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化应用与传播
2018-02-08王晨
王 晨
(上海韬奋纪念馆,上海 200025)
1 博物馆的数字化浪潮势不可挡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博物馆》杂志就开辟了“博物馆与电脑”专辑,掀起了对该命题的初步讨论。1972年在英国剑桥的塞奇威克博物馆进行的试验表明,为计算机使用而编目,每件藏品花费65.5英镑,尽管代价如此昂贵,但专家们仍然坚信这是值得的。在我国,上海博物馆于1984年率先开始将电脑应用博物馆工作之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中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以“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数字故宫”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博信息化项目的开展,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得到很大发展。2001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为博物馆藏品信息化工作制定了框架和基本规范。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很多博物馆都已建设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并实际运用于日常藏品管理业务中,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1]。
目前博物馆的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一些振奋人心的项目,不断传来。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放资源获取”:让博物馆数字化运营得到了真正的实践。据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席数字官LoicTallon介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网站自从实施“开放资源获取”以来,图片下载量增长了64%,在线收藏量也增加了17%。现如今,下载图片的用户在网上的停留时间是之前的5倍。”
台湾 “故宫博物馆”紧跟纽约大都会步伐,目前已将其庞大的实体收藏电子化处理成为7万张相片入库,成为第一个在线上实施此项行动的、拥有此等规模的中国艺术品收藏机构[2]。
哈佛燕京图书馆正式宣布,馆藏的4 200部/53 000卷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并且,这一庞大珍贵的资源,全部可以免费在线浏览、下载。
上海博物馆网站设置了“每月一珍”栏目,对单件文物进行大容量、多角度和国际视野下的全景式展现,不仅涉及藏品的流传经历、时代背景、使用方式、制作技法,还交代文化背景、历史意义、美学特点等各方面知识。南京博物院“以人的情感为核心”为创意,建立了南京博物院数字馆[3]。
国内外的博物馆数字化进展表明,博物馆的数字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并已经是必然趋势。
2 博物馆数字化的重新分类与文献类藏品博物馆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国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博物馆已达4 873家,藏品数4 000余万件/套。
随着博物馆业日益繁荣发展,各种行业类、专业类博物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其中,有这样一批博物馆——其馆藏以文献类藏品居多,如古籍、近代书刊、文献档案、名人信札、历史照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文献藏品。他们多为新闻出版类博物馆、人文和历史事件类纪念馆等。笔者在本文中把这些博物馆归类为文献类藏品博物馆。从下面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数字化发展有着相当的共性。
2.1 文献类藏品分类和特点
文献类藏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和信息。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文景时期(公元前 179—公元前150)的汉墓中,出土了西汉初期的纸质地图残片,纸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上有用细黑线条绘制的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纸质文献。
文献藏品按载体不同可大致分为印刷类、手稿类、缩微类、声像类。印刷类文献藏品以纸质为载体,根据印刷工艺不同又可分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铅印、电脑激光照排等各类古籍、书刊、照片以及文献资料。手稿类文献有手工撰写或誊抄的文献档案资料、名人手稿、信札等。缩微类文献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声像类指记录在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数码介质上的具有历史价值的音频和视频信息。
文献资料是人类认识社会各种知识的积累和总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证,因此也是博物馆重要藏品之一。
2.2 文献类藏品数字化的必要性
文献类藏品以纸质为主。虽然承载了人类的重要知识和信息,但由于纸张本身的特性,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纸质类藏品不易保存。很多古籍都经历过霉变、虫蛀的侵害。尤其民国时期出版的书刊因纸张中加入了化学成分就更为脆弱,稍加翻动便落纸纷纷。其次,纸质文献检索不便。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翻阅。如要在短时间内靠人工对文献中某一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检索,基本无法实现。同时纸质文献还受制于篇幅的限制,所记录的信息量也有限。再次,纸质文献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与利用。一些珍贵文献往往被收藏在博物馆、图书馆中,而无法让更多的学者研究和利用。
