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创新:一所新型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案例研究
2018-02-22李德方
摘 要:案例研究法是院校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院校研究能够科学地分析学校运行状态的资料,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位于江苏苏南地区的一所高职院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亲商理念和共赢思想贯穿始终的深度产教融合和“国际化”“工程化”“专业化”为原则的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学校发展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分析其发展历程发现,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了借鉴与创新的发展模式;具有“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建立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现职教特质的办学模式:需求导向的办学理念、项目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案例研究;借鉴;多元办学;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李德方(1968-),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B-a/2016/01/24),主持人:徐高明、龚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0-0100-08
院校研究是流行于欧美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专用术语、一种研究范式和一种工作模式。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直到21世纪初,华中科技大学率先成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并着手开展院校研究,这可以看成是我国体制化开展院校研究的开始。作为有别于传统的学术性高等教育研究,院校研究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科学地分析学校运行状态的资料,为学校管理提供决策咨询[1]。开展院校研究的方法较多,有实验法、调查法、历史研究法等,其中案例研究法是其基本方法。本文也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现场观察、访谈调查和资料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研究的对象是位于江苏苏州的一所新型高职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旨在通过研究揭示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客觀样态,分析影响学校发展的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而揭示这类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其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一、案例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IVT)是1997年应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院校。自创办至今的短短二十年时间,学校成功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同时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勇于创新,确立了“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大批“好学、敬业、德高、技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苏州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学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院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等荣誉称号。
(一)回眸启程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和中新友好合作的良好时机应运而生的。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其中提到要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1992年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意向。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标志着中新双方的合作正式启动。随着韩国三星、美国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首批项目入驻园区,为这些外资企业所需的人才供给问题逐渐突出。1997年5月2日,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我建议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一所培训工人的学院,为园区的外国投资者提供员工。这个学校所训练的技能,必须适应园区将来新产业的发展。这些工人必须牢记,他们要和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的工人进行竞争。外国投资者来到苏州,看到有这样一所学院,他们就会很快决定把投资投到园区来。”当年12月,经江苏省有关部门批准建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2001年6月,在原有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的基础上,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二)发展历程
梳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程,不难看出它走的是一条积极借鉴新加坡和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有效创新的发展之路。学校自创办至今的20年时间,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7年至2001年的初创期,这一时期学校是作为一个培训学院面世的。当时的定位是为了促进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主要为园区入住企业培训员工。但其实更多的是作为新型职业教育的一个“窗口”,具有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最初只有72名学生,7位教师。2000年前后,当时一年招生也不超过200人,其在企业界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满足不了园区产业高速增长对人才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具有远见卓识的学校初创者们以及地方政府的领导审时度势,积极筹备谋划学校的未来发展,努力将其从一个单一的培训机构拓展成为以学历高等教育为主体、兼具非学历培训的复合体。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从而使学校从一个培训学院正式跨入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7年,学校在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建立规范、取得初步成效的五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03年12月学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而使学校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流程有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可靠依据和有效保障;2005年,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科教育和产业合作教席确定为研究基地,为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理念打开了新的渠道;200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的成绩,从而使学校在顶层设计、教学管理、日常运营和办学成效等全方位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权威认可;200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是当年唯一一所以股份制身份获得立项建设的高职院校,使学院跻身于全国最优秀的100所高职院校行列。
