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经济管理教学应用全新研究式学习的探析

2018-02-22庄逊

南方企业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党校

庄逊

摘 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经济管理知识。因此,在党校教学活动中,要重视经济管理教学,应用全新研究式学习方法,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促使党员干部充分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研究式学习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党校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还要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1]。因此,党校应加强对经济管理方面教学的重视程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党员干部能够充分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需要提高改革开放的力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方针。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必须要更加重视经济工作,促使我国人民能够走向富强的道路。而党员干部作为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政府部门才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经济发展项目,并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但现阶段我国党员干部在经济管理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党员干部的总体素质较差,综合能力不强;部分年纪较大的党员干部虽然在领导经验中较为丰富,但在接受新理论与新知识方面的能力较弱,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党校作为党政干部的培训机构,必须要承担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政干部文化素养的职责;应用全新研究式的学习模式,提高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效果和教育质量。

现阶段党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于教学方法单一

从现阶段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教学内容来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党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3];在所有的课程学习中,这些内容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留给有关经济管理教学的内容较少,在经济管理中讲述的层面较为浅显,无法达到经济管理的教学目的,也无法促使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同时,党校的培训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大部分学员仍旧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阶段,且教学的内容也只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马列主义思想;这种低层次的教学内容不但无法提高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影响了教学的效率与教育质量。

党校的师资力量匮乏

在党校教学中,经济管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促使学员能够充分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调整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由于党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大部分教师的文化素质难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此外,党校中负责经济管理教学的教师数量较少,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师队伍。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再加上党校培训模式的特点,使得培训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学员自身的问题

由于党校中大部分学员均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的工作、文化以及实际问题均有所不同;同时学员之间也会存在着一定个体差异,如文化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中均有所不同,而学员之间的个体差异会使得其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进而难以提高学员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

基于全新研究式学习中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改革策略

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党校在进行经济管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确保课程的设置能够更加科学、合理[4]。因此,党校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目的来设置课程,促使课程所讲述的内容能够充分满足学员的要求。同时,经济管理课程的内容还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教学的内容不但需要能够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同时需要能够满足现阶段的经济体制。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对经济管理的原理进行讲解,更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将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促使其能够将党校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增加课时,严格考核

由于经济管理的课时不足,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内容较为浅显;因此,针对党校中经济管理课程必须要增加课时,促使教师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讲述更为全面的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利用学员对于知识点的认知程度,提高学员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促使学员能够主动学习,提高经济管理的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需要重视考核内容,严格制定考核制度,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够检测学员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學生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教学。

加强师资力量

由于党校中经济管理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多种,其中不但包含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对于经济管理师资力量的资金投入;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注重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文化水平,同时还需要关注教师的实践能力,根据教师的履历合理选择教师。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员掌握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而为学员之后的工作道路做好铺垫。

积极推进全新的研究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主要是一种学习的理念、方式以及形态,这种教学方法不具备固定的学习形式,其需要在严谨的教学课程中来进行体现,同时也需要丰富的教学活动作为保障[5]。在党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全新研究式教学策略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

1.积极主动学习法:教师向学员传递学习方法与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促使学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好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发现其中的问题;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并吸收,以此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2.阶段学习法:在学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通过课前问题的设置、授课中的知识讲解、小组讨论以及总结评价四个方面来进行,整合相应的学习流程,以学员为课堂的中心,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每一位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均能够得到收获。

3.系统研讨学习法:若想要做到系统性的研讨,必须要将经济管理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抓住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着力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促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相互统一。在系统研讨学习法中,促使学生进行探讨、创新,充分地体现学员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针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相关问题。

4.拓展培训学习法:拓展培训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培训学习方法,其在现代企业中也经常被效仿。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模拟一些真实且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情境,让学员参与到情境当中,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学员之间的配合来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员在今后岗位中解决问题与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5.案例研究教学法:在采用案例研究教学法时,教师首先需要收集国内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并将案例中的内容与我国的经济相结合,促使学员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我国的经济问题。此外,案例研究教学法的重点便是让不同学生之间拥有不同的观点、立场,并能够积极地提出自身的意见,在交流、辩论与沟通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员的思维创造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经济管理知识,这样才能够适应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党校经济管理教学中需要不断地优化课程设置,在全新研究式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党校的经济管理教育活动,促使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掌握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方法,为推动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晟鑫.基于全新研究式学习的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

[2]燕玉.基于全新研究式学习的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路径[J].新西部(理论版),2012,13(08).

[3]蒋辉.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策略及相关问题探析[J].经济师,2016,31(02).

[4]丁妮.经济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3).

[5]汪章进.针对党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才智,2015,15(08).

猜你喜欢

党校
关于充分发挥高校 二级党校作用的思考
让党校档案信息资源“活”起来
再悟师道向新程
坚持党校姓党 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国企党校必须坚持姓党
党校人的忠诚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党校姓党努力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特别关注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