很多珍贵文献资料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经了自然灾害、战乱和人为政治因素而幸存至今。作为收藏单位不仅要为其提供良好的保存环境,更应揭示它的内容,使之被更广泛地传播和利用。正所谓“学术乃天下公器”,博物馆不应将它们束之高阁,在履行保存文化的职责同时,普及文化和提升文化更是博物馆的工作要务。在新科技发展的时代下,利用数字化技术无疑是解决传统文献藏品传播和研究弊端的更好方式。因此,文献类藏品的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文献类资料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无疑与青铜器皿、古代建筑、珠宝古玩等古代遗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迥然不同,前者更多地偏重于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后者更多地偏重于材质、工艺、造型的研究。因此,其所用的数字技术和表达方式也会有相当的区别。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我们对数字化博物馆理解的深入,对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也开始进入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层面,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
3 从应用看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化特色
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化工作怎么做?在数字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答案,进行了不少成功的尝试,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除前面所述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馆”,“开放资源获取”的项目外,类似的项目极多。2016年,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提供展览图片的下载;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 Amsterdam)早已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提供高清图片。在中国国内,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APP上的全景展览,到百度百科与国博、云冈石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及其他数十家博物馆合作的数字博物馆计划,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已经到达可观的程度。这些博物馆选择了数字化方案,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供用户观赏馆藏图片和下载图片的要求。
至于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则有着不同的见解。据介绍,这一庞大珍贵的资源,统统可以免费在线浏览、下载。所有与中文相关的数字化文献类目已清晰地列出,点击可查看子类目下所有古籍善本书影,可以缩略图模式查看,也可采用双页模式、幻灯片模式。通过右下角的方向、缩放键盘,可以看到非常高清的局部细节,还可以多页面浏览,下载书影[4]。
统言之,满足了用户“看书”的功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可以在线下载和观看以前被予以保护的图书。然而,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还是不够的。相比较国内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电子出版物,如《四库全书》电子版,不仅可以提供《四库全书》的“书影”(页面图片),还能提供《四库全书》的全文检索。《汉语大词典》网络2.0版可以提供在线的字头字、词目检索,还可提供简繁体字、正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等8类字的关联检索,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应用。而从数字化的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特藏来看,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但一定要从用户的应用考虑,可以规划出更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方案。
那么,文献类博物馆藏品将如何数字化?答案也已经有了,即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从用户的实际应用出发。文献类藏品中大量的是文字,那么就应了解用户是如何用这些文献资料的,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便利的数字化应用。例如新闻出版类博物馆的文字资料的数字化,应从便利新闻出版的学习者、研究者的使用,或者资料的再生产考虑,更多地进行文字内容的分析和比对,以提供更多的“知识元”。并通过“知识元”的建立,串联更多的知识点,帮助用户的学习和研究。
上海韬奋纪念馆曾将重要馆藏《店务通讯》作为数字化项目进行尝试。《店务通讯》是生活书店的一个内部刊物,油印件16开。1938年在汉口由生活书店总店创刊,至1941年1月31日于重庆停刊,共出版108期。《店务通讯》主要内容为关于业务方面的报道,介绍分支店和出版界、文化界与本店同人的动态等。主要栏目有:每周谈话、出版消息、文化情报、总处动态、店务简讯、分店动态、分店一周、各店近讯、同人介绍、同人消息、同人行动、运输消息等。邹韬奋每期发表一篇《每周谈话》,就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与全店同人谈话,指导全店的工作,成为传达经营方针和重要决议事项,加强全店同人自我教育、交流工作经验和报道各地同人动态的重要工具。