第三阶段是2007年至今的十年多时间,这一阶段是学校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形成特色的时期。学校正式确立了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富有特色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秋搬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新校园,办学空间得到拓展。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连续四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数据显示:自从有毕业生以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7%以上,以2016和2017届毕业生为例,2016届毕业生数为1863人,截止2016年9月1日,1678人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0.11%;截止2016年12月31日,1841人就业,年终就业率为98.82%。2017届毕业生数为1862人,截止2017年9月1日,1691人就业或专升本,初次就业率为92.60%①。这些毕业生中,有约65%的同学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18%的同学在苏州新区、上海浦东、无锡等地外企工作。相当多的毕业生进入了美国超威半导体(AMD)、泰科(TE)、德国博世(BOSCH)、荷兰飞利浦(PHILIPS)、韩国三星(SAMSUNG)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德企安通海瑞恩公司的26名中层以上管理团队中,IVT的毕业生有23位,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发展成就与办学特色
二十年来,学校从不足百亩的校园面积、年招生幾百人的职业教育的一个“盆景”,发展成为占地近50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教学实验设备约1.2亿元、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8000人的职教战线的“大花园”。学校目前设有机电工程系等11个教学系部,已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42个专业,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名。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3万余名,其中近80%的毕业生在园区外资企业就业,毕业生中有约40%的同学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近80%的同学担任企业生产线长、班组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新员工培训师等,成为园区外资企业关键技术岗位上的骨干。与此同时,学校每年为当地企业提供员工培训20000人次。学校有董事单位27家,建立产学合作单位超过1100家,其中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14家,校企共建实训室143间。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200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科教育和产业合作教席研究基地(2005)、“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07)并顺利通过验收、荣获“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2011)、“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2012),“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4),“全国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理事单位”(2016),连续多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发展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旗舰院校之一,具有十分鲜明的办学特色。
1.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学校在建立之初就仿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部门、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人员组成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融合了政府、企业和学术三种资源,三方董事也分别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真正体现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根据章程,学校董事会被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权利,与其关注学校发展的责任实现了有机统一。学校定期召开董事会会议,充分发挥董事成员对学校发展的决策与咨询功能。除此之外,董事单位还给学校教师提供访问工程师的场所和机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选拔、实训室建设、奖教金设置、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学校“企业+学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2.坚持亲商理念和共赢原则,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坚持在“亲商理念”引导下开展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发展出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有八种,出现了校企合作由浅入深的态势:(1)泰科形式——设立奖(助)学金。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作为回报,奖学金设置企业则享有优先选拔优秀人才的权利。企业在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总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2)夏米尔(CHARMILLES)形式——硬件资源共享。学校以场地换取设备制造商精密设备的使用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企业可以提前影响用户,学校减轻了设备投入和不断更新的压力,实现了校企双赢。(3)诺基亚-西门子形式——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型SMT设备与工艺标准,学校依托校友成立PCB设计与生产车间,既解决了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也面向市场生产真实的产品,逐步发展成硬创平台。(4)依维特(EVT)形式——“教学工厂”。企业在学校内建设“校中厂”,提供真实的设备,建设真实的生产环境,全程参与教学,并将真实的订单作为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统一。(5)博世(BOSCH)形式——学徒制培养。从定向班、订单班过渡为“学徒制”,学校、企业、IHK三方合作,学校负责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企业负责实训,行业协会负责考核颁证。自2011年以来已经开办五届,首批学徒进入博世公司后主要在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岗位工作,表现非常突出。(6)同程学院形式——教学公司。企业把酒店事业部、机票事业部、景区事业部放在校内,有2000个工作岗位,500个用于学生的教学、实习、实训。双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同管理,实现“双主体”育人。(7)三星(SUMSUNG)工科大学形式——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已涵盖三星培训学院、三星半导体尖端设备维修中心和三个研发公司。三星捐赠全套半导体设备以及师资和培训课程,学校外包三星的员工培训,联合技术开发,与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应用本科以及工程硕士,探索了校企联合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8)云游(FORGAME)形式——创业孵化器。学校与企业共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已经孵化出“随身购”和“随身玩”两个项目,都获得了风险投资,从而真正实现(游)玩中学、创(造)中学。
3.坚持“三化”实践,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学校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着力培养教师的“国际化”、“工程化”和“专业化”,造就了一支规模与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为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专任教师全部送往南洋理工学院培训,选送部分骨干教师赴董事单位总部学习和考察,80%的教职员工有海外培训经历。同时,大力招聘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海归硕士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0%。
