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通话教学促进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
2018-02-12郝玉洁
郝玉洁
摘 要: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当前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的活动区域正在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密切,我国一直存在着人员流动和迁移的情况,这让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变得越发频繁。因此,想要让人们更为准确、清晰的表达出独有的观点,实现有效地沟通,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下文探讨了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以普通话教学促进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
当代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师的教学理念,严格落实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语言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别,普通话作为国内通用的表达形式,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能够解决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发音不准、用词不当、积累不足等问题。结合实际调查、研究表明,在大学开展普通话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普通话教学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从学生的发音类型、词汇积累和语法运用等角度来规范学生的普通话。
一、影响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因素
(一)普通话不标准。大学学生生源地十分广泛,在同一所校园中融合了各地的方言,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比较偏远的地区,所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带有比较明显的方音,位于中心城市的学生长期与之交往,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方言影响,出现发音不标准的情况。结合大学校内的调查结果来看,北方学生的语音面貌较好,但仍然有一大半的学生会存在方音,一些性格内敛的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常常会存在自卑的心理,在表达的过程中会因为发音不清楚的情况受到排挤,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积极性,能力提高的空间受到了严重压缩。
(二)文化底蕴不足。有些大学的专业性不够,录取分数线较低,这些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在以往的求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很低,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影响,受到文化积累的制约,这也让很多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难以用准确的词汇表达出想要交流的内容,因为思考和表达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出现不连贯、赘语多、语句不通顺、中心思想不明确、缺少逻辑性的问题,导致有效话语失效。
二、普通话教学促进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普通话测试纠正发音。普通话测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有很多院校已经将普通话测试的结果作为顺利就业的通行证,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普通话测试的基准来进行为,教学內容的选择也不能像婴儿学讲话一样从头学起,需要在学生现有的语音面貌上进行规范和完善,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实现针对性教学。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个别声母、韵母声调带有方音特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朔性,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开展中进行矫正。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语音面貌不理想,可以直接被判定为语音缺陷,如:n、l混淆、声调混淆等,想要在短时间内帮助这些学生进行发音形式的改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找出学生的易接受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二)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语言发音情况来合理的划分出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生源地最好控制在三个以上,并且每组男女生数量要接近,实现最优化组合形式的建立,这是因为男生的发音情况和女生相比要弱很多,矫正速度也不如女生,这样的分组形式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帮助,实现普通话水平的共同提高。通过实际调查结果显示,普通话学习小组成员大多数都是由北方、南方学生进行混合组合,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互相带动,共同进步的作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加快了普通话学习的速度。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的纠正学生的发音,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训练的平台,首先教师要将一些容易混淆的发音提出来,通过不同地区的发音对比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其发音原理,学生在完全掌握发音原理后,要设计练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普通话测试将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在布置训练计划时要先准备一些字词来帮助学生完成基础发音的教学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发音效果,如:说绕口令等。在教学课堂的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领读、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的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其中集体读能够让大部分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脚步,获取良好的听课效果;小组读能够发现个别发音不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进行纠正,个别学生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降低读取的速度,能够让学生尽量将每个音都阐述清晰,不仅要重速度还要重质量,制定多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更加自信的进行口语表达。
三、结语
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入百家姓、绕口令、话剧等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课堂的创新,还能够在训练阶段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别训练,实现因材施教,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后训练方式上要不断改革和突破,合理的运用普通话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吉琳.以普通话教学促进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1-3.
[2] 曾宪林.普通话口语的美学标准[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39(02):65-69.
[3] 李静,邱蔚.高校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J].文教资料,2018(13):48-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