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微课制作的几个误区*
2018-02-08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中心教研室,安徽合肥 23002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应用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跨进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元素”快速涌进教育领域。微课的应用,逐渐开始出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微课是围绕1-2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录制学练视频,演示常规体育教学中的讲解、示范等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动作要领和技能的难题,教师围绕知识点或技能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微课进行深度设计,呈现在短时间内观看,简单易懂,便于自主学练的微视频。2016年、2017年两年安徽省中小学微课大赛,中小学体育作品共有2277件,在微课评选过程中,研究分析各市推荐的682件微课作品,其中出现许多优质微课,但也有一些微课没能摆脱传统体育技能传授方式的束缚,在微课设计制作过程存在误区。
二、微课的“课”
从收集的体育教学微课资料中来看,有一部分微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断或将一节课主要部分录制下来的一段视频,还有一部分微课是把整节课的各个环节都包含在内,有开始部分,有讲解示范,有练习活动,有结束部分,录制了教师从讲解动作要领、完成动作示范的全过程,甚至将学生课堂练习活动也呈现出来。像这种把一节体育课的时长进行压缩,变成10分钟内的课;或是录制课堂的部分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很大程度上称为录像课或为浓缩课。这样的“微课”跟平时体育教学没有本质区别,是体育课教学过程的回放。建议学生观看这种微课是毫无价值的。
微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录像课的目的是为了让评委看,展示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两者的本质在于课堂的主体问题。因此,不能把微课混同于录像课。
微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包含着完整的教学环节,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深度讲解。微课一定要选取一个关键点作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微课的环节,通过对动作技能形象的演示,生动的讲解,适度的质疑,让学生融会贯通,有所突破、收获和感悟。
三、微课的“微”
有些体育教学微课,涉及元素很多,微课引导性的内容甚至长达2-3分钟,进入主题后,还把一些将与知识点或技能点关系不大的内容放上去,似乎担心没有把所有教学内容表现出来,或者唯恐达不到5-8分钟的时间,总是追求大而全。体育教学中的微课,关键是要通过微课解决知识和技能传授的难题,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揭示动作原理、展示动作要领、引导自主探究、指导自主学练,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知识。精练的微课有的只有2-3分钟,衡量一节微课的好坏的标准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学生观看视频是否能够达成预设目标。微课的微,就在于解决了观看视频时间过长造成视觉疲劳的问题,建议在微课制作时对体育微课关联的引导性视频时间尽可能短,甚至是对教学内容帮助不大的引导性视频可以直接删除,最好是直入主题。
四、微课的“赏”
微课的终端用户是学生,微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学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操练需求,才是微课制作的初衷。有些微课制作,教师基于参加竞赛的考虑,制作的微课往往满足于教师本身观看需要;也有的是对课标研读不够,对课标的标准把握不清,没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爱好等特点出发,凭着制作者本人的兴趣来进行微课设计,最终这样的微课对学生的作用不大。因此,教师应该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研究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内在机制,研究学生的知识需求,把自己的智慧与教学手段融入微课制作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学生能够看、喜欢看并且看得懂的微课。
五、微课的“技”
微课的技术方法多种多样,软件的使用也越来越方便,有较普遍的录屏技术;有通过CS等编辑实现分屏、聚焦、慢放的技术;有通过PPT、FLASH等软件制作的简单动画;还有用卡通、手绘、变声技术。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形成对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支撑,是体育教学微课的特色之一。但有些微课像一个微电影,从技术手段运用和视觉效果方面来看美不胜收,但细细品味之后,却找不到能够对具体教学内容提供支撑的地方,也就是说有其外,无其内。制作这种类型的微课制作者不仅要掌握复杂的软件应用技能,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但没有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使教师的微课制作更加复杂化。制作微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将知识点或技能点厘清讲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更清晰地呈现体育动作完成机制,让学生观看微课后能掌握动作要领,并能自主学练,信息技术手段对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呈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对于有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来说,制作技术含量高并且题材内涵丰富的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相反,如果一味地追求展现技术手法,脱离了动作技能的本身,淡化了本质内容,是不可取的。
六、微课的“点”
微课制作的内容首先要弄清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点,如果是完整介绍某个动作或运动,微课可以就某个动作或运动进行介绍,便于学生对某个动作或运动项目有个总体了解,如果是就某一动作展开教学,微课一般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视频教学活动。不少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不得要领,不是围绕1-2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展开教学,而是制作多点的微课。诸如单人跳绳、立定跳远、原地掷垒球等,从这些微课的名字就能看出,教师在选题时,选的是一节课甚至是一个教材的内容,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譬如立定跳远,虽然动作简单,但是是由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的动作组成,而每个动作中,还有细分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如果选择双起双落这个技能点,围绕双起双落的有关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揭示动作的形成机制,再给予一些学练方法等,从而集中解决学生单脚起跳和单脚着地的问题。因此,微课选题时,要明确微课制作的目的,然后选取相应的类型,用于支撑学生的课前自学,要选择关键的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微课来突破核心内容。
七、微课的“用”
评选过程中发现不少的微课,不论其学习的对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是使用的单一的微课模式。有些教师在微课设计之初对设计环节没有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不了解制作的微课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给谁用?是否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微课的学习对象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因此制作的微视频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实践中,小学低年级的微课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在图画、语言上更接近于学生的实际;而随着年龄的变化,逐步增加一些探究和实践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看中学练、学中思考。所以,制作出能让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多样化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微课,才是最合适的微课。
八、微课的“面”
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制作成微课,当然体育教学中制作微课也不例外。但体育教学有其特殊属性,用于体育教学室外体育课内容的微课一般集中在课前和课后使用。一种是用作课前先学先练,然后通过课堂强化提升用于翻转课堂或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微课;另一种则是作为课后知识拓展和延伸,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外延了解的微课。但不少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没有考虑到微课的用途和具体实践。微课设计制作中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受安全因素制约。田径中的投掷、跳高等,体操中在器械体操或需要保护和帮助的项目,不适于制作用于自主学练的微课。二是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学生家庭或社区不具备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如游泳、击剑、射箭等,同样不具备自主练习条件。三是受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有些运动项目,只适合一定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如力量性的项目和一些动作概念性内容,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不适合进行自主学练。四是需要一定互助或群体参与的项目。如团体游戏和一些需要两人以上互助练习的项目,学生个别学练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微课的设计制作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微课教学模式,而学练模式的微课,要考虑学生能否通过微课获取知识或技能,并能够完成自主学练。
微课在体育教学的应用实践已经初步启动,关于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可谓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深度融合已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过程需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大量探索和实践研究。通过对近两年安徽省微课大赛竞赛评比活动中收集和整合微课在体育教学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来研究分析微课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途径,从而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9-22.
[3]吴晓楠.谈现阶段“微课”制作和应用中的几个误区[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8):69.
[4]张纪胜.中小学体育技能教学微课制作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7,(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