(2)打造“工程化”师资团队。目前,学校工程类专业64%的教师有企业工作背景,平均企业经验为5.7年。75%的专业教师同时具备讲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具备双师素质。为了持续强化教学团队的工程化背景,学校着重推行了四大计划。一是企业工程师招聘计划,二是企业访问工程师计划,三是校内讲师工程师互转计划,四是校企讲师工程师互聘计划。工程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在每年教师申请专利在100项左右,发明专利约占60%。
(3)培养“专业化”师资团队。对于来源于企业和其他途径的新教师,学校一方面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外出培训等途径加强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导师制形式,给每位新教师指定一名校内导师,形成资深教师带年轻老师的传统。此外,学校鼓励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有工程系列职称)转评“讲师”,培养来自企业教师的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过硬职教教师“专业化”本领的优质师资。
二、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均大致占据了同等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教。但是,我们同样也无法否认,中国还不是最先进的和最发达的职教强国,甚至可以说,中国和发达职教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没有停止过追赶的步伐,中国职教人也没有停止过实践的尝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借鉴德国“双元制”,到最近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均可看成是这方面的具体探索。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双元制”实践“到现在一些学生与家长正在用脚投票,有的项目已经停止,有的难获得社会、学校共同的认识,真正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2]。至于后者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目前尚难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可谓是为数不多的立足国内、有效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理念和办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其经验和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一个不变与应变的发展方式:借鉴与创新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經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3]。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格申克龙对l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较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理论,首次从理论高度展示了后发国家工业化存在着相对于先进国家而言取得更高时效的可能性,同时也强调了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赶上乃至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后来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无疑为后发优势理论提供了极好的佐证,而这些所谓后发国家的共同发展之路可以简约地概括为“借鉴与创新”。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实践,我们不妨可以说: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后发优势”理论也同样适用。
第一,职教后发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职教先进国家的成功理念和发展经验,可以有效避免发展过程中的失败陷阱,缩短发展所需的时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从建校之始,就有效借鉴南洋理工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亲商理念下的多元化校企合作,以及倡导创新的学校文化等一系列经验和做法,从而使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打下现代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础。他们的实践表明,某种程度上来说,办学“软件”比学校“硬件”更重要。
无独有偶,被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尊为“师父”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自身的发展也同样遵循着“借鉴与创新”的“后发优势”之路。据南洋理工学院创院院长林靖东先生介绍,新加坡在1965年成为独立国家,建国后的新加坡工业发展急需人才,“于是经发局②决定与外国合作,把他们最好的经过时间考验的职教模式引入新加坡,缩短我们自己摸索的时间。经发局当时认为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模式是最合适的”,于是“经发局在1970年代与三家外国先进大企业合作,先后成立了达达政府培训中心、罗莱政府培训中心和飞利浦政府培训中心。三所培训中心都是以德国双元制模式办学”,先把他们的经验搬过来,“最初是外国专家当院长,几年后开始由本地人接任。我们就在已建好的基础上创新,以自己创立的‘教学工厂理念办学,后来也发展和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4]。
第二,职教后发国家可以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即所谓“替代性”的广泛存在。格申克龙曾指出,由于缺乏某些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后起国家可以、也只能创造性地寻求相应的替代物,以达到相同的或相近的工业化结果。替代性的意义不仅在于资源条件上的可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更重要的在于使后起国家能够也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有别于先进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和不同发展模式。所谓“替代性”,即存在着多种途径达到同一种效果,或者是从事相类似活动的可能性,实质上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取得同样结果的器具、手段或是制度等的替代性[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正是全方位地考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国情、中国教育制度,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等一系列具体情况,由起初不变的“借鉴”逐步走向应变的“创新”: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建构下,学校实现了从管理层到教师的全员聘任和择优录用,形成了一整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核、优胜劣汰的人才成长机制;在亲商理念的校企深度合作条件下,形成了“企业+学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使“双元制”模式具有了鲜明的中国元素和苏州特色;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过程管理实践中,实施了独具特色的“三创”人才培养,即创意者(Inventor,研发工程师,占学生总数的20%)、创造者(Creator,工艺工程师,占学生总数的70%)、创业者(Enterpriser,创业家、经理,占学生总数的近10%),受到了学生及其家庭以及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二)“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建立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在论及大学如何实现转型时曾强调“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成为必需”,“这种核心可以采取十分不同的形式,但是它必须包括中枢管理集体和学系。它必须在运作上使新的管理价值观和传统的学术价值观协调起来”[5]。