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树菇栽培中螨害的防治

2018-01-29方旭陈克华陈木兰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6期
关键词:茶树菇南平市菌袋

方旭 陈克华 陈木兰

南平市建阳区茶树菇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茶树菇已成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支柱品种,年生产量大约6000万袋,年产茶树菇干品3075吨,产值达到1.85亿元。在茶树菇生产中,危害较大的虫害主要有菇蚊和螨虫。本文就南平市建阳区茶树菇螨虫的防治进行总结,并分析茶树菇螨虫的发生规律及原因,综合螨虫的危害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1发生规律

1.1发生品种

目前南平市建阳区栽培的茶树菇品种主要是茶树菇5号和茶树菇3号,这两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出菇阶段:茶树菇5号对CO2较为敏感,出菇只能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场所进行;茶树菇3号子实体发生阶段较耐CO2,为提前和延后出菇,常在具有保温功能的室内进行出菇管理。因此,在菌丝培养阶段,两个品种发生螨类危害的可能性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在出菇阶段,茶树菇3号,特别是在室内出菇的,发生的概率比较大。茶树菇5号目前则较少发现。

1.2发生原因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茶树菇螨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菌种带螨,带螨的菌种接入栽培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螨虫逐渐增多,危害逐渐显现;二是环境带螨,栽培环境的衛生条件比较差,周边长期贮存、堆放米糠、麸皮等材料,或长期循环使用的培养室、出菇室,比较容易滋生、藏匿螨虫,一旦条件适宜,便会暴发螨害。

2危害情况

2.1菌丝培养阶段

当菌丝萌发、吃料后,发生螨害菌袋的菌丝被逐渐啃食,菌丝不但停止生长,还会出现“退菌”现象。严重的菌种块的菌丝一萌发就被破坏,菌丝基本不吃料。被螨虫危害的菌袋,除了上述表现,通常还伴生杂菌大量繁殖,常见的现象有绿霉、链孢霉等。

2.2子实体生长阶段

开袋进行出菇管理时,前期表面菌丝恢复正常,随后会出现无菌丝的斑块,出菇极少。严重的现象是表面菌丝被食尽,表面不发生子实体,只有少量子实体从菌袋边缘的较深处长出。有时候螨虫还会啃咬、吞噬原基或幼小的菇蕾,这样会造成茶树菇严重减产,甚至会产生绝收的现象。

3防治措施

3.1严防菌种带螨

带螨菌种会通过接种环节,将螨虫传播至栽培菌袋,这是食用菌栽培中引发螨害的重要原因,对菌种的严格检查是防止螨害发生的重要措施。菌种带螨—般不易识别,但仔细观察菌种瓶壁或菌种袋壁的菌丝,可以发现菌丝被取食的痕迹。如果有此迹象,又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可以取若干的菌种放在阳光下直晒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使菌种瓶或菌种袋内温度上升,如果菌种带螨,螨虫会从培养料内爬至菌种瓶壁或菌种袋壁,可准确判定菌种带螨。如若确定菌种带螨,则整批菌种不宜使用。

3.2清除环境螨源

一是培养室或出菇室要远离禽畜圈舍及米糠、麸皮等物质的仓库,周边也不能堆放易滋生螨虫的杂物。二是培养室、出菇室每次使用结束后不能将培养料、废菌袋遗留在室内。要将所有杂物认真清理干净后,对培养架、出菇架及室内各处用杀螨剂喷洒,而后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对循环使用的培养室、出菇室,如果曾经有螨害发生,应该在使用之前,密闭门、窗,向室内通入足量的高温蒸汽,使室内温度达到60℃后并维持5~6h,这样可杀灭室内的螨虫。

3.3药物控制蔓延

在菌袋培养或出菇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螨害,可将培养室或出菇室门、窗密闭,每立方米空间用10g的磷化铝进行熏蒸,具体做法是:按每10m23个点的量,将瓦片或瓷碗均匀分布在室内各个部位,打开市售磷化铝片的包装,将药片分放容器内,然后迅速离开菇房,并将菇房密闭。温度在21~25℃时要熏蒸24h,温度如果低于20℃应该延长至48h。这种方法杀灭螨虫的效果接近100%。但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磷化铝属于剧毒农药,一旦吸入会导致中毒,中毒后轻者会出现头晕、呕吐、四肢无力、腹部疼痛、喉部刺痒、嗜睡、口渴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致人死亡。因此,首先要有防范意识,投放药片的动作必须迅速,投完药片后立即撤离室内,药物处理的房间要上锁,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处理完毕后需要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人值守,禁止人员在门、窗周围逗留。待药物完全散发后,方可进入室内;二是出菇过程中使用此方法时,需要等到一潮菇全部采收结束后进行,否则会导致幼蕾死亡或子实体畸形。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树菇南平市菌袋
南平市4个脆李品种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茶树菇菜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
固定菌袋插杆
南平市妇女儿童有了自己的心灵港湾
什么水煮什么花
白灵菇14种出菇方式的操作方法与优劣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