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治: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未来路径

2018-02-10孙建荣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管办治校权力

孙建荣



善治: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未来路径

孙建荣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福建 漳州 363000)

通过梳理人治、法治到善治的高校治理路径,结合当今社会对高校治理能力提出的现代化要求,从依章治校、管办评分离、学术自由、以人为本等方面阐述高校善治的实施举措。

善治;高校治理;现代化

当前,国家开展“双一流”大学和200所优质高职院校的评定工作,对高校内涵发展提速又提质,促进了高校综合改革,对高校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高校治理的概念脱胎于公共治理,是对高校管理的反思与进步,强调协调、平衡与和谐,是高校管理水平达到一定水后的状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多方参与高校管理的模式已经形成,校友会、理事会、教育集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层出不穷,使得高校治理呈现由“法治”走向“善治”的趋势。

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公共管理领域产生,是对“good governance”的翻译,由俞可平教授引入国内,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1]。为了更加深入地剖析高校善治的内在逻辑和内在诉求,本文从高校管理的起点入手,展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未来之路。

一、善治: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高校治理的起点是“人治”,是学校管理者凭借权力,以个人意志治理学校,不受过多法律约束,呈现权力金字塔化模式。我国高校大多以公立学校为主,由政府出资主办,每年为学校提供拨款,并直接领导、监督学校重大事务。高校领导班子通常由政府委任并给予相应的行政级别,在学校权力的金字塔顶端,掌控学校核心权力。高校内部治理部门是金字塔塔基,一般沿用对接政府单位,如校办公室、党工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等,形成“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的管理构架。受金字塔管理影响,行政权力常常凌驾于学术权力和师生权益之上,产生了衙门思想,形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形,成为人们诟病之处,“去行政化”的呼声也延续不断,使得人治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促使法治登上历史舞台。

法治的立足点在“法制”,强调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诉求,是对人治所产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进行的反抗与颠覆。依法治校是法治的着力点,是高校走向法治社会必经之路,是高校摆脱官本位主义和主观随意性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治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基石。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离不开章程和运行有效的规章制度,应该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坚持依章立制,构建以章程为核心,逐步形成一套完备、合理、可行的治理体系,切实把学校各项行政事务制度化、清单化、科学化,进一步规范大学运行和师生的个体行为。同时,通过常态化的章程和规章制度教育,让师生对学校各项规定从知了到内化,从内化到践行,真正形成众人参与,人人履职的格局。

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进步,是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但法治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无法自身克服的局限性。受工具理性和效率第一的影响,高校法治呈现一种去道德化、去感情化的趋势,把提高办事效率成为高校治理的首要目标,忽视了人的差异性、主观能力性和创造性,淡忘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使得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师生的权益难以和谐共生,未真正解决“去行政化”的问题。

善治来源于人治与法治,又超越于两者,是它们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根据俞可平教授的观点,善治的共有十大要素,其中,与高校善治紧密相关的包括:“合法性,即政治秩序和公共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法治,即法律成为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责任,即管理者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担负基本的公共责任;有效,即管理的效率;参与,既指公民的政治参与,也包括公民对其他社会生活的参与”[2]。从中可以看出,善治不是对人治和法治的扬弃,而是植根于人治和法治的土壤,对校内治理力量与校外治理资源进行整合,对行政权力、学术自由、师生权益进行合理协调。

二、善治: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诉求

21世纪初,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治教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管办评分离”“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3]。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4]。通过对善治理论的分析以及善治的由来,结合当下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诉求,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应当坚持以下措施:

(一)依章治校。依章治校是高校善治的基石。章程之于宪法,犹如学校之于国家,章程是高校治理的总“纲”,是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循。首先,依章治校需依法立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校特色,制定出学校章程,并上报上级部门审核确定。其次,依章治校需依章立制,高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焦于学校治理体系的构建,严格遵守章程,绝不能违背章程,在多方参与、多方征求的基础上,营造尊重人、注重效率、合乎伦理的制度体系。最后,依章治校需加强监督,在上级监督和校内监督的基础上,应鼓励社会监督,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将学校重要工作按规定向大众公布,使学校治理阳光化、透明化。

(二)“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是学校善治措施得以推进的切入点。管办评分离是政府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治理中管、办、评“三位一体”的现状,力图打破教育行政管理的僵局,让教育行政部门专注本职,承担宏观的指导和监督,把办学权力还给学校,把评校职能留给社会。管办评分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让政府、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又能多元参与,促进三者之间的沟通和有效合作。高校善治的实现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积极有效的合作,通过管办评分离,政府将不在是高校善治的唯一主体,学校、社会也成为高校善治的合法来源,一方面,学校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办学权,能按照高校的发展规律和自身发展需求,开展具有特色的善治,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团体都有机会真正参与到高校善治之中,形成教师治理、学生、家长参与,社会团体介入,实现了高校善治多元主体共治。

(三)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高校善治的内在追求。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所在,“是一项特权,使得传授真理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得大学可以横眉冷对大学内外一切试图剥夺这项自由的人”。[5]学术自由不仅包括教师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自由,也包括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途径、方式等方面的自由。实现学术自由首先要落实管办评分离,让高校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使学校能独立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活动,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阻碍和影响学术自由的顾忌。坚持教授治校,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驾齐驱,相互脱离又相互扶持,实现以学术权力为主体、行政权力为辅助的高校善治模式,使高校“去行政化”,将行政管理更多用于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上,使大学精神常在、常青、常盛。

(四)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高校善治的出发点。高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学术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在人的发展,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学术进步。高校善治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大学的价值充分体现出现,在治理过程中,要“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没有民主,善治便不可能存在”[5],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权益,把人放到核心的位置,尊重个性差异和多样化发展,尊重每一个师生独特的价值和尊严。创设多样的渠道便于师生参与学校治理,让每一份治理措施得到尽可能大的认同度,促进治理实施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之,高校治理趋向善治,需要继续推行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落实高校善治运行措施,协调政府、高校、社会三方主体,平衡行政力量、学术权力和师生权益。通过树立服务理念,依法建章立制,在呵护人性的基础上,由多方平等协商,消除不同治理权力的冲突,构建尊重人性、多元参与、利益平衡的高校善治体系,发挥好每个治理主体的优势,解决好问题,使各方利益得以保证,才能真正形成高校善治赖以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6.

[2] 俞可平.善治与幸福[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2):1-2.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4]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shfz.xhu.edu.cn/77/12/c4122a96018/page.htm.

[5] 卡尔·雅斯贝尔斯,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责任编辑:黄文丽)

Good governance, the way forward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capability

SUN Jian-ro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rough combing the governance path of people's governance, rule of law and good governance,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demands of modern society on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good govern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rule of law, th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the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people-oriented.

good governance; university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2018-05-10

孙建荣(1988—),男,江苏泰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1673-1417(2018)02-0072-03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8.02.0016

G647

A

猜你喜欢

管办治校权力
治理迭代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江苏:管办分开破解异地就医难题
“管办分离”走向何方?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