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18-02-16高倩
高倩
【摘 要】本文以“构建合作式交流”“创设生活化情境”“设置层次感问题”等教学策略为例,浅谈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希望能够为其他一线的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生活化情境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是现代教育理念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有理由也有职责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构建合作式交流
沟通交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武器,沟通价值的实现在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的表达,并且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意见相左的时候能够互相尊重、提出合理的质疑。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交流活动,数学教师要积极使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质疑精神和合作能力,并且教师要对合作交流的过程进行恰当的总结,帮助和鼓励学生更勇敢地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呢?”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表达和倾听,并对某些证明方法产生质疑。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整体交流过程给予评价性的总结,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不难看出,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倾听他人见解的态度和质疑精神,从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的要求。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知识的最初来源是生活中有关数字和图形内容的总结,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也是为生活所服务的。因此,生活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情境,发展学生使用数学角度看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平衡关系,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得过程中,只注重数理公式的讲解,而忽略其中的生活内涵,难免会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七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级分别向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学生捐献图书,已知这三个班级捐赠的图书比例是7:8:9,若三个班级一共捐赠的图书数目是2112册,那么请问这三个班级分别捐赠的图书数量是多少?”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知识。通过使用生活中遇到的比例问题来进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明显感觉到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通过数学角度看待生活问题的能力。不难看出,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要平衡好“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关系”,加强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转换关系,使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问题,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设置层次感问题
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要阵地,而有效的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且切合实际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要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层层递进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呢?问题的有效性当然不是以数量来取胜。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特点为根本,以问题设计的层次感为策略进行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数学问题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等内容,以及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全等图形”等图形知识,设计:1.什么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有什么性质?全等图形可以怎么變换得到?2.三角形有几个元素,分别是什么?3.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该如何表示?等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抽丝剥茧的问题解答中,主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节课的知识,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层次性的问题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学生在层次性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数学核心思想的培养。
总而言之,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现代教育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61-63
[2]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