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掌上校园”的高职院校在线治理的可行性研究
2018-02-10赵亮
赵 亮
基于“掌上校园”的高职院校在线治理的可行性研究
赵 亮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保卫科,福建 漳州 363000)
“掌上校园”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其建设思路要注意跨平台建设、云教学建设、云管理建设、云服务建设等几个方面。基于“掌上校园”,高职院校就可以实现在线治理校园公共事务,为社会治理理论在高校扎根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
高职院校;掌上校园;在线治理;移动互联网
截至2015年,作为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达1 341所,在校生数1 048万,占高等教育的41.2%[1]。在校学生动辄上万的高职校园, 已然成为一个“小社会”,于是反过来要求学校管理层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校园管理,促进学校教学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力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治理理念来构建“掌上校园”,进行“在线治理”,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一、“掌上校园”的构成要素和面临的挑战
顾名思义, “掌上校园”是指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技术,师生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一个科研项目运作,小到一个上课时间更改通知,基本上可以在“掌上手机”完成,形成“掌上校园”平台,发展成一个数字化校园体系。
(一)校园信息化、通讯移动化、管理互动化是构成“掌上校园”的三驾马车
首先,校园信息化是“掌上校园”的技术支撑。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不仅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之中,更是要求学校创新信息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2],以应对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挑战。实际上,随着这十几年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如今在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各项成果已然随处可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据报道,就像我国的高铁一样,我们高校的校园信息化基础环境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超过八成的高职院校达到了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标准,信息化使高职校园、校舍、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达到先进水平,从而推动了教学创新,提升了学校管理效能。所有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创建“掌上校园”奠定了技术基础[3]。
其次,通讯移动化是“掌上校园”的物质保障。近十年来,我国智能手机的人均拥有率飞速增长,截至 2016 年末,我国平均每人拥有1.3部智能手机,这标志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是应用软件和APP的爆发式增长,移动终端和应用软件双管齐下,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并逐渐稳步增长[4]。在我国,经过大浪淘沙,类似微信这样能集合多种APP的公众平台已经步入发展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嵌入了公众平台,二者一拍即合,共同铸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载体。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完善齐全的校园网络平台,利用公众平台和应用APP的时机业已成熟。
最后,管理互动化是“掌上校园”的思想后盾。基于技术的革新,学校管理层也逐步改变管理理念,借助政府部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共享互动参与”的服务型政府的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拓展线上服务互动载体,加强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以改善学校传统管理模式的各种弊端,实现有效沟通和及时服务,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掌上校园”面临的挑战
当然,迎接高职院校的“掌上校园”的不仅是发展大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掌上校园”平台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一,资金和人才缺一不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技术的“掌上校园”平台建设,前期投入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维护系统和运用开发所需的人才也需要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资金和人才成了高职院校建设 “掌上校园”的两大瓶颈,致使大多院校的“掌上校园”建设暂时无法满足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深层次需求,日常的应用与推广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第二,软件信息建设不容忽视。在 “掌上校园”模式的信息化建设上,很多高职院校还仅仅局限在局域网、无线网络、服务器等购买和配置上,往往忽视了信息软件系统的开发。同时,“掌上校园” 模式不能停留于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还要对其集成和交换的业务逻辑进行整合开发,将复杂的信息系统转换成师生易于操作的界面,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真正建成“掌上校园”。
第三,组织协调的架构势在必行。学校应该建立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统一规划技术与运行方案,统一各信息管理部门的系统管理标准,避免数字信息孤岛、重复开发与浪费现象的发生,实现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共享,实现各部门系统登录界面、入口与认证方式的统一,并对后续建设与服务进行整合,保证“掌上校园”日常管理与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后续发展。
二、“掌上校园”平台建设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掌上校园”平台建设应该把握以下思路:第一,跨平台建设是首位,不管什么手机系统,均能完美介入校园平台,增加用户黏性;第二,服务第一,而不仅仅是为了塑造学校形象;第三,加强“过程化”管理属性,整合各类资源,体现“掌上”优势,真正做到“一把手机走校园”。