实际上,无论对于传统的老大学的转型还是对于新建的高职院校的发展,“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都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都是一个组织、一种机构,因此像所有的机构组织一样它们也需要管理。这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体现是建立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具体形式为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重大决策均有董事会决定。如前所述,学校有一个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校的27个成员组成的董事会,在每年一度的董事会上,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家、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世界一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汇聚一堂,对学校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提供最新市场需求信息,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等重大事项,每次董事大会都要提出40-50条发展建议。在学校内部运行层面,由校长任召集人和负责人的院长会议和院务会议,前者研究决定如何落实董事会决策,成员由院长和几位副院长组成,院办主任任秘书。后者成员由院领导和所有的中层系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学校日常教学运行和管理。在学校内部监督管理层面,有党委领导下的纪委、工会委员会,有家长理事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基本确立了一个政府引导、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现代职教管理体制,有效避免了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管理上的不足。“公办院校以政府投入为主,行业企业的参与不够,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比较小,活力不足。民办院校缺乏政府的支持,多为家族式管理,没有形成法人治理,名义上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际上是董事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董事会制度实行的是委托-代理制,即投资人出资,委托专业人士管理。董事长不随便干预学院内部事务,而是为学院的发展整合战略资源。院长会议把董事会的集体意见变成年度工作目标加以贯彻落实。所以,这种治理模式下的办学空间和自由度比公办和民办都大,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摘自对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单强院长的访谈录音)。
(三)一个体现职教特质的办学模式:需求导向的办学理念、项目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质量管理
“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关注“企业”、“学生”两个客户群的诉求,明确提出“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学生的需求,我们的追求”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哪里?对此,很多人普遍认为就业率高就说明质量高,这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职业教育功能性的体现。但是,人们常常忽视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属性,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因此才会出现职业院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与职业教育低吸引力的同时并存的怪现象。特别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面向自主性、独立性更强的90后一代,职业教育如何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维度。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才是完整的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观。其实,企业和学生就是职业教育的两大核心“客户”,如何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路径,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正是有效坚持了这样一个理念,所以才收到了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项目导向的教学设计。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科教育和产业合作教席研究基地,学校自2008年起在教席的帮助下试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实施项目化教学,以学期项目为载体,以跨专业项目小组为依托,让学生掌握从构思、设计、应用到改进的产品开发能力。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学校重点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重新设计“三创”(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135个“教学工厂型”实训室,40个专业研讨室,8个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GAMEBOY创客空间。学校师生每年申报专利100多项,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为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就是学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设计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的安排都是为了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衡量教育和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标准,全部教育和教学活动都要凸显学生这个主体,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提倡“做中学”、“玩中学”、“创中学”,这与以往传统的全部活动都围绕教师这个中心来展开有别。培养高职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难点,学校倡导把課程、课堂还给学生,在CDIO项目制教学的引导下,各类课程大胆尝试分组学习、小班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思想政治与法律修养》课程,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专题,围绕主题进行问卷调查、视频新闻剪辑、制作PPT课件,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优秀成果上传至电子化学习中心,供全校同学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完全颠覆了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真实的生活,把抽象和枯燥的概念内化成自身的认同,通过课堂教学互动表现出来。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体验者”,与教师一起创造,传统上比较枯燥的课程,一跃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三、案例启示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成为公认的职业教育大国,但我们还不是职教强国,还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办学活力不足、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主要问题,职业教育也尚未摆脱弱势教育的局面,其吸引力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坚实。