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更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以川底下村保护与更新为例

2018-02-08欧阳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台地院落村落

张 超,欧阳文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1 项目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城镇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然承载着我国近一半人口的广大农村发展却极为缓慢。与城市相比,乡村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精神文明建设落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逃离故土、安居城市,承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乡村逐渐空废消逝。

为了抓住历史的机遇,将保留至今的优秀传统村落保护并传承下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以“乡村客厅”为主题,选取一处实际乡村的具体场地,设计一处供旅游接待和村民共同使用的综合设施建筑,以此作为整个村落的激活点,改善和提升村落的整体空间质量和村民生产、生活水平,进而推广于更大范围的乡村建设,让乡村真正变成宜居的田园。

2 场地介绍

川底下村于2003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后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1]。村落起源于明代,坐落在重要的京西古驿道上,是通往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村中商业繁盛,后随商道的废弃而逐渐没落。

本次设计场地选在村落二层台地的中央位置,是游览路线的必经之地。东侧为既有院落,西侧为空场地,南侧临近台地边缘,可俯瞰大半个村落,视野极好,设计方案能最大程度地辐射整个村落。

3 设计理念与原则

本次设计的主题是“微更新-重拾乡土之情”。“微更新”就是采用一系列小改造,将偏离发展方向的村落重新引向正确的轨迹,让村落凭借独有的特色逐渐活化起来,而不是采用大刀阔斧的改造。设计方案也正是将“乡村客厅”作为村落的激活点,进而实现对局部区域的活化,再由局部扩展到全村乃至周边区域,逐步实现村落的复兴(图1)。

图1 方案设计鸟瞰图(来源:作者自绘)

4 方案设计

4.1 游览路径梳理

道路是构成村落的骨架[2]。川底下村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整个村子分布在三层台地之上,各层台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高差,因此村子的主要道路多平行于台地延展方向,原来垂直方向的路径多因年久失修或村民随意搭建的临时建筑而被切断,从而导致整个村子的游览路径变的破碎而不完整。

相对于平行台地方向较为顺畅的路径,垂直方向上的路径多是由民居之间的狭窄巷道和为克服高差而垒砌的台阶组成,这就使得这些小径更加具有体验感。因此,对村落进行的首要微改造就是梳理村落路径脉络,将村民搭建的临时构筑物进行适当清理,以及修缮并加固连接各层台地之间的台阶,使整个村落形成主路与小径穿插的清晰脉络等级(图2),不仅方便了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而且能让外来游客更好地感受村子的方方面面。

图2 村落路径(来源:作者自绘)

4.2 建筑特色延续

川底下村典型的建筑特色是山地合院建筑,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也是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的遗存地[3]。由于受地形和经济条件限制,当地大多数合院垂直等高线方向呈阶梯状分布,少数合院平行于等高线分布。整个村落的民居在建筑体量、高度、材料以及色彩方面具有极高的统一性,建筑规格的高低是通过院落进数及位置进行体现,这就使得整个村子的民居处于统一的建筑尺度之下。

因此,作为村落激活点,“乡村客厅”的建造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其中,才能达到将新建建筑融入村落整体环境的效果。方案设计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东侧院落为保留建筑,西侧院落则是新建建筑。对于东侧院落的改造原则是最小程度地干预法,将保留的原有建筑进行微改造,修缮破损立面,改善院落环境,更新内部空间生活设施,在保证原有院落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微小改造提升既有院落的空间品质。对于西侧新建院落,主体上仍采用传统的布局、尺度、材料和结构形式,延续整个村落的空间肌理(图3)。值得一提的是,受山地地形的限制,村落很少有宽敞充足的场地,因此当地村民利用高差将北房抬高,使其能接受足够的光照而不被南侧房屋遮挡;考虑到建筑功能和舒适性要求,新建建筑必要加高,但保证建筑总体尺度与原有建筑相近;建筑主体材料仍使用传统石材和木材,仅在建筑内部及庭院空间引入少量其他材料。在传统村落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小规模的更新,实现村落整体建筑特色的延续。

图3 场地剖面图(来源:鲁乐乐绘)

4.3 空间功能置换

传统村落中绝大数建筑都以满足日常居住功能为主,对于公共空间的设置相对较少,因此村民日常活动多发生在门前屋后、村口街边、桥边树下等场所且行为也极其单一。川底下村也不例外,村中传统的重要公共空间只有用于举办祭祀活动的娘娘庙、关帝庙。随着村民现代生活意识的提高,满足村民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就显得极为缺乏。因此,结合当地村民和游客的切实需要,对于建筑空间进行新型功能定位。东侧保留院落主体作为艺术家工作室,靠近台地的建筑通过改造,将其进行串联,形成连续的非物质展示廊道空间,村落的非物质文化代表着村子的精神内核[4];西侧新建院落核心是位于庭院中的儿童游乐场地,为村中儿童提供一处嬉戏、娱乐的场所,围绕着儿童游乐场地分别设有书屋、咖啡茶室、多功能活动室、会议接待等功能空间,形成“以儿童娱乐为核心、以育人书屋为主题、以观临茶室为亮点”的新性功能定位,给当地村民和游客提供一处休憩、观览、思考的惬意公共空间(图4)。

图4 功能块布局图

4.4 产业模式更新

川底下村虽不像其他传统村落那样空废严重,但单一的产业类型成为制约村落发展的瓶颈。目前,村落的支柱产业是依靠旅游业而发展的餐饮服务业及零星的手工业,这种产业模式受季节影响极大,导致村落夏秋季节人气兴旺与春冬季节无人问津的极大反差,整体村落很难有长期稳定的发展。

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一种渐进式的村落发展模式,首先以“乡村客厅作”为激活点,通过植入艺术家工作室、民俗展示、农产品展售等产业,逐渐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川底下、认识川底下;当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再引入精品民宿、培训基地等较为高端的产业,吸引高消费水平的人群;最后将产业模式扩展到全村。在这个过程中村落发展所面向的服务人群不单是游客、艺术家创客、城市白领等人群,也着重考虑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所需,因为只有依靠村民,才能留住当地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技艺,传统村落才能得以延续与发展[5]。

5 结束语

乡村并不代表落后,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都不能泯灭广大乡村所集聚的辉煌历史文明。作为一个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社会准则、民族信仰等核心价值几乎全部源于乡村,乡村的消逝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族价值核心的崩溃。因此,抓住乡村复兴的机遇,重新赋予其生命力,让每个人重拾其中的核心价值才是关键所在。

[1]孙克勤.川底下村遗产开发之忧[J].北京规划建设,2005(5):88-91.

[2]潘明率,胡燕.两座古村落的对话:北京川底下村和山西丁村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6):247-251.

[3]潘明率,郭佳.京西古道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初探:以门头沟三家店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6(5):137-141.

[4]陈远迪,戴林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以北京郊区琉璃渠村为例[J].中外建筑,2015(12):83-84.

[5]业祖润.现代城镇建设与古村文化保护:北京川底下古村价值与保护探析[J].小城镇建设,2000(9):64-68.

猜你喜欢

台地院落村落
八一作品
浅谈山丘区小型水库“台地型”渗漏的认识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蓝色的热带浅海
台地茶,沉默的大多数
台地茶新认识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