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02-09常秀君
常秀君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巧设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能使学生在“动中生疑”“疑中生趣”,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应从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利用数学故事及典故出发;同时应把握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几个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同时进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现问题;创设情境;创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07
数学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纽带。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的技能,体验学数学的价值。在“问题情境”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活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所以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是问题,培养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是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那么,怎样巧设好数学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一、如何设计好的数学问题情境
1. 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研究表明,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的数学知识与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会被学生牢牢地掌握。
例如: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报纸夹,至少需要钉多少颗钉子?接着再问:这符合什么数学原理呢?通过这两个问题,非常自然地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像上面这样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让数学课贴近生活,把数学知识放在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时,首先回忆旧知识: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提出问题:参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否讲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请学生举例说明。通过新旧知识对比,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到旧知识不旧,新知识不难,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巩固了旧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新知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3. 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即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数学结论。因为学生是在“做中学”掌握到的知识,会记忆犹新。
例如: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首先布置学生上课之前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课堂上再让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木棒摆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一段时间后,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是不是任何三根小木棒都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
问题2:能找出多少组围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木棒?
问题3: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共同探索、互相交流,最后总结得出较短两根小木棒的和大于最长小木棒时,可以围成三角形。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疑问,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直接经验,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又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4. 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用 “棋盘上的学问”这个故事来引入。古时候,有一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第3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国库没有这么多米。”按照这样的步骤国王开始发米,哪里知道到45格时国库里的粮食全部发完了。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写出每个格子的米粒数吗?
问题2:你能想象放满64个格子需要多少米粒吗?
课后发现,这个故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情境设计的几个原则
1. 阶段性原则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直观、生动、形象的数学,中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和接纳身边生活中的数学,高年级的学生容易被富有挑战性,实用性的数学情境所打动,因而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endprint
2. 个性化的原则
(上接第7页)我们经常碰到,某地区的情境到另一地域创设学生的认知不能被激发。去年创设的情境,今年创设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样不能激发等问题。充分说明创设情境,应关注不同班级,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来的个性。例如:农村特色,城市特色(地域个性),年龄特色,时间特色等个性特征。总之,合理的情境创设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征。
3. 问题性的原则
数学情境的创设是将数学问题与儿童的生活有机整合,使数学事实与儿童的经验发挥整体效应。因而,合理科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运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4. 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是完成有意义的建構的前提。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操作、猜测、推断、推理、合作、研讨、探究发现”等方式参与学习。从本质上改变“讲数学”“练数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玩中”学数学,让学生在仿真的数学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及得到很好的数感教育。
5. 阶梯性、有序性的原则
设置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使知识的探索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其次,必须具有有序性和阶梯性,即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设置问题要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循序渐进、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能兴味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成功。
6. 开放性的原则
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思维的训练,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使学生对待需要解决的问题能有不同的切入点,能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分析、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但是千万不能因为情境而丢了数学。所以,我们在关注数学问题情境趣味性、生活性的同时,更要关注数学性。
“数学问题情境”,首先情境中要有“问题”,即数学问题,如果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那这样的情境即使再有趣,再现实,也称不上是好的问题情境;其次,问题情境要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能够从情境中有效地引出数学知识,如果一味追求为创设而创设,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营造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契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中学 037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