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师一课”评价视角的优课质量实证分析*
2018-03-30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引言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已经成为现实,教育部于2014年实施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1],旨在发挥数字资源的有效性,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益。活动开展三年来,全国已有超过451万的教师参与,累计晒课超过1297万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一场轰轰烈烈的“利用好资源,晒好优秀课”的“全民运动”奠定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为了发现问题、弥补不足,针对首轮“一师一优课”活动中1975节省级及以上“优课”课例的评审得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级别的优课差异性,从而了解省级优课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提供有益启示。
二、优课评价指标说明
本研究依托教育部制定的2014年度“优课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技术规范四项,权重分别为10%、50%、30%、10%。二级指标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部2014年度“优课评价指标”[2]
三、优课评审得分数据描述
首轮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辽宁省共有2150节省级优课入围部级评审,通过技术审核有1975节为有效课例,最终评选出884节部级优课。部级评审专家为教育部从各省推荐的专家库中择优遴选,专家们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其评审数据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本研究数据于评审数据库中提取,真实有效,其中入围部级优课评选的课例(简称入围课)1975节,部级优课(简称部优课)884节,未评选为部级优课的省级优课(简称省优课)1091节。
(一)入围课评审得分数据描述
1975节入围课的总平均分为8.22分,十项指标描述的平均分如表2所示:
表2 入围部级优课十项指标平均分
各指标中分数最低的是指标8和指标9,分数最高的是指标1,二者相差0.28分。各项指标描述对应到优课评价表的一级评价指标,其分数排序从高到低为:教学设计>技术规范>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二)省优课评审得分数据描述
1091节省优课的平均分为7.90分;十项指标描述的平均分如表3所示:
表3 入围省级优课十项指标平均分
得分最高与高低的两项指标与入围课的指标相同,两项指标的分差为0.32分,略大于入围课的分差。各项指标描述对应到优课评价表的一级评价指标,从高到低排序为:教学设计>技术规范>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入围课的顺序相同。
(三)部优课评审得分数据描述
部优课的平均为8.63分,高出入围课4.1个百分点,高出省优课7.3个百分点,十项指标描述的平均分如表4所示:
表4 部优课十项指标平均分
对于部优课,分数最低的仍是指标8和指标9,与入围课和省优课不同的是,部优课的最高分不再是指标1,而是指标10,二者相差0.26分。相比之下,省优课各指标高低分差值最大,部优课相差最小。部优课对应一级评价指标从高到低排序为:技术规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一排序与入围课和省优课略有不同。
四、不同级别优课对比分析
通过前面三组具体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
第一,对于三种级别的课例分数总体上从高到低为部优课、入围课、省优课。第二,在四项一级指标中,教学效果得分最低,表明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一般,还没能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层效果。第三,虽然教学效果与其他指标相比差强人意,但在三种不同层级的课例评审中,教学效果中的二级指标即指标7、8、9中,指标7略高于指标8、9。部优课、入围课、省优课中的指标7分别比指标8、9(指标8、9分数相同)高出9%、8%、6%。这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的趣味性得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但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尚未满足,对学生思维、情感态度及实践能力发展促进效果不明显。这也说明目前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仍然处于初级应用阶段,距离深度融合、创新融合还有一定距离。第四,部优课的“技术规范”排在首位,而入围课、省优课排在首位的是“教学设计”。这表明作为全国高等级的优秀课,不仅要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上略胜一筹,在作品的“技术规范”即视频清晰度、课件、视频、资源链接的完整性、规范性上也要更为精致。
五、省优课与部优课的差异性分析
对省优课与部优课进行差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省优课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促进优课质量提升。省优课与部优课的平均分比较如表5所示:
表5 省优课与部优课十项指标平均分比较
数据显示,省优课与部优课各项指标差值的平均值为 0.724,而指标 3、4、6、7、8、9这六项差值在平均分之上,主要涵盖在教学过程的大部分指标和教学效果的全部指标。其中差别最大的是指标3,差值为0.78分;其次是指标4,差值是0.77分。而省优课与部优课各项指标得分差值最小的是指标1,即“教学设计”,差值为0.63分。可见,两者相比,部优课更突出的优点是“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及时评价反馈、注重学生主体性及个体差异、学生参与度及互动效果、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等,而在“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容量、时间布局”等两者差别不大。
六、优课质量提升策略
数据表明,省优课和部优课的最大差别在于将教学设计付诸于教学实践,提高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也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过程中的难点和瓶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应用水平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实施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了十万多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如何将头脑中对课程的预先设计变为教学实践,是提高优课质量、实现技术融合创新的关键。因此,急需通过培训体验等形式切实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二)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仅是靠个人的学习,还需要在教研共同体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释疑解惑,发展教师内隐的育人能力。笔者通过总结个人经验提出以下教学研修策略:
1.加强校本教研,形成研学一体学习型组织
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学校是教师工作实践的最主要场所。而教师校本教研团队及活动则是推动教师不断提升的最有效因子。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研学一体的学习氛围,为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绩效创造条件。
2.加强网络交流,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为教师展示优课提供了舞台,也为其提供了网络教研的空间和资源。在线会客室、优课教研室专题以网络教研的形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教师可以听取专家对优课的分析与点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疑虑与专家进行在线交流和碰撞,从而形成共同体,共同提升技术深入融合的应用能力。
3.加强个人反思,不断突破自我创新
反思是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需要经历具体经验、观察与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阶段[3]。教师通过观摩平台上同题异构的优课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总结与反思,从而真正激发内在潜力,突破自我,完成创新。
教育信息化的载体是创设更多样的课程、更丰富的教学方式[4]。一师一课活动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应用数字资源、深化技术融合的热潮,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抓手。借此活动能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课例,更好地促进信息时代数字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早日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Z].教基二厅函[2014]13号文件,2014-07-03.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价指标的通知[Z].教基二厅函〔2015〕31号文件,2015-05-27.
[3]王陆,张敏霞编著.教学反思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