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顽疾,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各地各校也不同程度进行了实践探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正是这支探索队伍中的一个典型,他们的成功实践为我们今后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鼓励多元化办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形成有益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催生职业教育的百花齐放和万紫千红新格局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原有学校进行了接管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大一统的公办教育发展模式,这种状况改革开放后尽管有所改观,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公办学校占据主体的状况一直没有根本变化,职业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国家办教育固然有很多优势,但是投资教育所需的巨大成本和每年有限的资源投入之间有着天然的张力和矛盾,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办学的一家独大局面不利于办学活力的激发,不利于有效竞争局面的形成,尤其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必要的市场机制和多元办学不失为一种良策,也就是说政府“有形的手”应该给市场“无形的手”留有足够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激发社会各界的办学活力,而且能够集聚更多的办学资源,最大化地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实际上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曾援引一位法国商人的话来说明哲学院与国家的关系。这位商人在被问及国家如何振兴商业、发展经济时说,国家只需要做好诸如修路、铸币、制定灵活的汇兑法等事项,剩下的“由我们自己来干”。康德认为这一回答也适用于哲学院。也就是说,国家对大学发展的管理之道,其实与振兴商业、发展经济类似,就是做好应做之事,创造条件,放水养鱼,而不要越俎代庖[6]。我们不妨可以推论,这一回答同样也适合同属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发展。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第九条中明确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这一政策举措背后的理念与康德的观点如出一辙,而作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可谓是验证这一理念有效性的又一生动案例。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的百花园一定会繁花似锦,高等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二)加快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激发办学活力、有效形成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一种是政治论的。随着现代大学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后者逐渐占据了上风,甚至一度时期“政治论哲学”盛行。尽管我们“对高等教育在政治上的合法地位用不着大惊小怪”,但是政府过多干涉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学发展,却并不是明智之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对政府部门依法限权,使大学依法获取办学自主权——因为从根本上而言,“一个大学能走多远、能变多强,不是取决于其规模和一些具体指标,而是取决于基础性制度的完备程度”[7]。曾经创办德国柏林大学的威廉·冯·洪堡在1810年撰写的《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一文中,曾倡导国家除为大学提供其繁荣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保障外,应当任其发展,而不是提出一系列实际要求让大学去执行去完成。他说:“国家在整体上……不应就其利益直接所关系者要求于大学,而应抱定这样的信念: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8]。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实践又一次证明,政府依法放手让学校按照自身的理解和教育的规律去办学,不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而且也能更好地发挥民智民力,助益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三)中国民办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需要举办者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
作为民办学校(含股份制学校),由于没有政府的稳定拨款,其收入主要依靠学费及其它创收,因此学校面临着比公办学校更大的生存压力,加上中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类学校在吸收生源方面也面临着比公办学校更大的难度。在这种境况下,民办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不仅需要办学质量好,还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言以蔽之,这类学校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按美国高校战略管理学者诺雷的分类,这类学校属于消费者导向学校[1]。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正是这样的学校之一。尽管二十年的发展之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认可、取得了成功,但即便如此,该校也曾经面临着师资队伍流失、财务预算紧张等问题。以2017年为例,该校的办学经费总收入尚不足以完全满足支出需求,其中收入来源中学费收入占比近七成,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投入不足5%。同时由于学校教师并未完全享受公办学校教师的退休和养老等保障,致使部分骨干教师选择跳槽进入公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受到影响。2016年11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对民办教育依法加大支持力度,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举措落实法律法规赋予的相关权益,完善民办学校教师保障机制,探索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体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障新机制,切实解决广大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职称评聘、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落实“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还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第四十六条),经济发展条件良好的地区可以探索实施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民办学校生均拨款新制度,以便助力其更好地发展。
注释:
①数据出自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8)》。
②“经济发展局”的简稱。
参考文献:
[1]刘献君.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一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0,13.
[2]李剑平.德国“双元制”在中国面临水土不服的困扰[EB/OL].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5-07/23/content_11508480.htm.
[3]后发优势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WEhRYYE2xEdwPM0C_HJBIBn7w484e310iAFtDoWYKgXbO9uJzHKmKcY29NuipD5GbXpdrfkvdKCrUIWN7kBJ_.
[4]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00-401.
[5]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6]龚放.柏林大学观的当代价值———纪念德国柏林大学创建200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105.
[7]史静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根”“魂”及“骨架”[J].中国高教研究,2014(4):2.
[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转引自:龚放.柏林大学观的当代价值——纪念德国柏林大学创建200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105.
责任编辑 蔡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