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要“读”占鳌头

2018-01-29张艳红

新一代 2017年13期
关键词:精读诵读阅读

张艳红

摘 要:阅读文章一般有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层面。自读感知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读领悟则要求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下,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方法;诵读表达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关键词:阅读;自读;精读;诵读

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以下是我的经验之谈,请大家一起品评。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读、自悟。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多读”这种读书方法,我从课外选了一篇介绍读书方法的文章让其先读后讨论。下面就是这次课堂讨论的内容:

老师:《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是谈论读书方法的。同学们都说说,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学生一: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一种看起来很笨的读书方法,那就是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

老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一:作者说“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老师:说得好,谁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二:我觉得这种读书方法虽然看起来很笨,却很有成效。我有时候对书中不大明白的地方,就是反复地多读两遍,读着读着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了。

学生三:作者告诉我们:反复读一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我看书时,也有这样的感受,每读一遍,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新的体会。

老师:说得都很不错,那么作者告诉我们他具体怎么读一本书了吗?

学生四:告诉了,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方法:“首先……然后……再读……做完这些……最后……”,这段文字揭示了他读书的具体过程。

是啊,对于那些人們公认的名著佳作,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书读百遍”的方法来阅读,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读出滋味,收获教益。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做过精辟的阐述:“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引导他们细细品味绝妙的好词佳句,分析作者写作的独到之处,深入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此列举一个课堂教学案例。

《琥珀》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块奇异的琥珀,作者是如何抓住要点,展开合理想象的呢?在我的点拨下,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

学生一:要点一是特定的地点。故事发生在松树林。因为在松树林,才会有大量的松脂。

学生二:要点二是特定的时间。在一个夏天的晌午。你看,“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如果在其它季节,准没这么多的松脂。

学生三:要点三是特定的情形。在上万年前人类还没有出现,所以琥珀里有苍蝇和蜘蛛,不可能是人为加工的,只会是自然形成的。那时的树林里,苍蝇到处飞,蜘蛛满地爬。苍蝇是蜘蛛的美味,蜘蛛当然不会放过捉住它的机会,当蜘蛛扑过去捕食它的一刹那,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好把它们一齐包在里头。这完全是一个巧合啊。

学生四:要点四是特定的环境。松脂把苍蝇和蜘蛛重重包裹在里面,形成了松脂球。但此时还没有形成琥珀,松脂球还必须形成化石。课文前面写,大海在离树林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这里点出大海非常必要,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后来陆地下沉,海水上升了呀。地壳的变化,使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中,从而在几千年后变成了化石,形成了这块难得一见的琥珀。

老师:抓住要点,展开想象。课文作者想象琥珀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啊。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也就是说,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最终实现有效精读。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要想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体验,读者须带着感情反复地诵读。为了检验学生的“诵读”能力,我在课外选了一篇文章,让其讨论该如何进行“诵读”,以达到“移情”的目的。

老师:读了《杜心武扬技扶困》这篇文章,请把你的朗读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要想朗读时富有感染力,那就要做到“听到、看到”,如身临其境,重现画面,这样才能感染别人。读这篇文章时要再现杜心武的侠肝义胆,感受他的热心助人、光明磊落的英雄气概。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杜心武的两件事。在第一件事中,他初显武功,看到日本船员欺负一位同胞时,义愤填膺,而后他又急人所急,飞身下轮船帮商人拿包。在读这件事情时要读出日本人的蛮横无理,和杜心武对日本人的轻蔑以及他沉着镇定的应对“不要碰他!船票,由我补足就是”。第二件事着重写了杜心武在日本展示神功,帮助穷苦人。这部分更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想象他当时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杜心武虽然从心里痛恨日本人,但看到那位可怜的日本妇女,他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同情。所以在读时要缓慢、轻柔。当读到杜心武展示武功,如“那几个日本人像拔萝卜那样一个连一个……也未能取下那个碗。”“一指禅”“表演轻功”时,我们朗读的语气要轻快、高亢,突出自豪之感。想象可以帮助我们体会文章的情感,准确地把握朗读的节奏,让我们的朗读更加富有感染力。

实践证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更容易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读”占鳌头,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喜平《小学语文更要注重“读”》;《吉林教育》,2012-03-01

[2]仇建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见》;《好家长》,2017-07-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读诵读阅读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