当时对其数字化的初衷是保护藏品,便于对外查阅。但在需求调研时发现,刊物内容体例规范,各栏目的内容有所偏重。因此在数字化过程中不仅要对原稿进行扫描,并利用本馆之前出版的《店务通讯》影印本电子文件建立了内容关联数据库。《店务通讯》数字版可按时间顺序和期数浏览查阅,并能根据刊物中的文章篇名、作者进行检索查询;针对每个栏目进行专栏内容筛选和查阅。既满足了普通读者对生活书店史料的了解,也满足了专业学者的研究需求。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实体与内容的分离,是有效保护文物的手段,也为后期的多途径馆藏数字化应用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不考虑用户的应用,仅仅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馆”,“开放资源获取”的项目,如果能够从用户的应用层面考虑,则可以做得更加出色。一是图像的标注,标注得越专业,用户的查找就越方便,也越便利研究者的研究分析;二是图像知识的集聚,知识集聚做得越好,就越方便了用户的学习和研究,并能将博物馆从图像的提供者转变为知识的提供者,凝聚更多的用户。
当然,知识元的建立和知识点的标注,是一件极费时费力的事。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来完成,必将是劳命伤财、旷日持久。如能用数字技术+专家协同编审的方式,必将产生颠覆性的、多快好省的效果。
4 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传播特色
4.1 展馆的数字化利用
文献类藏品受固有形态所限,在实体展陈中不如艺术类展品具有高观赏性、受公众青睐。美国新闻博物馆在陈展中注重的是讲新闻背后的故事,让人看到内容,而不是仅仅看到藏品。巧妙地回避掉书、报、刊、影视藏品外观千篇一律的缺陷。利用数字化全方位的新闻素材展示,体现了美国新闻的发展史。通过数字化报纸、动画、声频视频等方式,介绍20世纪以来震撼世界的新闻,如主张黑人权利的学生运动、柏林墙倒塌、“9.11”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还有现代媒体带来的独一无二的互动体验,通过15个大小不同的影院和15个艺廊,以及众多媒介带来的大量资讯和美妙体验,让人流连忘返。使用实物与新闻对照的方式,会使展览更为立体。
4.2 从博物馆数字化到数字化博物馆的转变
博物馆的数字化工作始于藏品数字化。最初博物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工作流程,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博物馆的收藏、保管、陈列和研究业务中,最为典型的是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传统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藏品的征集信息、基本信息、保管信息、出入库信息等。文献类藏品因其品种繁多且体例独特,在设置指标项时,应更多考虑文献本身特点。在信息编目时,要尽量反映文献资料的标志性内容,以便后期的整理工作和资源整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藏品利用信息也不应被忽视。如果说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是博物馆内部的业务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博物馆工作人员,那么藏品利用信息则是藏品被公众共享利用以及基本信息的外延。所谓藏品利用信息是指藏品被展览、研究著作引用,媒体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显示了藏品被利用的频率,更反映了藏品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这些信息还能指导博物馆工作人员今后策划同类主题的展览、为研究人员提供相关课题素材。
近年来,数字信息化工作越来越多地被博物馆人员广泛运用到实际业务中,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博物馆信息化业务系统日益庞杂。馆内根据不同业务需要,建立了各类信息系统。对内有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藏品数字化采集系统、藏品保管信息系统、业务研究信息平台;对外有多媒体展示平台、智能导览系统、观众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为我们的管理业务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数据;为研究和宣教工作提供了多媒体的平台;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但也存在着各系统数据间互不相通,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博物馆数字资产管理尤为重要。其目的是整合各信息系统数据,使之相融相通,并在收藏保管、陈列教育、研究传播各业务层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博物馆数字化,实际上是数字化博物馆的基础工程。数字化博物馆又是博物馆数字化的体现和展示平台。博物馆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国内外很多博物馆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将馆藏数字化资源和实体馆数字虚拟场景搬上网络,并开设互动版块。打造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永不闭馆的数字博物馆。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观众的参观,提供了一些实体场馆无法满足的需求。但未来的数字化博物馆不再是简单实体馆的数字化复制,而是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充分展示馆藏及讲述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是实体馆的补充和衍生,并将以虚拟的形式与实体馆并重。
从“博物馆的数字化”到“数字化的博物馆”的发展,反映了博物馆界从对数字技术一无所知到自如驾驭、灵活运用的过程。
4.3 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微博因其移动终端普及、用户量庞大、使用方便、具有强大社交功能等优势,被广大观众所青睐。广东省博物馆在全国率先推行“微信导览”并又逐步开发了展览推送、相关阅读、展览整体宣传功能,收到了很好效果。
