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18-01-30姚海萍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中职

摘要:目前学校教学模式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不仅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学习共同体”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就中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说,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发展,增强其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电子学生;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

近年来,对于中职的电子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上也不断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其需求。因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对“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 “学习共同体”的提出

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现今一些教育实践者根据更新的教与学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些理论包括情境化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分散认知法以及建构主义等。所有这些理论都强调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增强参与意识与互动意识。而认知灵活的理论、问题解决法以及情境化学习法都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一些研究显示出,当学习者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下进行学习过程时,学习的效果大大提升。因此,如果把“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与现存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结合的话,对于学习者学习成效的提升效果必定十分明显。

二、 中职校电子专业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的电子专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电工基础》所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项:

1.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大

经过对电子专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于学习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部分学生在有关电工知识方面的基础较好,而还有一些学生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电工类知识的。在对于电工知识的了解度上差异比较明显。

2. 教学方法比较滞后

现在对于《电工基础》的教学与学习,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来确定课题,并且针对课题来布置相应的任务,而学生则是相对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来说,忽略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的需要,不利于学生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教学显得呆板而沉闷,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对课堂的厌倦情绪。

3. 在学生的管理上压力比较大

一个班级的容量大都在几十人左右,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从各个方面来看,无法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三、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 设定共同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实现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最终目标。而对于电子专业学生来说,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的学习目标上,学生需要了解有关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对于电工有一个基础的认知,让其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更浓厚的兴趣,为之后在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上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准备学习资源

所有进行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的学生,可以从各方面来找有关这门课专业知识的素材,并进行整合,为课堂做准备。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所有学习者的兴趣,同时,更加扩宽了电子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3. 对“学习共同体”开展相应的活动

根据《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来开展一系列有关学习内容的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所有“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都可以提供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最后,选择最佳的活动形式来进行实践,而在活动内容上,尽量选择跟课程相关的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充,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四、 “学习共同体”的实践

1. 在《电工基础》这门课前,组建学习共同体,并分配学习的任务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个体差异大的情况,在组建共同体前进行相应的摸底测试,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然后从学生的专业基础、个性、能力侧重点上来进行相应的归类,然后分组。在小组内,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来进行分工,让每位成员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同时,对于小组内组长的选定,可由小组内成员进行投票选取。小组内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在課堂中,尽量保证人人参与

根据在上一堂课中遗留的问题和这堂课内容的需要,每个学习共同体小组相应地进行材料的准备,为这堂课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并且,在课堂中,每个小组可以针对自己小组的成果来进行展示,然后比较与反思自己小组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相应的反思与讨论,小组间也可以就课堂中的问题来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每位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能够加深其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

3.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习效果

制定一个小组间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主要包括:课堂表现的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学习成绩的评价等。对于课堂表现的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共同体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另一个则是任课老师对于每个学习共同体小组的评价,把这两个综合起来评判。整个考核的记录时间都是在每个月的月末进行,根据考核结果来选定优秀学习共同体小组,并给予这些小组相应的奖励。

五、 “学习共同体”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发现采用“学习共同体”的班级相较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各个方面发现,两个班级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专业知识掌握度以及各种能力方面,采用“学习共同体”班级学生的情况普遍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班级的情况要好。这个结果也验证了“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较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其他学习者的关系是比较对等的,这样的话,学习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既互相学习又互相竞争的关系,也使得整个学习氛围更加积极活泼。

参考文献:

[1]吴小兵.网络环境下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21-22.

[2]程郁,程扶一.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实践研究——基于存在主义哲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83-84.

[3]李少芬.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共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共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少男少女,2017,1(3).

作者简介:

姚海萍,讲师,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中职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