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2018-02-09冯静
冯静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究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期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1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除具备渊博知识及深厚的基本功外,还需要懂得上好每一节课。这就要讲究一些上课的艺术。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就自己的看法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引入新课或提出问题要有趣味性,一下子能吸引学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北京市的一家报纸曾对全市的高中生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在学生回答问题“你心目中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几乎是100%的人认为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从这个问题不难看出,有趣的教师、有趣的数学问题可以吸引学生。以下用两人两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例一:在一个生日晚会上,几个要好的同学送给李娜同学一面三角形的美容镜。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打烂了镜子。如果这个同学要重新配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镜,是否一定要捡起所有的玻璃片呢?在引入新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使其欲罢不能,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听课效果当然好。例二:如下图1,河边有两个花园A、B,某君骑一匹马从A到B,中途要给马喝水,问某君应在河边什么地方给马喝水,才能从A到B花园的线路最短,你们想知道答案吗?那么学了本节内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抓住学生这种好奇、求知欲的心理,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二、教师要熟悉教材,讲课尽量有启发与点拨,必要时适当进行变式
教师应深刻领会课本,尽可能用精练的语句来启发学生。教师应从简入手点拨、启发,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一个定义、一个法则、一条性质或公理等。尽管学生概括不够准确,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师生交流讨论补充。比如有这样一道例题:“一水池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甲管单独注满一池水需6小时,乙管单独注满一池水需4小时,丙管单独注满一池水需3小时。若三管同时开放,则几小时可以注满全池?”这个问题通过教师启发、点拨学生来完成或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讨论来完成。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变式,将题目改为:“甲管单独开一小时,而后三管同时开几小时可注满全池?”还可以进一步变为:“若甲、乙两管为进水管,丙为排水管。”请同学们自己编或小组讨论后编一题,怎么样?你们能完成吗?教师相信大家会成功的!若失败了,再重新试试看。这样带有激励的话语,求知欲强的学生会坚持下去,这样既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又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会提高很快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他们的见解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适当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基础较好或较弱的要分配好)然后提出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或在问题设计上尽可能提供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小组以合作探究、讲座的形式去解决。教师应当倾听他们的见解,不要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方向,适当地进行鼓励。尽管有的见解是错误的,教师不应取笑甚至责骂学生,而应该多一点宽容,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之间会增进感情,同时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做学生会进步很快。
四、在课堂中要注意的问题
1. 设计问答题目要有挑战性
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要想收获良好的课堂提问效果,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有挑战性问答题目的设计,提的问题必须是紧扣主题,以点带面,适时适度地突出重点、难点,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如在讲分类讨论的必要性时,可举例“一个三角形,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个别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也有的学生发现只有四个角。笔者说:“你们的回答不全面,综合起来还是不全面,再想一想?”这时学生都感到茫然,然而通过实验发现,原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只回答对了二分之一,于是由惊讶转而欣喜,理解了讨论的必要性。這样,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便能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
2. 设计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
在教学实践中,生动活泼、互动积极的课堂问答氛围较容易当堂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向学情感,促进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激发,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因为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该课堂提问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这样,他们不仅在再次见到该情境中的某类事物时会唤起相应的情绪体验,而且当再次观察到某种情感表现时,就会很快地领会其含义并作出积极反应。所以,生动活泼、互动积极的课堂问答氛围还有利于学生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主动性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营造和谐愉快、积极活跃的问答气氛。
3. 提问技巧要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是动态随机生成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定的框架进行,反而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奇特的、富有个性的鲜活思维碰撞。但教育不是磨平学生的个性以迎合教师的要求,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他们的个性学习。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当在课堂提问发生偶然状况时,注意巧妙地把意外情境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之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并借题发挥做“文章”,让它们成为教学中难得的资源。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倍加造中学 037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