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在小儿脾胃疾病中的应用
2018-02-13刘莎莎郑敏廖颖钊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 刘莎莎 郑敏 廖颖钊(深圳市中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风药之名,源于张元素的“药类法象”,是从药物的性味来定义。而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提出“风药”名称:“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后在《脾胃论》中曰:“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上出阴分”。清代徐大椿则提出“凡药之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由以上可以看出古代从法象药理来命名风药,认为风药是味之薄者,其性升浮发散,禀有风木属性,如春气之生发,风性之轻扬,具有疏散风邪、发肝胆阳气的作用。向上可升,向外可散,于表可透,于里可通。而脾胃居于中焦,主气机升降出入,受纳运化水谷,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加之小儿“脾常不足”“胃小且脆,容物不多”,运化力较弱,且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水谷精微需求相对旺盛,同时“肝常有余”,在生理状态下,呈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在病理上,外感邪气、内伤情志、饮食失调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而变生诸病。治疗时,配伍具有升发、发散、透表、温通之特性的风药,可有祛风胜湿、升阳举陷、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辛温理气等作用。现就风药在脾胃疾病中运用列举如下。
1 厌食
厌食是以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的者,可使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证,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曰:“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实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所以谓之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也。”而《内经》则指出脾胃虚弱和脾胃不和的原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家长过度担心和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给予孩子过度的肥甘厚味之品及补品,超过小儿脾胃正常的运化能力,导致饮食积滞而厌食。或家人过度宠溺孩子,顺从孩子,长期给予偏食嗜食过多的冷饮及生冷瓜果,致水湿停滞,脾土被困而失健运。小儿肝常有余,肝主疏泄,脾胃正常的运化输布有赖于肝之疏泄,《血证论》记载“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患儿所愿不得,情志不遂,久之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肝木乘脾,则脾失健运,而成肝气犯胃之证。而风药可升发清阳,畅达郁遏之气使浊阴自化。此外,风药与健脾药相配,可使脾运得健,清阳得升,浊阴自化,湿邪得除,从而达到健脾开胃之效。此外,风药主升散,能上行升发疏通畅达肝气,可泄木以抑制肝气横逆。脾胃升降的正常发挥也依赖胆的疏达。这些均可通过风药的升提疏散之性来实现,即“土得木而达之”。
临证时,若单用黄芪、党参、炙甘草补益胃气,而不用风药,则阳气不能升发,且亦甘壅碍运,故予以风药以使脾气升腾,鼓舞阳气,升清举陷。阳升则有利于脾健,同时疏肝益脾,避免纯用补气药呆补助邪之弊,辛散走窜,引导气血流通,使补药作用大增。如苍术,其性走而不守,醒脾助运,开脾气之郁,使脾气舒展,运化之机恢复;升麻可使胃气上升而复其本位,行春之令;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而上升;阳气上升则阴火自降,病自除也。此外,如枳实、藿香、佩兰、荷叶等,可化湿醒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为“治脾圣药”[1]。但需注意,对于脾胃不足之证,用药用量宜少,一旦中病,即勿过剂,盖“诸风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2 泄泻
泄泻是小儿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类多发病。《内经》认为泄泻主要和风、寒、暑、湿、热等外邪及饮食不节等有关,如“春气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盛则濡泄”等等。《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也云:“泄泻有五:寒、热、虚、实、食积也。”主要致病因素是湿。《医宗必读·泄泻》言:“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故湿邪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但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需求迫切,脾相对的不足,导致运化功能减弱,故无论外感六淫亦或内伤饮食等均可使脾胃运化失调而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产生腹泻。明代医家完全根据其病理因素提出:“泄泻皆属于湿,其症有五,治法分利、提升为主。”《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也总结了小儿泄泻的治法:“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清温补治宜精。”李东垣也十分重视“脾虚生湿”的特点,他在《脾胃论》提出:“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认为此处的发汗是助阳,脾受湿困,当升当浮,唯有发越阳气才能使脾得健运,但不能“正发汗”,不是真正的发汗,因脾阳虚,汗之则阳愈虚。故可选取介于二者功效之间的“风药”,易散易浮,多性温,既可燥湿,又可使阳气散浮,脾得健运。并创立了“升阳除湿”之法来治疗此类病证。他在《兰室秘藏》中曰:“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木是也。故经云:风胜湿。”说明了风药治湿的作用关键在于帮助胆气上升,促进脾胃的运化转输作用以清除湿邪。疏风药味辛而升散,可升举清阳,使中土之清阳得升而浊阴水自降,同时辛散又可散肝疏脾,使脾运得健,水湿之邪得处。
临证时,在予以茯苓、猪苓、泽泻等淡渗利湿药物的同时,可伍以甘草、麦芽、神曲等健脾醒胃,同时选用升麻、柴胡以助脾阳上升;羌活、藁本、川芎鼓动脾阳祛风化湿;防风、苍术、半夏以健脾燥湿理气;葛根鼓舞胃气以升阳除湿达到治泄泻之目的。此外,有学者认为[2],腹中肠鸣是由于风性主动,风入肠中,肠管蠕动增强,水气在肠腔中搏结,从而产生肠鸣腹泻,予以羌活、独活、防风等药能祛肠中之风,使肠管蠕动减慢,从而可以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缓解肠鸣腹泻的症状。风药大多为辛香之剂,有伤阴耗血之弊,故用量宜轻,且不宜久用。
3 口疮
口疮是指口颊、唇舌、齿龈、上颚等出现溃烂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婴幼儿发病较多,预后良好。多因感受风热之邪,或心脾积热,或虚火上炎熏蒸口舌而致。《圣济总论》云:“口疮者,由血气盛实,心脾蕴热,熏发上焦,故生口疮。”《幼幼集成》云:“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禀本厚,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与上。”指出了小儿口疮与脾胃积热、“食火”关系密切,但小儿脾胃虚弱,且多夹湿邪,导致热难以清除,故为脾胃伏火。虽火热炙盛,但治疗时不可苦寒直折,以免郁火冰伏于内。
临证时可伍以升麻、葛根、柴胡升引脾胃清气,上行阳道,引甘温之气味上行。更用防风、羌活、独活等风药,与上药相配合升发阳气,成为辛甘温发散之剂,既发越脾土之郁遏,又可发越肌表之燥热,从而使郁火伸而阴火散,即“火郁发之”。
4 小结
风药具有升阳、畅气、开郁、散火、胜湿、开肺、助肾、行郁、导痰、引经等功效,可用于寒证,也可用于热证,可虚可实,作用部位可上、可下、可表、可里[3]。这主要和风药的特性密切相关,因其味辛,气淡,质轻性浮,辛可以通其气,散可以致其津,升可以发其阳,行可以去其闭,加之小儿自身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特性,正确适时地用于小儿脾胃疾病之中,既可达到升发脾阳,健脾之效,又可取得治疗疾病之效。
[1]郑军.刘弼臣辨治小儿厌食症的经验[J].陕西中医, 2008,29(11):1 509.
[2]王奎平.运用祛风药治疗久泻体会[J].中医杂志, 2002, 43(12):900.
[3]郭超.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