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像档案的拍摄方法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6期
关键词:拍摄者声像过程

游 利

(作者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档案馆)

声像档案的拍摄与现场直播比较类似,其拍摄期间易遇到很多突发状况,所以拍摄者要能对各种突发状况进行灵活处理,一是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二是使拍摄内容完整包含各方面的信息,最后需合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拍摄技巧与方法。因此,声像档案拍摄者应该注意具体的拍摄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拍摄,掌握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拍摄过程中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声像档案的拍摄质量,为后期声像档案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便利。

1 声像档案的拍摄意义

声像档案主要以照片、影像等形式将科研设计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具备形象、直观和生动等优点,可以再现科研活动的场面、实物和声音,与传统文字资料相比,其涵盖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声像档案发挥着重要的凭证与依据作用,这一点是文字记录材料无法达到的作用与效果[1]。由此可见声像档案对科研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应在其形成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即注重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提升拍摄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声像档案的质量,有利于今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声像档案的作用,为科研成果转变为实际生产力作出应有贡献。

2 声像档案的拍摄要求

对声像档案进行采集与管理必须要满足相关归档要求,因此除了要将主题拍摄准确以外,还要注重提升拍摄质量,保持画面清晰,争取拍摄到更多内容和信息。具体来说,在声像档案拍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要求。第一,要有鲜明的主体。要使拍摄的内容更加准确与真实,主题明确对科研声像档案来说尤为重要,在拍摄期间无论是取景构图,还是确定主题内容,都要提前进行规划,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在后期样片编辑过程中需要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予以注意,做到不用文字也能让使用者一目了然。第二,拍摄的图像要保持清晰,画面也要稳定,在声像档案拍摄中应采取定焦的方法,尽量不用变焦[2]。照片如果为胶片或数码单反专业相机拍摄,光学分辨率至少为1500万像素。对于录像资料来说,要采取专业HDV及高于HDV技术指标机器拍摄,分辨率至少为1440×1080 i。第三,同期录音,事后做好记录工作。科研声像档案在拍摄过程中要有同步真声音,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之后要将时间记录第一时间补上,同时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为后期大量声像材料整理创造有利条件。第四,存储要求。结合现行《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拍摄后照片文件格式一般为TIFF、RAW、JPG和PDF等,尽量不用Photoshop、GIF、便携位图格式和文档格式等,拍摄录像载体一般为HDCAM和DV带。

3 声像档案的拍摄方法

3.1 要有明确的主题

科研声像档案在拍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注重将主题凸显出来,在拍摄之前确定需要拍摄的画面、拍摄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取景与构图,以及确定好采用怎样的拍摄技巧。只有声像档案的拍摄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才能将科研设计的整个过程反映出来。声像档案的拍摄还要注重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原则,不需要过于采用花哨的方法,直接选好参照物让主题得到突出即可,以将事实完整表达出来为前提,合理选用相应的拍摄技巧进行补充,不能有太多的花絮,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从而给声像档案拍摄质量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3]。可见,在声像档案拍摄过程中,拍摄者一定要把握好主题,这是提升声像档案拍摄质量的基础。

3.2 要有清晰的图像

科研声像档案拍摄中应保证图像清晰,不能有模糊的地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声像档案拍摄过程中应该采取定焦的方法,尽量不用变焦防止画面出现时无法第一时间将焦点确定下来,导致画面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对于需要移动拍摄的画面,必须将焦点调准,这样才能使被摄物体维持清晰。若是声像档案拍摄中环境比较恶劣,应该使用摄像包做好保护工作,停止拍摄后将镜头盖盖好,用软布对镜头进行清洁,从而防止沙尘、雨水等带来污染,避免出现图形不清晰的情况。数码相机像素应超过500万像素,这样可以增加信息的记录量,且可以保证拍摄的影像更加清晰。

3.3 拍摄画面与速度要稳定

科研声像档案的拍摄一般会用到三脚架,可通过推、拉、摇、移等方式维持画面的稳定,而跟甩、虚晃等专题片与艺术片常用拍摄方法,一般不能使用。在拍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攀登,三脚架会变得携带不便,这时就需要将依托点找准,通过现场已有的铁架、墙和桌椅等实现拍摄。针对缺少支撑点的情况,可以通过肩、头和手臂等肢体形成三角形,且在声像档案拍摄中注意屏住呼吸,以防止画面出现抖动。如果拍摄的场景较大,就需要固定摄像机,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拍摄画面。运动摄像时,也要维持均匀的速度,不能出现忽快忽慢、断断续续的情况。拍摄过程中应该缓推慢拉,不应为节约时间而急推急拉,且画面停顿时在起幅与落幅时应保持有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很突兀。

3.4 光与影关系的处理

在声像档案拍摄过程中,还要提高对光源的重视,尤其是日光不能改变,所以需要将光和影的关系处理好[4]。要调整好拍摄位置,采取顺光拍摄的方法,否则将导致光线发生忽明忽暗的现象,从而导致拍摄的画面质量降低。光线在不同的季节、天气、时间和地点都有很大差异,需要拍摄人员结合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出处理,拍摄过程中要通过提前到达、延迟拍摄和补拍等方式将光线不足、过强等问题处理好。这样才能维持光和影协调,拍摄的画面才会更加清晰、明朗,有利于实现声像档案拍摄质量的提升。

3.5 画面语言的合理运用

科研声像档案的拍摄必须是应时性的,与专题片、艺术片等不一样,不需要提前进行筹划,因此,在拍摄声像档案的时候,要注意通过画面语言进行说明。画面语言运用,即通过各种拍摄手法与技巧的使用,对整个科研设计声像档案予以描述,以远景拍摄等介绍其概貌,之后采取特写镜头对细节处理进行描述。在部分场景构图上一般要拍摄有文字说明的地方,这样今后在查询声像档案的过程中,才可以一目了然,也便于后期进行存档。

4 结语

声像档案的拍摄是一个比较专业与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配置专门的硬件与设备,也对拍摄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声像档案拍摄者除了要掌握职业摄影者的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审美眼光与全局意识,确保通过高质量的拍摄为科研声像档案的收集创造更好的条件。声像档案拍摄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学习,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掌握更加专业的拍摄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拍摄出更高水平的声像档案。

猜你喜欢

拍摄者声像过程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无巧不成图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