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2021-01-04李冀王晓雨庞宇航魏爽胡晓阳

中医药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清阳升阳升麻

李冀,王晓雨,庞宇航,魏爽,胡晓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古今名医,如东垣善用风药者,实不多矣。东垣阐发《内经》“土者生万物”的理论,认为“人以胃气为根本”,强调脾胃在精气升降中的重要作用,擅用风药升发脾胃清阳,如升麻、柴胡、葛根之类,以遂其生升之性。悉数东垣诸方,选用风药者,约占五分之三,以风药名方者,约占七分之一[1]。东垣对风药的重视可见一斑,广为后世称道效法,此后医家言风药,多宗东垣之说。然纵览先贤著作,风药运用并非东垣之首创。

1 风药的概念和起源

风药功效颇多,运用广泛。何为风药?诸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之以药性论风药,今之多以功效分风药[2]。大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风药包括祛风药和治风药[3]。狭义风药为味辛性轻之品[4]。广义风药虽含“风”字,但其内涵似与东垣所用之风药初衷有异,故本文所述风药均为狭义风药,即味辛质轻之品,其味薄气淡,质轻性浮,俱灵动风性,有辛味而俱升、散、行特性,俱少阳春生之气。在方剂中配伍相应药可以起到解表、祛风、胜湿、治血、舒肝、引经等诸多功效[5]。

风药运用古已有之。“风药”一词可远溯于南宋窦材的《扁鹊心书》[6],其云:“觉左臂黑肿如蛇形,服风药渐减,今又发”,虽有风药二字但无具体论述。风药的理论雏形,始于金代易水学派的开创者张元素,根据《内经》中气味厚薄理论,味薄者,为阴中之阳,而阳主升、阴主降,是以风药能升。张氏在《医学启源》中提出“药类法象”的概念,将“味之薄者,阴中之阳”的防风、升麻、柴胡、葛根等20味中药,归为“风升生”一类[7]。书中又载:“羌活,气微温,味甘苦……手足太阳经风药也”,明确提出风药一词,并详细论述。自此风药的理论初步形成,并逐渐得到各医家的重视。东垣承其师,基于药物性味,进一步阐明了“风药”的定义,即“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也”[8]。并将其运用到脾胃等内伤杂病的治疗上,使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至清·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百种录》云:“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以后历代医家对风药又有不同程度地发挥,从而使风药得以广泛运用于临床。

2 东垣对风药的运用

东垣擅用风药治疗脾胃杂病,与其学术思想密不可分。东垣认为,脾胃主气机升降,居于中焦而斡旋,为人体精气升降运动之枢纽。《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沉浮之间论》曰:“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9]。由此可见,脾胃升降之功能正常,方可上输心肺而升清,下归肝肾而降浊,实现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归于下窍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失司,则人体内外皆可出现异常病证,《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

东垣深谙脾胃升降之理,尤其强调其生长和升发。他认为脾气升发,依赖谷气之上升。脾升清阳,继而元气方能充沛,致生机欣勃,阴火潜藏。反之,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亦会消匮,则生机萎弱,阴火上冲。取风药味薄质轻,以鼓舞脾之清阳,恰合脾主生升之性。正如东垣《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所云:“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苍术益胃去湿。”[9]因此,东垣非常重视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擅用升麻、柴胡、防风等,以适脾气之升发。其所创制之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升阳除湿汤等即为此证。先生组方灵活,配伍精当,用之多验,流芳至今,倍受青睐。

3 东垣风药运用溯源

金元之前,虽未明确提出风药之名,但应用风药之义治疗疾病之方不胜枚举,散见在诸多医家的论著之中。其中,《内经》奠定了风药的理论基础。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指出:“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木上升是也。故经云:风胜湿。”《脾胃论》曰:“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可见,风药的理论来源于《内经》。

“风药”运用仲景为先,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言:“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下止。脉促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方中以葛根为君,性凉而味甘辛,主入脾胃经,升发脾胃之清阳而止泻。汪昂赞其“能升阳明清气,又为治泻圣药”。或可谓仲景开“风药”治疗脾胃病之先河。至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集前人医方之大成,并重视《伤寒杂病论》,创制小续命汤,配伍风药麻黄、川芎、防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人参败毒散,喻嘉言以此方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谓之“逆流挽舟”。喻氏在《医门法律·痢疾论》中论曰:“所以当从少阳半表之法,缓缓逆挽其下陷之清气,俾身中行春夏之令,不致于收降耳。”盖以“风药”升散[10],引内陷之邪外出[11]。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载七味白术散,又名白术散,配伍风药藿香、葛根。张山雷先生在《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中谓:“白术散一方,养胃生津,鼓舞中州清阳之气”。《小儿药证直诀》又载泻黄散,重用防风疏散脾经浮火。泻青丸以羌活防风散郁火,与苦寒降泄之品配伍,辛散升发则降火而无抑郁肝气之虞。降及金代张元素创九味羌活汤,药入各经,通治四时,寒热并用,伍羌活、防风等风药,质地清扬,其性升散,治湿性重浊黏腻。吴崑《医方考》云:“是方也,羌活、防风……皆辛甘之品……所谓辛药能疏风,风药能胜湿也。”

4 后世医家对风药运用

风药之说,自东垣之后,广为后世医家所沿用。元代朱丹溪创痛泻要方,于补脾药中配伍风药防风,缘其颇具升散之性,既合白芍以舒肝之郁气,又伍白术以举脾之清阳,诚如李杲所云:“补脾胃,非防风所引不能行”。至明《景岳全书》承《黄帝内经》之精要,集金元诸家之精华[12],并尤重温补脾胃,创制举元煎,方中参、芪、术、草皆甘温益气之品,少佐升麻一味,以风药升阳,有升提下陷之妙。另有《医方类聚》载玉屏风散,东垣有言:“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其中防风遍行周身,性善驱风,其性甘温,乃风药润剂。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屏障。《古方选注》云:“黄芪畏防风,畏者,受彼之制也。然其气皆柔,皆主乎表,故虽畏而仍可相使。”二者相合,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补中寓散,补内兼疏。明·李中梓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其中就升提法论述为:“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浞泽,风之即干”。此为风药在泄泻中的应用,突破了治泻第一大法淡渗的束缚,拓宽了治病思路。清《傅青主女科》载完带汤之用荆芥穗、柴胡,得白术可升发脾胃清阳,是以风药能升。

近代张锡纯先生博采众长,汇通古今,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对胸中大气学说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指出大气的来源:“是大气者,以元气为根,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也”[13]。创制升陷汤,以治大气下陷一证。“方系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14]。重用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辅以风药升麻、柴胡、桔梗以助其升提之效。其中柴胡主入少阳,升麻主入阳明,两者相合,以引下陷之大气自左、右而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导药力直达胸中,乃风药能升又一集中体现。

5 小结

大抵风药内涵源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兴盛于金元,广布于后世。金元之前,虽未见“风药”之名,但诸多医家论著中捉及风药者,间或有之。洁古基于《内经》理法,师古而不拘泥,开创风药理论之雏形。东垣进一步继承并发扬了风药理论,明确提出风药之涵义,在其《内外伤辨惑论》中记载道:“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通天气,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生升浮者也”,将风药内涵广泛应用于内伤脾胃病证之治疗,渐成其独特之“风药”理论体系,且多为后世医家首恳秉承。此后历代医家对风药内涵不断认识并逐步发展,使风药理论得以完善,从而使其得以广泛运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清阳升阳升麻
升麻的品种考证
从“清阳”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
兴安升麻UPLC指纹图谱及4种酚酸类质量标志物测定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升麻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进展*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升麻的1H—NMR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