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鸮现身阿勒泰
2018-01-30刘玉萍
刘玉萍
(一)
白氅点墨铁爪利,慧眼雪中鼠能觅。
瑶池西后私心重,独遣神鸟驻边地。
(二)
曾经销匿近十载,一朝现身惊鸟海。
天涯鸟客犯疑猜,急欲空降阿勒泰。
乙未羊年的最后一天,我們一家老小坐在一大桌美味佳肴前,举杯停箸庆贺丙申猴年的到来。疆内疆外亲朋好友的祝福微信就像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里的音符,叮叮咚咚地奏响。
我的爱人李世忠和大家吃着,聊着,看着微信,兴致很高。这时,刘是何老师打来电话,说他看到并拍到雪鸮了。李世忠半信半疑,以为刘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因为雪鸮的名字最近一直就像神话一样在阿勒泰鸟友间传颂着。
近十年来,有人目睹过雪鸮一闪而过的身影,却从没人有机会用镜头记录下它孤傲的身姿。直到刘老师的爱人小崔在电话里也确认,李世忠才真正相信,在乙未羊年的最后一天,刘老师见到并拍到了雪鸮,打破了这近十年来,在阿勒泰地区没人拍到关于雪鸮影像资料的记录!
这个消息让李世忠为之振奋。挂断电话以后,他就收到了刘老师传过来用手机翻拍的相机上雪鸮的图片。李世忠又回到饭桌前陪一家老小继续吃年夜饭,但他明显已经心不在焉了。
整个下午,李世忠被雪鸮的消息折磨得魂不守舍,可即便此刻驾车前去,到了地方,也是太阳下山雪鸮回家的时候了。最终,他和回哈巴河陪母亲过春节的陈军德约好,大年初一,也就是丙申猴年的第一天,一起去找刘老师拍摄雪鸮,三兄弟一起迎接猴年鸟运的开门红!
猴年第一天,阳光真好。李世忠与陈军德如约去找刘老师、找雪鸮。他们三人一道驾车向南前行。路上车辆很少,霰雪纷纷。快到目的地时,他们的眼睛急切地搜索着路边电线杆,充满着期待。
一个个电线杆闪过,空空荡荡的顶端几乎让他们绝望。从无害鸟意,缘何觅无期?东风烈,霰雪飞,寒意不觉起。赤心只为远观,岂敢暗藏亵玩心。
汽车缓慢行驶在马路上,就在他们已经不抱希望时,一只雪鸮神话般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李世忠与陈军德。
与雪鸮初次见面,李世忠竟激动到有些不知所措。这只雪鸮就像专门在等候他们前来赴约似的,不急不躁,仪态万方地站在路边电线杆顶端,像一个尊贵的女王,俯视着白雪皑皑的荒原。它蓝灰色的斑点缀饰在洁白的羽衣上,是那么的典雅、庄重。
李世忠小心翼翼地把车停稳,在车里架起了相机,按捺住狂喜的心情,虔诚地按下快门,雪鸮的多种动态就这样被定格在了相机里。刘老师驱车到来以后,他们又拍了一会,方才离去,一起聚餐。
聚餐结束之后,李世忠和陈军德辞别了热情的主人,打道回府。回家路上,他们俩又与另外一只雪鸮不期而遇。
这只雪鸮身上的羽毛比前一只更多些白色,它看到有车过来,从电线杆上一跃而起,滑翔降落在一丛红柳边的雪地上,纯白色的脑袋上,两只乌溜溜的眼睛和黑漆漆的嘴巴格外醒目。它尽量全方位地旋转脑袋,观察身边是否有恶意、危险存在。李世忠与陈军德拿着相机从车里下来,轻手轻脚地在雪地上寻找最佳机位,专心致志地拍摄着雪地红柳下的雪鸮。这只雪鸮的过度警觉,让他们放弃更近距离拍摄的念头,拍完以后,他们依旧轻手轻脚地地回到车里,整个过程没有给雪鸮造成不安和恐慌。他们驾车离开了,雪鸮依旧伫立在红柳丛下,任由寒风吹起它整齐的羽毛。
我听过一句俗语:“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这“夜猫子”指的就是鸮类。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鸮是不吉利的鸟种。胆小的见了,冲它吐几口唾沫辟邪;胆大的见着了,就会有一种想打死它的欲望和冲动。可不管鸮出不出现,该发生的坏事一件都没少。人们只因无力控制事态的发展,为了发泄心中不满、遗憾与愤懑,在自然界中找一个“替罪羊”来宣泄令自己抓狂的情绪而已。在雪鸮隐匿的这些年,所有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并未因此而改变,所以,鸮与“凶兆”是不能划等号的。当然,多亏它也不是“美味”——从前困难时曾有人吃过各种野味的肉,据说那猫头鹰的肉极酸。
人类的祖先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已经为后世子孙选择并驯化好了动物蛋白的供给者,在丰衣足食的当下,没有必要再去瞄准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没有私欲,便不会有无度的杀戮,只要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不断裂,生物的多样性不被打破,我们就会与各种美好的生命共同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相互陪伴,相互欣赏。
时隔十年,雪鸮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阿勒泰地区广袤的原野上,稀有、珍贵,更令发现它、珍爱它的人有了失而复得后的加倍小心与谨慎。我私底下认为,这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自然保护措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猴年的新春,雪鸮为鸟友送来了春天的希望。或许,它已经感觉到人类的诚意、善意,愿意再一次接受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共同生活在同一维度空间里。祈愿它的到来只是一个引子,今后还有更多隐匿了很久的野生鸟类、兽类逐渐重新回归到阿勒泰地区乃至更多地区的热土之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