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并用治疗颈源性高血压60例
2018-02-09郭昭昭祁文胜李熠铜张世卿
郭昭昭祁文胜李熠铜张世卿
(1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颈源性血压异常是指因颈椎骨关节紊乱,导致颈椎动脉供血障碍或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压波动性异常,称为颈源性血压异常。其中引起血压升高者,称为颈源性高血压[1]。众多的临床和科研报告说明,高血压和颈椎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这类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普遍不敏感,而针对颈椎病的相关治疗(如推拿、针刀、牵引)却疗效显著[2]。笔者运用八步推拿配合针灸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患者6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6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0年。
1.2 诊断标准 参考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国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3]制定如下诊断标准:(1)有颈部慢性劳损、疼痛、活动障碍病史。(2)血压升高和降低与颈椎疼痛同步发作,患者出现颈部疼痛不适等颈椎病症状时,血压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颈部症状缓解时,血压也随之改变。(3)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棘突或横突偏移、相应棘突压痛;血压检测,早期呈波动状态;中后期持续高压,且双上肢在卧位、坐位状态下差别较大,一般大于10 mmHg。(4)X线片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钩椎关节不对称,椎间隙变小,椎骨移位,椎骨增生,项韧带钙化或伴有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CT检查:可有枢椎齿状突偏移,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相应硬膜囊受压等;MRI检查:可见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或黄韧带增厚等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35~65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肝阳上亢临床症状表现。
1.4 排除标准 合并颈椎骨折;合并颈椎骨质疏松;Ⅲ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和其他继发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1.5 治疗方法
1.5.1 八步推拿法 (1)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前方,从大椎穴起,沿脊柱两侧向下推动,至第七胸椎止。反复操作5遍。(2) 以医者拇指按揉双侧肩胛骨内侧缘,从上至下,反复操作3~5遍。(3) 施滚法于后背,重点于大椎至肩峰连线处,反复操作5~8遍。(4)拿揉颈项部,从风池穴起至大椎穴止,反复拿揉,重点操作于风池穴及结节、条索处。(5)弹拨颈项及肩胛内缘,以医者拇指置于患者竖脊肌一侧,从第一颈椎起弹拨,至第七胸椎止。反复3~5遍。(6) 患者侧卧位,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以拇指点揉风池穴及颈部竖脊肌,反复3~5遍。(7) 患者仰卧位,以右肘弯置于患者下颌,左手置于患者枕部,两者协同向上牵拉患者颈部,持续1~3 min。(8) 两手交替拿揉肩井穴,反复操作5~8遍。
1.5.2 针灸疗法 患者俯卧位,以75%酒精棉球消毒颈部,以1.5寸针灸针刺于颈部风池(双)、天柱(双)、新设(双)、颈部夹脊穴(颈1到颈7)、天宗穴(双)。留针15 min。
以上疗法,日1次,15次为1疗程。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按症状轻重分为四级。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6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血压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7%,说明针推并用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确有疗效。
3 讨论
颈源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将颈源性高血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往往延误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差,近几年有报告认为颈椎病是多种慢性病之源[5]。颈源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目前公认度较高的大概有两种学说:(1)交感神经兴奋学说:血管运动中枢的低级部位在延髓网状结构,较高级中枢在下丘脑,更高级的中枢在大脑皮质边缘叶。颈椎病损(尤其是上颈段)刺激颈交感神经(尤其是颈上神经节与颈下神经节),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下丘脑的后部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升压区受到影响,并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而发生高血压。此外,颈交感神经节部分纤维直接发到心脏,形成心浅丛和心深丛,分布到窦房结、房室结、冠状动脉等,并随冠状动脉的分支而至心肌,故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心跳加快,冠状动脉舒张,可导致血压升高。(2)椎动脉刺激学说:椎动脉横突段交感神经的应用解剖,发现来自颈交感干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横突段周围相吻合,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因此,颈椎椎曲紊乱,椎动脉受刺激,同样会刺激到交感神经,可以说颈源性高血压椎动脉供血问题,也有交感神经紊乱的病变。
古代对于推拿治疗有所论述,如《素问》所载:“颈痛也,不可举,委中痛也足太阳之所过,故取之”。《医宗金鉴》上说:“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惟宜推拿”。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出可用手法治疗颈椎病,如“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正骨心法要旨》记载:“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愈可之迅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圣济总录》指出:“凡堕跌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磋跌者,急需以手揣栩,复还枢纽……”,说明外伤所致的关节错位,在治疗上首先要“骨入其位,筋归其槽”。
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发现,颈椎病是引起高血压、低血压、血压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反之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症状,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针对颈椎的局部治疗,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从而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八步推拿法作用于颈部可改善颈部肌群的高张力状态,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作用。颈椎病患者双侧肩胛骨内侧缘多肌肉痉挛呈条索状,重点施弹拨法、按揉法于此部位,可迅速减轻患者颈性僵痛及头晕等症状。针灸疗法作用于颈部穴位,可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推拿与针灸是中医学的外治疗法之一,它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进行治病的一种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的两大思想。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性高血压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7-678.
[2]董福慧.临床脊柱相关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2-323.
[3]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国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2-5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07-209,210-214.
[5]潘之清.关于颈源性疾病的临床认识与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825-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