根据以上的思路,可以将“掌上校园”分为“教育教学、管理流程、服务平台”三块内容:“教育教学”主要是智能教学和科研系统和学生实习实训系统;“管理流程”主要办理师生事务和后勤财务等事宜;“服务平台”主要有校园师生掌上论坛、校园生活区商家资讯、志愿者服务、快递帮忙等功能,方便校园开展活动。
(一)跨平台建设
目前智能手机主流操作系统主要有谷歌安卓和苹果IOS这两种系统。为此,“掌上校园”平台建设所用的应用软件也要适配这两种操作系统,以满足不同手机的需要,做到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利用“有手机就有微信”的有利条件,将微信公众平台广泛应用到“掌上校园”的各个角落,完成用户界面组合、办事流程设计和系统数据整合,为师生们提供统一用户授权、交换存储数据、共享教学资源等服务。
(二)云教学平台
“掌上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云端存储,继而移植到移动终端,经过不同接口的调取和数据智能分配,使教师能够在网络上教学,学生能够在线学习,实现智能云教学。
智能云教学系统既可以为课程安排、教学流程、资源汇聚、素材编辑、制作教案等提供全方位选择,又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案撰写、授课课件制作、作业批改和辅导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务。特别是智能讲课系统,围绕电子白板,教师点播素材、调整播放窗口、边说边书写或者将课堂练习题目发送给学生,而学生运用电子书包接收、作答、提交答案;老师在白板上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及时修改、回馈结果,学生马上更正、提高。这样,智能云教学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进行互动教学创造了优良的教学环境。
云教学平台还包括学生实习实践平台。这个平台首先是一个交流平台,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企业、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其次是一个展示平台,学校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学生之间、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再次是一个监督和评价平台,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要对学生进行监管和考核,实现动态评价,不受时空限制。这样的实训实习交流平台,使企业、学生、教师三者均能实现对实习的掌控,出现问题流畅沟通,快刀斩乱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多赢的效果。
(三)云管理平台
“掌上校园”云管理平台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类管理:
1.教师管理。教师在管理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对于学生,教师是管理者,任课教师的管理任务有课前预习、课堂秩序维护、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批改、请假管理、实习实训等,有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要承担班级日常事务、班级管理、请假管理等任务。教师管理一般采用过程化管理模式,通过手机推送,使所有人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于学校,教师也是被管理者,其教学日常事务(教学日志、教学计划、教科研成果等)、教学检查、评教管理、请假管理、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也一并在云管理平台实现对接。
2.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永远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为把学生管理部门从每天繁重琐细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掌上校园”云管理平台可以化繁为简、抓大放小,比如以“一日常规、学生请假、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等为主要管理方向,以此为基础,延伸触及其他管理事务。学生管理关键的是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手机推送给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马上解决,不让问题隔夜发酵,从而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优势。
3.后勤管理。学校的物资设备采购、保修及国有资产管理等也是费心费力的事宜,“掌上校园”云管理平台可以使后勤财务的运转更加顺畅,实现教师薪资查询、学生在线缴费充值等智能化服务,增加透明度,减少无用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5]。
(四)云服务平台
云服务平台是基于云管理平台来实现的,也是其有力的补充,更是学校工作的重心。
1.常规服务。传统的学校服务中,各职能部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都需要通过很多服务流程来对接,事多人杂,服务效率和质量也备受诟病。但是利用“掌上校园”平台,用手机端处理这一系列流程,各方均能够随时明了每个流程的实时进展,及时跟进处理、反映、回馈,大大提升了日常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2.特色服务。特色服务包括文化服务系统、生活服务系统、志愿者服务、快递帮忙等。文化服务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发布、“掌上校园”论坛与掌上学习社区等,全方位数字化式展示校园文化特色,为师生与家长提供一个方便快捷沟通平台;生活服务包括校园动态信息、场所导航信息、宣传表彰、通知公告等;志愿者服务可以更好地将校内志愿者和外界志愿者联系起来,为社会提高更好的服务;快递帮忙是有偿的服务,也可以是勤工俭学,还可以是志愿者服务。总之,借助“掌上校园”服务平台,师生可以享受到快捷周到的服务。
3.应急服务。没有在线平台时,校园的突发事件往往由保卫科、班主任或辅导员乃至校领导来完成,而“掌上校园”可以将家长、学校、学生纳入到同一系统中进行交流,通讯的及时性可以让各方有可能马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110式的反应速度和及时处理事态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信赖度,推而广之,任何校园内的事件如果都能得到及时反应和即刻处理,这样的校园可以说是安全可靠的。
三、基于“掌上校园”,实现在线治理
近年来,社会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一方面,社会治理的“多元参与、有效协商、及时回应和协同共享”的理念是对当前“大政府、小社会”下公众弱参与及主体单一的弊病最好的弥补;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放多元的互联网平台使得社会治理理念实现在线化的技术逐渐成熟,过去或被动或缺位的公众参与局面不复存在,中国的在线社会治理已初露峥嵘,在政府治理等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换言之,在线治理本质上就是现代公民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我赋权,以真正主人翁姿态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善治。
