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学之父”

2018-02-08王丛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烈性赫尔巴特意志

王丛

(五)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学生管理的问题

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中,印象里赫尔巴特是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儿童管理的问题的。在他之前,许多教育家都谈到了纪律的问题,如夸美纽斯就曾说:“如果你从学校取消了纪律,你就剥夺了它的发动力。”但,为什么儿童需要纪律,却多语焉不详。而赫尔巴特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他的《普通教育学》第一编《教育的目的》,第一章就是《儿童的管理》,并从目的、措施等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管理和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管理等问题。

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管理呢?这和赫尔巴特教育学以实践哲学为基础有关。

什么是实践哲学?有学者解释,就是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徐长福《何谓实践哲学》)。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种研究的对象是实然的,亦即是事实上存在的,因为行为一定要发生才能被研究。从这点上说,实践哲学似与后来产生的行为科学有相似之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科学,自然也应该以人,特别是学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一编《教育的目的》,其第一章的内容却是《儿童的管理》,这是因为,管理针对的恰是学生的行为。

赫尔巴特说:“儿童并未带着他们的意志生到世界上来,因此是不能产生任何道德关系的。”意为,儿童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有的只是一种处处都会表现出来的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它扰乱成人的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些应该都是有事实依托的,因为他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情况:“成年人和理智的有教养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接受自己管理自己的任务。但是也有些人却始终不能达到这种境地。社会便把他们始终置于受监护的状态,把他们中的一部分称为白痴和浪人(笔者按:即我们今之所谓痞子、街流子)。也有些人确实养成了反社会的意志,社会不可避免地同他们发生斗争,最终,他们往往都受到了他们应得的报应。但是这种斗争对社会本身来说也是一种道德上的罪恶(笔者按:也可理解为是社会的一种失败)……”

怎样克服这种不服从的烈性,避免这种烈性所造成的后果呢?赫尔巴特认为,只有通过管理。他说:“这种烈性是必须克服的……”“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烈性所造成的后果“是应当避免的,而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防范的措施之一”。赫尔巴特承认,对学生的管理是具有强制性的,“在儿童表现出具有真正意志的迹象之前,其烈性的克服是可以通过强制来实现的,而且为了完全获得成功,这种强制恰恰必须是强有力的,并必须经常重复使用”。

怎样进行管理呢?赫尔巴特提出了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等等方法,这些方法大家都了解,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带有强制性的管理的确有负面的影响,即使是在赫尔巴特的时代,人们对此也是有争议的。赫尔巴特自己就说:“我几乎不敢对监督公开表示我的意见。至少我不想急于表示或详尽地加以阐述。否则,父母与教育者们将会认真地认为这本书势必造成危害性。”

而对管理的负面影响,赫尔巴特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假如要把监督作为常规工作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要求那些在监督压制下成长的人们机智敏捷,具有创造能力,具有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我们也许只能期待产生这样的人,他们始終只是单调刻板的,并习惯于墨守成规俗套,不思改变,而对于高尚与奇特的事件,则畏缩不前,他们把自身葬送于庸庸碌碌与安逸之中……”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按:即对管理负面影响的描述)赞成我意见的人谨请小心,不要认为你们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放任他们撒野就能培养出伟大品格来!”

而现在,我们的教育科学似乎不再是以“实践哲学”为基础,而是以“理论哲学”为基础了。现在的教育科学不再把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而只是进行逻辑推演,用眼下颇为流行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逻辑自洽——自说自话、自圆其说。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研究的对象是应然而非实然的,亦即是应该这样而非事实上是这样的。如《走进新课程》里讲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这就只是逻辑推理(隐含着一个三段论),而不是对行为的研究,是应然而非实然的情况。也因此,《走进新课程》全书没有关于学生管理的内容。因为,依照书中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管理,恰恰是教师把自己的意志,或说是把自己代表的社会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赫尔巴特所说的,是“强制”。

那么,学生究竟需不需要管理?我以为,还是需要的。

徐长福在《何谓实践哲学》一文中指出:在人文社会领域,一流的理论往往导出失败的实践。《走进新课程》中的理论,可以说是一流的理论,但说到新课改的实绩,似乎很难说是令人满意。专家们在天上飞来飞去,到处播撒龙种,但可惜收获的多是跳蚤。这原因很复杂,但也确与理论哲学的特点有关:由于理论哲学往往是应然的,是逻辑自洽,这就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甚至是巨大的反差。这样的理论如鸡蛋而现实如石头,拿这样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等于是拿鸡蛋碰石头。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但碰壁的时候是一定有的,且很多很普遍。

2003年第3期《教师博览》,刊有署名周丽平的一篇《困惑》,那里面说:

有个学生,一年级逃学,二年级偷东西,教过的教师打过骂过,哄过劝过,道理讲过,都没有效果。自己经常翻阅教育刊物,其中许多教育权威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教育即是爱。通常都是一名“坏”学生在老师爱和宽容的教育和感召下,最终脱胎换骨,迎头赶上,然后师生深情相拥。每每读到这样的文章,年轻气盛的我就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两年多来,我在他身上花费了比其他同学多几倍的心思: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学生,让他感觉到做一个平常人的幸福。班上发生失窃的事,总是要同学们弄清情况再下结论,以免伤害他幼小的心灵。班会课上,总告诫大家不要用老眼光看人,要让别人有改错的机会……我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宽容、关爱、劝勉会换来他的真心悔改。可是,事实无情地打碎了我精心编织的美好的教育梦想。他竟然把手伸到我的钱包里,几次拿走我的钱。简直不可思议!自己尽心尽力地教育他,劝导他,结果却是这样……我真的困惑了:为什么我付出了自己的爱,却落得如此下场?

相信这样的困惑不只周老师一个人有,也相信这样的困惑不只是当时有,即使现在也有,甚至将来都有;类推之,对学生的管理,不只是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可能也需要。

三、赫尔巴特对后世的影响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重大且深远。

19世纪中叶以后,欧美许多国家都致力于研究推广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德国,许多地区都成立了研究传播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组织;美国也成立了全国赫尔巴特协会,以促进赫尔巴特思想在美国的传播和运用。这就形成了世界教育史上著名的流派“赫尔巴特学派”。这个流派重视课程、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建设,注重强制性的纪律和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分科教学,以系统传授各科的基本知识。

除欧美之外,赫尔巴特对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这其中包括中国。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从日本传入中国,当时,我国的新式学校刚刚起步,老师们多不懂如何进行班级授课,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五段教学法”给了他们很大帮助,说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而杜威自己为代表的教育流派与“传统教育”派相对,称为“现代教育”派。其后,还有许多教育家依然践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派。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巴格莱、康南特诸人为代表人物的要素主义教育,而要素主义教育则是“新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endprint

猜你喜欢

烈性赫尔巴特意志
动物的“自由意志”
康德的统觉理论及其价值一文补正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赫尔巴特:教育科学之父
感悟分享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济南开出大型犬处罚第一单罚款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