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解析

2018-02-14洪艳铃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注意问题解析数学教学

洪艳铃

【摘要】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学前数学教学内容、幼儿思维发展规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幼儿园数学教学效率较低.数学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这对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将会造成一定的阻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教学;注意问题;解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数学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结构的发展.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幼儿传授最好的数学教学.幼儿园进行数学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幼儿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技能,而是为了让幼儿在比较分析和操作尝试的过程中获得领悟的机会,逐渐建立逻辑观念.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关于数数的问题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在三岁到六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大多数都能够数数,而且能够数到5或者10,甚至有些幼儿会数到更多.数数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性的内容.很多数学教师虽然重视幼儿的数数,希望幼儿能够数到更多,并且保证每个数都能数正确,但是却忽视了一点,就是幼儿嘴里数出来的数是否和实物对应起来,这是大多数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考虑到的一点 [1] .很多教师只是笼统地让幼儿数数,幼儿从1数到100,则对其进行表扬,甚至认为不用再针对数数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观念.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数数的时候,让幼儿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一一对应去数数,让嘴里的数字能够和手上的实物紧密配合,让幼儿知道数字的意义,不再将其视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数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 [2] .

例如,笔者在进行数数教学中,就让幼儿数一数自己桌面上一共有多少本书,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既培养了幼儿口手一致的数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身体各项器官的协调能力.

二、关于单位换算的问题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单位换算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指导幼儿全面了解和掌握单位换算的知识是幼儿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在单位换算教学中存在片面化教学的问题 [3] .例如,很多幼儿教师只告诉幼儿“很多”是由许多的“1”组成的,但是却没有告诉幼儿“很多”也能组成“1”.例如,一个一个的苹果堆在一起,可以构成“很多”苹果,实际上,“很多”的苹果加在一起也可以构成“1”篮子或者“1”筐子的苹果.由此可见,“很多”和“1”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是幼儿教师往往进行片面化教学,导致幼儿只能掌握一半或者更少的知识,不能全面掌握知识.幼儿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的全面性,不能给幼儿的思考和学习造成干扰或者误导,通过这种教学和训练方式让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关于形体教学的问题

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形状和特点,幼儿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往往通过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进行判断,所以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形体教学,保证幼儿能够清楚认识和辨别出各种各样的图形.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不仅不认识图形的形状,对于立体和平面往往也不能够区分.有的幼儿教师认为这是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分不清立体还是平面.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幼儿的大班和中班结合具体的实物指导幼儿认识圆锥体、球体都是可行的 [4] .因此,幼儿教师要认真进行形体教学,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就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要让幼儿能够清楚辨别和认识每一个形体,以此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

例如,有一次笔者拿出一个篮球问幼儿是什么形状,大多数幼儿回答是圆形,从理论上来说,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也不能算完全错误.所以笔者对幼儿回答道“对,如果绕这个篮球一圈,画出来的圆圈就是圆形.”通过这种方式,既对幼儿回答正确的地方给予肯定,同时也对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了纠正,从而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到立体和平面之间的关系.

四、关于量的变化的教学

量化教学是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量化是可变的,也是相对的,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针对幼儿而言.由于幼儿思维的限制,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量化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教幼儿认识物体的粗细、厚薄、宽窄、高矮、长短和大小等,但是却忽视了量化的可变性和相对性教学.导致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定性思维.教师要让幼儿明白,如果参照的对象变了,物体的比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5] .比如,甲物体和乙物体进行比较,甲是大的,甲物体和丙物体比较,甲是小的,教师要让幼儿认识到,这个过程甲之所以从大的变成小的,并不是因为甲本身变小了,而是参照物变大了.

又如,笔者问幼儿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两堆苹果,小红和小明各有一堆,小红吃了3个,小明吃了4个,谁剩下的苹果比较多,很多幼儿思考了一会之后,纷纷举手回答小红剩下的多”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定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再次向幼儿问道:“如果小红的那一堆苹果是9个,而小明的那一堆苹果是10个,小明和小红谁剩的苹果比较多?”通过计算之后,幼儿们一致认为小明和小红苹果一样多.笔者再问道:“如果小红的那一堆苹果是9个,而小明的那一堆苹果是11个,谁剩下的苹果比较多?”通过一番计算之后,幼儿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即小明剩下的苹果比较多.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和分析,幼儿们对量的变化和比较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且印象非常深刻,幼儿的辨别能力和目测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五、关于干涉性的问题

幼儿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是新课改一再强调的要求,虽然很多幼儿教师也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切实有效做到这一点.笔者在调查中得知,很多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自己当成教学活动的中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归根究底,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幼儿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例如,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时候,幼儿思考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幼儿教师就不耐烦了,直接就默认了幼儿无法回答问题,所以直接给出了答案.实际上,幼儿的反应速度等各项能力都比较慢,而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数学实践活动中同样也是如此,幼儿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减少对幼儿实践活动的干预,給幼儿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六、结 论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年龄、思维、知识面等各个方面的约束,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幼儿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采取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碧云.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少年,2017(18):257.

[2]姜飞.在幼儿园小班开展数学教育的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S1):69-73.

[3]徐东娟.浅析幼儿园数学教学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新课程(上旬),2015(5):400-401.

[4]蒙琰.非幼儿专业教师在教幼儿活动中的困惑以及解决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7):276-277.

[5]杨喆红.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5(12):328-329.

猜你喜欢

注意问题解析数学教学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手球运动及其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