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不见面 服务看得见打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江苏品牌”
2018-02-07江苏省编办
●江苏省编办
2017年以来,江苏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不见面审批(服务)作为重要抓手,努力使“不见面审批(服务)”成为全省普遍的制度安排,做到“不见面”是原则,见面是例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一、紧扣问题导向,增强做好“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自觉性
一是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需要。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通过“大项目一律代办制、一般项目网上办理”、“不推一扇门、不找一个人、办成所有事”、“审批结果快递送达”等系列改革举措,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努力形成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合力。
二是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是提高审批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统一的审批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职能整合,通过联合审图、联合评估、区域评估等简化审批环节,通过信用承诺减少审批材料,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审批效率,给市场带来了“深刺激”、“强刺激”,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三是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是铲除设租寻租土壤的有效手段。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全程留痕、全程监督,有利于割除与审批发证关联的不当利益,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从源头上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有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让企业和群众省心、放心、舒心。
二、强化总体设计,扎实构建“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制度框架
一是注重框架设计。2017年6月,江苏省政府明确要求在全省推进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核心内容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和暂不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外,其余全部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方式开展审批,接受社会监督。明确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协调各地、各部门在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编办(省审改办)负责改革的日常工作,其他省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二是注重统筹推进。2017年6月,在南京市召开了全省“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现场推进会,要求各地要以工匠精神抓好“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组织实施,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同年9月,召开全省深入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各市、县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改革的主体责任,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三是注重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改革。到2017年6月15日,全省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不见面审批”改革方案和首批“不见面审批”清单全部出台。
四是注重督查考评。2017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的通知》,对全省50个省级部门、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同时,对照“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3550”改革目标,以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施工许可证等“三证照”办理的环节、时限、材料为评价对象,对全省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开展了市县简政放权创业创新评价。通过评价衡量各地改革的成效,促使各地对标找差、以评促改,确保改革各项举措落地生效。
三、寻求重点突破,努力形成“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集成效应
一是加快推进全程网上办理,变“面对面”为“键对键”。2016年底,江苏省完成了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标准化建设,实现“三级四同一分一压缩”,为推进权力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奠定了基础。为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认真抓好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将全省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和省直65个部门的政务网整合成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实现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2017年6月,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
二是积极推动集中高效审批,变“多枚章”为“一个章”。在首批南通、苏州工业园区、淮安盱眙县、盐城大丰区4个国家级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在苏州、无锡等4个设区市和南京江北新区,张家港、江阴等7个县(市、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共有5个设区市、17个县(市、区)、27个开发区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实现了13个设区市全覆盖。试点地区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复杂民生办事等领域的行政许可权划转至行政审批局行使,实现相关领域“一枚印章管审批”。
三是大力推行联合评审,变“接力跑”为“齐步走”。推广常州市“五联合一简化”、镇江“多评合一”、淮安“网上联合审图”、苏州工业园区电子踏勘等经验做法。盐城市大力推动可研报告、节能评估报告、稳评报告“三书合一”,报告编制时间压缩2/3,支出费用减少60%。淮安、泰州、南通等地积极推动“网上联合审图”,实现“多图”联审的材料网上递转、网上审图、网上反馈、网上查询,全面开启了“线上受理、联合审图、集成服务、综合监管”的不见面审图新模式。2017年以来,全省建设项目开展多图联审项目9106件,多评合一项目1245件。
四是积极探索区域评估试点,变“独立评”为“集中评”。出台了《以“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取代能评环评工作机制试点工作的方案》,在环评、能评、安评等方面探索开展区域评估,取代区域内每个独立项目的重复评价。
五是全面推行企业投资“代办制”,变“企业办”为“政府办”。省审改办转发《南京市投资建设服务工作暂行办法》、《高港区推进“店小二”式专业化服务、提高项目建设审批效率的意见》。在全省开发区、高新区、乡镇(街道)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制度,由各地公布代办事项目录,组建专业化代办队伍,为企业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南京市形成“二级机构、三级功能”的代办服务体系,50余名专职代办员已累计代办投资建设项目283项。
六是加快推行审批结果“不见面”送达,变“少跑腿”为“不跑腿”。积极推行审批结果“两微一端”推送、快递送达、代办送达等服务模式。江苏邮政EMS快递服务已进驻全省121个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寄递审批185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