切欲念之只不过是它的演变。”“自爱心”就是依靠智力所得到的欲望的满足和由此滋生的;随后,伴随着“自爱心”又产生了“怜悯心”。一方面,“怜悯心”与“自爱心”密不可分,“怜悯心”在“自爱心”作用下从自己扩展到他人;另一方面,“怜悯心”与“自爱心”相互抗衡,“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中谈到“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因而我们可以断定“自爱心”和在自爱心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都出自于人的理性,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

五、如何使自爱得以发生

《爱弥儿》全书共有五卷,前三卷是要将自爱限定在物的教育中,对爱弥儿进行物的教育,只与物打交道。从婴儿时期开始,由于自身的柔弱性,人天生有保存生命的自爱。首先要对婴儿进行意志教育,即是在伴随婴孩逐步的强健下向其灌输勇敢的德性,扩展他的生命。这样的扩展使得人类的“怜悯心”在最初柔弱的身躯中有萌芽的土壤;与此同时并教他养成唯一的习惯——不命令他人。进入幼儿期,也就到了智识教育的阶段,对他进行感官训练,使他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想象力在这一段是不需要过度开发的,因为此时孩子对事物还没有任何概念,所以不能让其受到他人偏见的影响,分不清好坏,变得自私自利。童年时期,爱弥儿要开始学习有用的知识,进行劳动。这一过程他逐渐明白事物的关系,同时也学会了按照事物本来的用途去使用事物,明白知识对于保存生命的有用性,从而守护了最初的内在激情——自爱。从第四卷起,爱弥儿进入青春期,他开始有了爱欲,他的爱有了指向。爱弥儿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那些来帮助他的人,他都爱,并且认为他们是同一类人,由此他的同情心得到扩展,用他的怜悯心去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痛苦。卢梭提出,这一时期的青年人可以接受历史和寓言教育了,一方面青年人的逻辑思维已经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生活的经验使得爱弥儿开始理解他人,使他从他人的经验那里明白人“类”的存在。自爱就是按照自然教育的方式首先得到限定,随后得到巩固,扩充,最后由爱己走向爱人。

猜你喜欢

爱弥儿欲念卢梭
再论爱弥儿是谁
欲念森林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试论《爱弥儿》中的爱情观教育思想
道出世界
道出世界
——浅评电影《道士下山》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