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基地:从单学科到跨学科
——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高峰建设的校本化探索

2018-01-30

江苏教育 2018年75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研学基地

江苏省自2011年起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开始探索高中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新形态。截至2017年,全省已建成324个“高中课程基地”、13个“课程基地联盟”。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有效推进了高中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形成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新课标、新高考模式下,如何把课程基地建设与新的高中课程方案有机结合并创造性实施,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转变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学业评价以及创新教学管理形式上形成典型范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品质高中,江苏省适时提出了“高中课程基地高峰建设”项目。

一、“大课程基地”的目标愿景

我校依托省“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和“高中数学课程基地”的创建,对生物与数学学科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进行了系统重构。在借鉴已有课程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思索如何从“学科课程基地”走向跨学科的“大课程基地”,以期重塑学校的整体形态。

1.创建目标。我们预期的新课标背景下的“大课程基地”,是以跨学科的课程融合为显著特征,以“一室三中心”为基本框架,以“大课程、大基地、大学习、高科技”为标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个性化学习、选择性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学习为形态,以育人性、选择性、融合性、未来性为构建原则,旨在达成学校课程、教学、评价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大变革,实现学校办学形态的质变。

2.发展愿景。“大课程基地”项目的创建,旨在聚焦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培养在未来社会中具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主动发展的杰出公民,把我校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品质高中。

二、“大课程基地”的内涵特质

我校“大课程基地”建设以跨学科的课程融合为显著特征,以主题项目为抓手,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支撑,打破学科壁垒,突破行政班、年级段的时空局限,统整课程、基地、技术、环境、教学、评价等资源,让学习与生活联结,聚焦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跨界交流合作等素养的培养,让课程在“项目”中生长。其内涵特质可概括为:融合、项目和技术。

1.融合。这是指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基于学科融合和跨学科融合,促发各学科知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透过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不同学科间的各种限制。同时,“大课程基地”建设又与学校的育人理念融合、与育人目标融合、与育人措施融合、与技术手段融合、与校内外资源融合等。

2.项目。这是指课程形态的变革。我们力图从程序性课程向项目型课程发展,以主题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学科的互动与知识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层次的、立体多元的课程选择,给“研修课程”搭建起支架。同时,主题项目学习可以是跨科、跨班、跨年级的,可以是多主体参与的(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社区、企业等),突破了原有的学习时空,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正式与非正式的泛在学习,唤醒学习者的兴趣,助力学习者个性特长的发展。目前,我校已先后立项了15个“校级重点创新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实现了研究型学习。

3.技术。这是指让数字技术与学习直接连接,让数字技术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基础性支撑,让技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实现学校教育全过程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智慧云校园”“数字化教室”“数字化交互系统”、云课堂、云直播,以及运用人工智能的VR/AR技术等手段,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和情境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搭建学生深度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信息化平台。

三、“大课程基地”的基本框架

我校“大课程基地”的基本架构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室三中心”组成的。

1.“一室”。即由原有“行政班教室”升级改造而成的“学习室”。为了让资源更贴近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我校将把传统的教室建设成集上课、阅览、活动、讨论、教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学习室。与原来的教室相比,“学习室”的功能更全、资源更丰富、科技感更强、适用性更广、开放度更高,这样学生每天可以在不同学习室和研学中心功能室之间流动。

2.“三中心”。即“人文研学中心”“科技研学中心”和“体艺研学中心”。各中心内建成各种功能室,如国学馆、小剧场、演讲室、思维教学实验室、模拟会场、博览馆、体验室、创客工坊、实验室、3D打印室、天文馆、国乐坊等,并成立三个“研学中心教师合作体”,全面负责各研学中心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估及资源环境建设。

3.“智慧云校园”。智慧云校园系统为“一室三中心”提供底层的数字技术支撑,包括:智慧云办公、智慧云教学、智慧云课堂、智慧云文化、智慧云评价、智慧云德育、智慧云管理等。

四、“大课程基地”的创建标准

我校“大课程基地”的建设以“三大一高”为标准,具体如下。

1.大课程。依托“三大研学中心”,以“课程融合”的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大课程”系统,即“必修课程”和“研修课程”两大类。其中“研修课程”主要包括以学科为基点的学科内融合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旨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大基地。指走出了原有的“学科课程基地”及相关项目设施资源开发利用各自为政、相对封闭的状况。“大基地”建设通过整合“智慧云校园”平台与“一室三中心”的课程资源、人力资源、数字技术、环境设施等软硬件资源,以学科联动为特征,实现跨学科的互动与资源融合。学校原有的年级组、教研组、行政班的管理教研教学功能都将在“研学中心”交汇,打破管理壁垒和学科壁垒,形成“大基地”的规模效应、系统效应,使其成为学校“课程开发中心、教育科研中心、资源技术中心、实验活动中心、学习成长中心”。

3.大学习。指在“大课程基地”环境下,教师团队合作、资源设施整合、教学行为的发生都围绕“学生为中心”来建构,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支持,使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即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适切的地方,学习适切的内容,从而突破传统意义上学习时空的限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选择性学习、深度学习和创新学习。

4.高科技。指“大课程基地”的底层信息技术建设,其技术目标是构建一个智能、灵活、运转高效的云校园系统,改变校园信息化应用的交互方式,将人、设备、自然和社会等因素之间互通、互联、互动的方式更智能化;通过应用服务的集成与融合实现校园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务。

五、“大课程基地”的评价策略

我校“大课程基地”的创建,旨在实现数字技术背景下“学习流程再造”,用“课程超越课堂”的视角,打破课程、教师、班级、时空等边界,将学习者置于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全人发展。

1.学分制管理。我校学生高中毕业学分必须达到“必修课程”学分130(必修学分88+选择性必修学分42),“研修课程”学分14,共144学分。并增设特长类学生研修学分。

2.项目制量化。我校每一名学生3年高中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完成“8个100%”的项目量化研修任务:100%的学生做100小时义工服务,100%的学生精读100本中外名著,100%的学生完成100个自主实验,100%的学生完成1项科创类作品,100%的学生参与1次才艺类表演,100%的学生参与1项小课题研究,100%的学生参与1个项目或社团,100%的学生学会游泳。

基地即学校,课程即生活,学习即创造。“大课程基地”的创建过程,既是对当下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回应,又是对传统学校形态的一次变革,更是对未来学校样态的一种探索。我们愿景中的常州高级中学校园,必将是个性发展的舞台、创新教育的平台、通向未来的桥梁。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研学基地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我的基地我的连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