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实践
2018-02-07李大伟
● 李大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内容的表述思想深刻、逻辑严密、承上启下、观点鲜明、内蕴丰富,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国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深刻内涵,在改革过程中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一、统筹机构设置,科学配置权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特别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十八大以来对行政体制改革战略部署的进一步深化,反映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机构设置与调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机构设置的要素关系,要把机构设置与改革过程作为一个精密的运作系统过程,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整体、要素组成、权力配置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第一,在宏观层面,抓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中国特色和基本特点,以经济建设向纵深科学发展作为深化改革动力源泉,同时,使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充分互动,统筹解决“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问题。第二,在微观层面,优化政府机构内部权力结构,构建高效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活力。行政权力配置的结构要突出体现合理、稳定、高效、廉洁特点,打破单一部门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联系,合理界定基层和上级的权力关系。政府各部门要对自身边界和职能作出清晰与合理的定位。优化组织结构,使部门的结构、设置和运转符合最新治理发展实际。第三,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编制统筹使用的内容,为编制管理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思路,进一步阐明了关于人员精简和人岗匹配的思想,使政府机构通过资源整合、潜力挖掘、机制创新逐步使编制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化。同时,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要强化国家机构组织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最大程度处理好机构改革“变”与国家机构组织法“定”之间的关系,要随着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修改国家机构组织法。
二、深化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曾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这些重要论述都明确了当前政府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问题的核心。在新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一方面,对于人员精简和职能转换要在市场资源配置“有形之手”的干预上做“减法”。大力向社会、市场、地方、企业放权,加强经济社会宏观事务治理,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秉承问题意识与导向,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繁琐管理“松绑”、把含金量高、社会影响面广、突破价值大的权力取消和释放出去。另一方面,创新监管方式,处理好“管”和“放”之间的关系,在“管”与“放”有机结合、实行“放”“管”并举的基础上,提升政府部门监管意识,创新完善监管机制,采取更加科学、简便、有效的监管方式方法。力求监管过程全面化、监管内容预防化、监管载体网络化,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政府要更加强化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监管。第三,注重在精准治理视域下加快政府治理改革。在简政放权、加快职能转变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的诚信度、服务的质量、行政的法治化水平、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实现从发展型政府管理到发展服务型政府管理的转变。
三、探索机关合并,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这对当前的改革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性与针对性。当前,解决政府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机构重叠问题迫在眉睫。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一方面要考虑其政治生态背景与实际状况,注重中国的机构和行政体制具有的比较独特的“发展态”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条件下,处理好改革的政治性与行政性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另一方面,冲破行政体制机制的惯性、原有上下结构的粘性以及机构调整过程中相互利益的冲突性,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度体系,强力推进部门内大机构制,强化推进合并后的机构整合和职能融合,通过内设机构的合理合并设立产生管理功能加成效应,通过上下联动的机构改革产生工作效率倍增效应。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体性创新治理打破政府部门的条块式划分模式、地域、层级和部门限制,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对机构的功能进行“网上合并”,为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提供支撑。
四、推进政事分开,推动管办分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这清晰地指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路线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作为中国公益机构的主体,是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进入新时代,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将成为今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更加突出的核心理念。要把握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区分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改革,加快构建事业单位覆盖面全、层次性广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对事业单位从原有行政体制中剥离后进行体制机制进行重塑与再构,使在质量与数量上“一切服从于人民群众对于公益服务的需要”明确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管政策、管规则、管监督,使事业单位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责任。以事业单位名义进行竞争性、营利性的服务,应彻底走向市场。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织支撑,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