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8-01-30崔红霞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

摘要:兴趣是打开学生学习空间的一把金钥匙,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维力和坚韧的意志力。也是有效化解学生怕学、厌学情绪的灵丹妙药,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加强,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勤能补拙,兴趣能吸引学生始终保持对新生事物一颗敏感的好奇心,从而加速对新事物的认知。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捷径。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自己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十几年,感到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一、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导入的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的开端往往能为一堂课打下成功的基础,一堂课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最容易被其他事物给分散的,所以上小学语文课,最好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无形中形成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为教师确定新课教学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导入新颖而不呆板呢?这就要求老师精心设计开场语言,如以一个短小的故事,一则寓言,一个互动的游戏开场,提升了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在教学过程中,再进行讲课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现实中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同时努力创设更符合课堂教学的情境,有效地把所要教授的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也让学生参与到轻松、愉悦、活泼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智力不同程度,分类施教,设计一些难易,详略要求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二、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每学期开学前制定一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计划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每天出一个小节目,节目以诗歌朗诵、寓言故事分享、成语接龙、作文演讲等为主,老师总结点评,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组织开展各类学习竞赛,从网络、书籍、报刊上搜集整理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资料,图文并茂,印发一些图片,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快乐成长

(一)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始终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拉近和学生的关系,真诚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认真践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原则,不因为学习成绩原因,抛弃、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充满关爱与赏识,要多鼓励、多赞扬,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并将这种真挚的情感融入师生关系中。这种“认真负责”的对象包括在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考试、朗诵、作文等各个方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批阅学生作业、交谈中,对他们表现出一种信任和赏识,突出优秀的一面,挖掘出学生的自信和潜力。

(二)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学生

要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兴趣,循循善诱,逐渐矫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行为和需求,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当以消除学生心中对学习语文的恐惧为突破点,以树立学习语文兴趣为落脚点,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要注意教学方法,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严禁体罚惩罚学生,通过教师的爱意和诚心打动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为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搭好桥,引好路。

四、 培养小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习惯,激发学习语文原动力

(一) 注重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建立“课堂上认真教、课间认真沟通交流、课外认真辅导”新型模式,通过借助广播、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要同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在课堂上多提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从阅读切入到思考中,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 注重培养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生字生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关键点和难点,是学习好语文的基础。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勤学善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良好习惯,遇见问题第一时间要翻字典、查词典,解决好对生字生词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联想发挥能力,从相近字、相近词出发,通过掌握部首的变化,多音字的不同发音,增加学生词汇量。另外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使用工具书将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的音、形、意基本搞清楚,上课时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将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注重培养日常积累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加强让学生做课堂笔记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随手做笔记的习惯。好词好句、名人名句、中外格言、经典范文中精彩的片段都可以摘录下来,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例如开展“经典诵读”专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更换一次专栏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多接触多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更进一步衡量素质教育是否能够成功实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各种教学方法,勇于做新课改的带头人,积极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点问题,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让小学生能够在快乐、轻松、愉悦中学习。

作者简介:

崔红霞,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三滩教管中心联合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