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墨云班课APP的食品添加剂课程设计与实施

2018-02-15刘振东

现代食品 2018年17期
关键词:蓝墨云添加剂知识点

◎ 李 梁,刘振东,薛 蓓,罗 章

(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食品添加剂”课程是一门食品类专业中的基础专业课,因大多数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会从事食品开发等工作,食品添加剂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配料,所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应用性极强。不同种类、形式的食品添加剂如何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使用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核心。因此,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方式、方法,就需要广大“食品添加剂”教学工作者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进行必要改革,调动学生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2]。

1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明显问题

1.1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在课堂无法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工业对专业食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严重,主要是因为教学远离生产实际。深入学习“食品添加剂”课程,需要将生产实际与课本结合。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培养目标不但注重学生对书本的掌握程度,更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理论性极强的食品添加剂添加范围及标准、限量等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避免学生对课程中理论知识产生抵触情绪。

1.2 用课本顺序设计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理解

笔者曾经依托参考教材设计教学内容,结果发现此类方法并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食品添加剂参考教材大多数依托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的分类原则进行顺序讲解,但因食品开发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品种异常广泛,所有食品皆是通过多种食品添加剂共同作用达到食品品种、风味、保质期等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单独的食品添加剂分章节讲解,这样直接将食品工业与食品添加剂隔离开来。经过前人的研究,“食品添加剂”更加适合模块化任务式教学。

1.3 传统教学、实践方式陈旧,无法使学生及时掌握学习内容

由于传统教学在课程分类、设计中较为陈旧,不甚合理,只是单纯食品添加剂知识点的灌输,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在分章节授课中无法向学生提供食品添加剂复合作用功能。故教师没有对学生传授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复合功效,且因学生水平限制,难以实现差异化教学,所以应增加新手段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同事及朋友的建议下,尝试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重新设计。

2 蓝墨云班课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应用

我国移动互联网使用人群已达到10亿,且以年轻化为主的低龄网民不断增加,这不断促进我国的电子阅读、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广大的教育学家坦言,现今我国正处于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都逐步启动移动互联网终端替代传统电脑的新型教育信息化工程,这样便携式设备的加入,将传统的教和学两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更加丰富,例如现在广泛使用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等。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移动互联网便携式设备,为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了无限的遐想。

蓝墨云班课APP,即为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辅助软件,该软件以云平台为支撑,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移动互联网设备为载体,将课堂内外的各种信息集中在该平台中,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及时反馈与互动。教师还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或电脑客户端,在该平台中上传各类资源,创建班课活动等一系列学生服务[3]。

笔者在具体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将蓝墨云班课APP中课堂表现、课堂活动、课程资源等功能与签到功能有机结合,将传统以课本、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从而探索出更加适合于“工程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从而能充分利用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优势,积极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各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按照课程大纲,根据学生学习上的衔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发展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将食品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与“工程认证”背景结合,笔者将“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4大模块:①认识食品添加剂。②用途广泛的食品添加剂。③用途单一的食品添加剂。④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在每个模块下,按照不同的分工需求,设置了多个子单元。

一般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大环节。以第一模块认识食品添加剂为例,教学设计内容如下。

2.1 课前准备

(1)将部分教辅资源通过计算机上传至“蓝墨云班课”APP中,包括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基石PPT、超市常见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案例。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提前上传的学习资源进行课前预习。

(2)提前在“蓝墨云班课”活动功能中添加各类活动,协助课堂中适时开始活动。包括:①问卷调查(是否见过食品添加剂,你对食品添加剂怎么看,听说过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等)。②开发部分关键知识点的随堂练习题,以便考查学生掌握情况。③依托非结构化的头脑风暴,通过相关知识点的随堂考核,将课堂应掌握的学习目标设置成头脑风暴关键词,让学生脱离课本思考、回答。④设计针对难点、疑点的关键知识点的课后作业,考核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能力,结合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滥用的违法案例,让学生课后简明扼要地在“蓝墨云班课”APP中自行作答。作业评判方式可以设置成学生之间随机匿名评价,要求每个作业评价人数在5人以上,而教师通过个人客户端可及时查看学生答题和评价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学生即可在此过程的学习中自我反思,而任课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计划,突出授课目标。

2.2 课堂教学过程

(1)利用课前制作好并发放给学生的问卷调查,由学生自行向大家介绍自己认识的食品添加剂,并由其他学生补充,由此引导学生,导入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发布国内外近期大家普遍关注的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通过案例了解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及其与食品添加剂的相互关系。在课堂授课时,要发布课堂任务:①认识食品添加剂,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②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选择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③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出一个常见食品所需要的食品添加剂及所需量。通过本阶段的练习,可增加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兴趣,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讲授知识点。任课教师在此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应包括:①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及内容,了解学习目的。②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当前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领域和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分类。③小组讨论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原则及注意事项。④将“蓝墨云班课”APP中已制作好的随堂测试题,发布给学生,完成测试。本阶段的目标即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入理解本节内容知识点[4-6]。

2.3 课程结束后发布课后作业

学生可以在“蓝墨云班课”APP上直接作答,并对其他同学的答案进行匿名评价。通过同学直接相互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3 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1)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建立的班课,提前将部分教学资源发布在资源库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客户端,预习或复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即可获得部分积分。

(2)通过“蓝墨云班课”APP的一键签到功能或者手势签到,即可较快地了解学生出勤情况,节约课堂时间。

(3)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布置作业等,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程度,及时跟进学生学习情况。

(4)通过“蓝墨云班课”APP的导出功能,可将课程的汇总情况直接导出,平时成绩作为参考。

4 结语

笔者通过一学期的“蓝墨云班课”APP教学改革实践,基本获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可以通过查看个人信息,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授课教师可辅助获得平时成绩。但是,对于校园互联网不发达或者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教学效果较差,个别学生也会为了下载而下载。此类问题都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还需要授课教师在后续工作中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蓝墨云添加剂知识点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