因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管理必须建构平台直面各种在线诉求,在线治理校园事务,做到即时回应和有效协商,并与线下网格融合,共同应对校园公共事务。为此,基于“掌上校园” 实现在线治理就有了可能和可行的途径。
(一)“掌上校园”实现“多元参与”,提高治理广度
“掌上校园”将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人士拉进共同在线场域,近距离即时沟通。对教师而言,其教学任务、学生管理、常规考核、科研申报等一系列繁杂的日常事务可以通过手机一举拿下,免除事务缠身之苦,提高了工作效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学生来说,学生不用再浪费精力去试图摆脱学校的禁锢,而是能及时发现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并且可以获得行之有效的帮助,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不断进步;对家长来说,信息的获取和问题的沟通更加顺畅,互动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而直接,不再有提心吊胆和鞭长莫及的无力感;对企业来说,校企之间可以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掌上校园”既是企业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真正了解学校的场所,校企合作有了真正开始的基石。
总之,从校长、教师到学生乃至企业,这些利益相关的各方均能全方位参与到“掌上校园”这个体系当中,都能够切身感受到它的实用和便利,为着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积极努力,这样一个多元参与的“掌上校园”,使在线治理校园有了更多的可行性,也赋予了它更多的社会意义。
(二)“掌上校园”进行“有效协商”,提高治理质量
“掌上校园”是工作群、服务群,提供诸如上课听课、实践实习、校园安全、环境美化、文体活动、志愿行动、投诉维权、费用缴纳以及突发状况等公共事务的服务。对学校而言,“掌上校园”使得学校能够快速链接外界,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校园治理网络化,提高行政事务管理效率,为师生提供了更多更好更贴心的服务。就教学而言,“掌上校园”平台的特性,将课堂从教室拓展到了云端,“传道授业解惑”随时随地存取变现,一切都有了可能。
(三)“掌上校园”做到“及时回应”,提高治理效率
“掌上校园”使得校园在线治理有了大脑枢纽,通过多方合作和谋划,以师生的需求为主导,磨练出快速反应能力、平衡协调能力、互动愉悦能力,能够使教师的请假报销、学生的缴费借阅等流程,都可以在手机上及时妥当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互相扯皮、状况百出、效率底下等情况不再出现,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更加轻松便捷,没有后顾之忧。
(四)“掌上校园”达到“协同共享”,实现善治目标
“掌上校园”还是一个参与共享群。传统管理模式下,师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流程中去,如今在线平台为其提供了参与校园治理的机会,即便不在校园,仍可通过在线参与通道发挥个体的力量,从而使得师生大有可能成为校园真正管理者,最终,各方在这个校园各尽其责、各取所需、发挥所长,真正融为一体,实现治理的最终目标:善治。
四、结语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是大势所趋,“掌上校园”为高职院校实现在线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路径,学校、师生和企业经由日常共在的一个互动空间,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回应、相互监督、共谋共治的运行轨迹,而线下校园治理反而作为“掌上校园”的补充、落地和延伸[6]。
[1] 人民网. 占高教“半壁江山”的高职往何处去?[EB/OL]. (2016-07-11).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711/c1053-28542398.html.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 刘红. 2016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趋势——<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J]. 中国职业教育,2017(22):5-9.
[4] 2015—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EB/OL]. (2017-07-11).http://www.chinadmd.com/file/axwvoxotrpwopopcpzveeaii_1.html.
[5] 陈建. 中职学校掌上校园设计方向初探[J]. 新校园(上旬),2016(04):30-31.
[6] 闵学勤,贺海蓉. 掌上社区:在线社会治理的可能及其可为——以南京栖霞区为例[J]. 江苏社会科学,2017(03):63-69.
(责任编辑:黄文丽)
On Study of Online Management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ed on “Intelligent Campus”
ZHAO Lia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Supported by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lligent Campus” face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hich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o such constructions as cross platform, cloud teaching, cloud management and cloud service etc. With the support of “Intelligent Campu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an implement its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online, providing a feasible sol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ory rooted in colleg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telligent campus; online management; mobile internet
2018-04-10
赵 亮(1972—),男,福建漳州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行政管理。
1673-1417(2018)02-0026-05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8.02.0006
G71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