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分析
2018-02-06朱滨
朱滨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參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特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76.2%,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多巴胺;慢性心力衰竭;低血压;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2
心力衰竭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各类因素的初始心肌损伤,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心室泵血功能。依据实际的病情进展快慢程度能够细分为两类,即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本研究特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接收治疗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糖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2例,实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1.2±2.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1.2)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1±2.2)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1±1.3)年。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诱因控制、钠摄入限量、利尿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及多巴胺泵入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将30~60 mL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920)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1次/d,7~14 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患者的疾病症状未变化、体征严重、心功能未改变甚至发生衰弱;好转:患者的疾病症状大幅度的优化、体征和正常人基本无异、心功能优化1级;显效: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体征和正常人无异、心功能I级或者心功能优化超过2级。其中总有效为显效、好转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的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力衰竭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各类因素的初始心肌损伤,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心室泵血功能。依据实际的病情进展快慢程度能够细分为两类,即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其中慢性心力衰竭作为极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一般被作为是不同病因器质性心脏病的关键并发症。参附注射液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肌耐缺氧力的作用,可抗心率失常、扩张冠状动脉,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休克等疾病。作为一种儿茶酚类药物,多巴胺具有刺激心脏β受体的作用,能够有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脏器血流量,避免因缺氧而对患者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患者血压状况,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学功.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1):63-64.
[2] 邓超蓝.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139-141.
[3] 李 欣,韩荣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多巴胺合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5):25.
[4] 邹云丞,吕 云,高 彦,白 洁,李 易.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7):684-687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