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育应从学科知识传授向职业能力培养转变
2018-01-29苟鸿娅易志清
苟鸿娅+易志清
摘 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发展阶段,经历了从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向重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转变阶段,从重视毕业证书开始向重视职业资格证书转变阶段。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社会对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呼声更加强烈,呼唤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培养的人才具备优秀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价值观,但从现有情况看此目标还远远未实现,特别是在部分职业院校教育中表现还相当明显,为此本文为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知识;职业能力;转变
我国职业院校建国初期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有限,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后,直至2016年止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达748.61万人(不含中职教育及其它成人教育,下同),在校生规模达2695.84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但还谈不上教育强国,我国职业院校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无论从如学生就业能力、社会认可度、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度、职业能力、国际间互认度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转变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我国从基础教育开始,由于受千百年来传统教育方式和影响,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以知识记忆、背诵、理解为主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千千万万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或多或少继承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非常明显,由于当时人们知识严重缺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较少,学生主要通过教学课堂讲授及图书阅览获取知识,教师以知识的讲授为主,重点讲授对知识的理解和系统学习,兼顾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常常以案例去求证知识的正确性,学生普遍是以死记硬背去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对学习文化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职业能力不够强,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不高甚至阻碍了学生就业,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受传统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与受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影响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深度参与国际竞争,越发觉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社會对职业院校教育是有意见的,家长对职业院校教育是有意见的,学生对职业院校教育是有意见的,至今仍然有大量职业院校教育沿用此法来培养学生,部分学校、部分教师、部分专业、部分学科特别明显。
二、借鉴发达的国家经验,加强对职业能力的分析
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不等于能力,社会需要能高效解决实际问题、有创新思维、满足国家政策需求、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人,职业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眼光、专业思维、一流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呢?那必须从职业能力分析开始。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有德国、美国、日本等。特别要说明的是职业教育做的最好的德国,我国最近几年先后派出若干批次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前去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从中领悟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德国职业教育从岗位分析开始入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行动领域(即劳动过程,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根据行动领域来构建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构建学习情景,形成主题学习单元,构建一个完整职业能力及教育过程。我国根据德国的经验先后在全国推广试验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国家骨干示范院校和省级示范院校,他们都借鉴德国经验和模式进行专业改造、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此法仍然是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今后解决困境的破解之道。纵观我国历次发生的重大人为灾害事故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足是有密切联系的,也与职业院校教育的不足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三、必须对职业院校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由于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普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将学习内容从学科体系学习向职业能力培养转变,让从业者经过培养后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为此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对传统的学科体系内容进行重构,形成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标准,也是职业院校教育解决职业能力的关键之举,主要就是以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六要素;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来重构课程体系,让学生经培养后能有效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发展模式探析王梦云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5月第3期(109-112)
[2]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刘幸福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 年12 月第6 期(26-28)
[3]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谢留枝李运丽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5期(1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