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汤治疗妊娠腹痛病案2则
2018-02-13张丽邹福花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九江市中医院江西九江33000
★ 张丽 邹福花(.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九江市中医院 江西 九江 33000)
1 女子生理病理特点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灵枢·五音五味篇》将女性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女人心思细腻敏感,容易因家庭、工作、生活琐事而抑郁,喜生闷气,肝气不疏,失其疏泄,气机逆乱;女人又尤爱多思虑,易纠结,思则气结,气机不得舒畅,气机郁积日久不解,故“有余于气”。而经、带、胎、产、乳等为女性特殊生理。气血耗伤造成其“不足于血”的特点。所以女性最常见的病症特点特就是由肝脾失调所引起的。而妊娠养胎更应重视肝脾,胎妊者,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源于土,土者所以滋生气血,培养胎妊之本也,而木火以生长之。故妊娠与肝脾尤为相关。
2 妊娠腹痛病因病机
妊娠腹痛亦称之“胎痛”“胞阻”等。是指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胞阻之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治》:“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着,有妊娠下血者,假令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胎产新书·女科秘药》:“孕妇腹中不时作痛,或小腹重坠,名曰胎痛。”中医认为,妊娠腹痛多为血虚,气滞以及虚寒所致,妇女怀妊,阴血下聚养胞胎,倘若血气不足以养胎,故不荣则痛,或孕后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气行不畅,或胎体渐大阻碍气机升降而生郁滞,气滞则血行受阻,胞脉不通,遂致小腹疼痛。此乃不通则痛。此外孕妇素体阳虚,寒邪内生或外感寒邪,寒主痛,故亦能导致妊娠腹痛。《妇人大全良方》云:“妊娠小腹疼痛者,由包络虚,风寒相博痛甚,亦令胎动也。”故妊娠腹痛的总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气血失调和外受风寒之邪致寒客胞中。
3 典型病案
当归芍药散是从肝脾论治妇人病的经典方,方中白芍、当归、川芎养血和血以调肝,茯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以健脾,具有调和肝脾,和血利湿之功。将其改散为汤,运用于妊娠腹痛,取得了良好疗效。
3.1 病案一 雷某,女,24岁,因停经56天,下腹痛3天于2016年10月13日前来就诊。现病史:平素规律行经,7/30~35d,量中,色暗红,经行无痛经,稍感腰酸。LMP:8月19日—8月26日。患者目前停经56天,妊娠实验阳性,3天前开始出现下腹痛,时发时止,痛时易烦躁,平素思虑多,喜生闷气。刻下:下腹隐痛,伴腰部酸疼,休息后可缓解,纳少,稍嗜睡,大便调,二便平,舌红苔白稍腻,脉弦滑。
此案例根据病人有胎孕在身,需土以载之,气血以养之,木火以生长之。而土者即中焦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妊娠妇女以疏木补土为要,而病人平时易思虑,喜生闷气,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肝以血为体,血不养肝则肝气横逆犯脾,故痛于脐下。再参之脉象为气郁结之证,故拟当归芍药散疏肝健脾,调和气血,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0g。10剂,每日1剂。
二诊:病人告知服现已无腹痛,稍感腰酸。偶感疲劳。嘱静养,勿生气,不必服药。
3.2 病案二 李某,女,33岁,IVF13天,下腹胀痛5天,于2017年03月15日前来就诊。现病史:平素月经欠规律,3/35~60d,(多囊病史)量较少,色暗红,经行时有下腹痛,稍感腰酸。患者因多年未孕,遂行IVF。血HCG101,B超示:腹腔内有腹水65mL,患者5天前开始出现心下及下腹胀痛,食不下,稍食即感胃胀,寐差,大便偏干,小便较少。刻下:胃胀伴下腹胀痛,纳少,寐差,大便调,小便较少,舌红苔白稍腻,脉弦细滑。
上述案例根据病人症状及B超考虑卵巢过激,《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故患者出现腹水,又因血不利易致气滞故出现胃胀及下腹痛等不适,治以行气活血利水,而肝为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主条畅气机,脾主湿土,喜燥恶湿,故理应疏肝健脾去湿,拟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0g,桔梗6g,杏仁6g。7剂,每日1剂。其中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白芍养肝血,茯苓白术健脾去湿,泽泻增强利水之功,桔梗,杏仁宣肺气,利水道。
二诊:患者服药后下腹胀痛明显缓解,小便增多,稍感胃胀,腰酸不适,进食较前增多,B超复查腹水为30mL,故守前方再加上杜仲10g,续断10g。7剂。
三诊:患者现已无明显下腹胀痛,小便正常,纳可,胃胀缓解,精神好转,故继服前方以善后。
[1]徐萍.《金匮要略》妊娠腹痛证治特点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18):8-9.
[2]吴少慧.“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本义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1):137-138.
[3]林秀华,胡学军.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阐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0(3):430-432.
[4]程丽丽,孙莲莲,高莹.妊娠腹痛与孕妇中医体质关系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7):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