移动终端的阅读方式不同于传统纸媒,它的特点是碎片化阅读。在信息推送时应选择短小精悍、立意新颖的内容来吸引读者。上海韬奋纪念馆近期利用馆藏,深入挖掘馆藏背后的故事,制作拍摄了韬奋系列微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播出后收到观众的欢迎。例如其中的一集《唯一的签名本》(图1),来源是韬奋先生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这是生活书店在1933年出版的一本革命进步书籍。经编辑考证查找历史资料,运用微视频的拍摄手法,展现了鲁迅、邹韬奋、高尔基为出版此书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本书牵起了3位文坛名人的友情。此视频总长不到5分钟,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观众更深刻地了解韬奋及其创办的生活书店为进步文化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这样的教育效果和传播力度是实体馆展示难以做到的。
图1 韬奋纪念馆微信平台微视频栏目
4.4 众筹共享平台
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不仅面临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更是面临数字传播的困境。
文献类藏品博物馆,大多是专业类的博物馆。专业的博物馆既有参观人数少的窘境,有着用户固定的优势。因此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传播方式,应当以提高知识的含量和权威性、吸引专业用户、增强用户的黏度为主。而增强用户的黏度最好的办法是让用户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维基百科”的成功,也可以看到“互动百科”的踯躅,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探索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传播模式。
最近的《爱尔兰家书》项目,是一个比较好的案例。
首先,这是一个档案协作的工程,尝试让人们围绕“复活节起义”捐献文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1915年11月1日至1916年10月31日期间爱尔兰的时代精神。
对数字传播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由用户贡献内容的案例。数字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是将传播权由媒体转交给每一个人,即每一个人都有传播权。《爱尔兰家书》项目将在《维基百科》上获得极大成功的用户贡献的内容,成功地嫁接到了该项目的建设中。用户不仅主动贡献了内容,还成为了提高这个项目大众知晓度的传播者。
其次,在该项目进行到第三年时,已经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拥有1 300名抄录员的众包学术研究,这又是该项目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爱尔兰家书》是搜集1915年11月1日至1916年10月31日期间人们来往的书信,这些书信是记录在纸上的,需要解读,并输入电脑。而这1 300名抄录员,不仅承担了这部分的工作。而且在输入电脑的同时,还承担了分析和解读的工作。从中可以看到,该项目找到了1 300名志愿者,承担了抄录工作。在抄录的过程中,他们还破解了不少隐藏在内容中的“陷阱”,已进入了学术研究的阶段[5]。
这又是数字传播的一个特色,不仅有人贡献内容,还有人志愿帮助抄录,并在抄录中进行学术研究——多大的黏性!这些学术研究,可以吸引感兴趣的用户,也有助于项目的广泛传播。
第三,该项目对家书的内容作了标注,以方便用户的应用。从报道中可以知道,人们可以按日期、地点、作者或者主题进行收藏。也就是说,项目对家书的全文进行了标注。家书不仅有日期、作者的标注,还有着地点、主题的标注。这些标注可以供用户检索、下载、收藏。这些做法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该项目的使用,从而留住了更多的用户。
由此可见,《爱尔兰家书》项目通过用户贡献内容和用户帮助进行内容加工的方式,不仅在初期贡献内容的阶段就造势进行了广泛的传播,而且还在用户帮助进行内容的整理与加工、进行内容的学术研究的同时,增加了用户的黏度。而便利的用户应用方式,又为吸引更多的用户提供了条件。
《爱尔兰家书》项目的实践,对于揭示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传播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4.5 数字人文的展望
数字人文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历史、文学、人文、传播学科相融合,以多媒体、数字化全方位的方式,展示藏品内涵。这就要求博物馆人员不仅有深厚的人文知识积累,还要掌握信息化技术、数据库构建、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相信数字人文必将是未来文献类馆藏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5 结束语
只要尽可能地吸取同行的数字化经验,用数字化思维看待我国文献类藏品博物馆今后的发展,用数字化的方式与观念,指导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就一定能够走出文献类藏品博物馆的数字传播新路。
[1]陈红京.方兴未艾的中国数字博物馆建设[EB/OL].[2017-10-03].http://rfid-shepinshibie.blog.163.com/blog/static/93225346200881114533900.
[2]ARTNET.台北“故宫”紧跟纽约大都会步伐,博物馆虚拟化大潮势不可挡[EB/OL].[2017-10-03].http://mp.weixin.qq.com/s/nONiUpTHKaryslemzMZKfg.
[3]刘健.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几个常见说法的质疑和解惑[J].博物馆·新科技, 2016(4):2-13.
[4]展玩.十年,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终完成,5.3万卷全部无偿共享,一键直达[EB/OL].[2017-10-03].http://mp.weixin.qq.com/s/WwSKqlUNQleECgkwEcHQYA.
[5]博物馆与新科技.数字人文《爱尔兰家书》[EB/OL].[2017- 10- 03].http://mp.weixin.qq.com/s/Tzsg3P2Sj-JaPYi9c14T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