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在提升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意义

2018-01-29李燕林

新一代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机电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李燕林

摘 要:基于当前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一现实,对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学生;机电专业;就业竞争力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49万,2017年的应届毕业生总人数已超过799万,加之海归学生、待业的滞留学生等,就业人员或将达到“1000万+”的规模,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纵观下来,本科生,研究生尚且如此,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而对于高职机电专业的学生就业道路就更加狭窄,原因在于,对于这部分毕业生来说专业上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学历上的起点又较低,用人单位又希望能培养他们,所以既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态度,也要求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创新的能力等,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创新创业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育学生的事业心、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从事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职机电专业的学生又有什么帮助呢?

目前,我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这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开发和增强学生的创业基础素质;二是认为这是一种能力和人格的培育,两中理解方式缺一不可,只有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来实施才能真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各高校也在近几年先后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适合本校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规划。随着创新创业理论的深入渗透,很多学生变主动为被动,变就业为创业,很好的解决了当前的困扰。而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中就业位置比较尴尬,竞争力比较弱的高职生来说意义更加显著:

一、,创新教育可以对高职学生学术科研能力进行培养,创业教育则可以进行商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国家的发展。因为在将来,国家的主体劳动者必将是大学生占主导。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对其未来的就业发展和社会贡献都会是很大帮助,而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学习能力,虽然对于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并未做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旨在这种学习能力,只有通过超强的学习能力迅速提升自己,才能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崭露头角,获得一席之地。而创业教育则会更多地实现高质量的"求职"就业,因为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早更快地在社会和工作中找到切入点,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

社会适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适应力就是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社会实践,待人接物等综合能力培养较为仓促,贯穿于高校学习整个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中的模拟教学和情景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意识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大可能的修缮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相互脱节现象,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使高职毕业生从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为合格的现实劳动力及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创业者。

三、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培养出“创型人才”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知道薄弱,社会认同度低导致的自卑心理,容易在就业上不自信,即使就业也不长久,更谈不上创业了,尤其是既需要必备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又需要较强的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的机电专业学生来说就更加做不到了。提升创业就业质量是当前社会背景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创业就业质量能反映出创业就业的结构、优劣、层次、性质等。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着重培育“创业型人才”,从模式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就业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就业指导关注的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的技巧提升,其实施阶段主要集中于毕业求职阶段;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了大学生学习阶段的全过程,低年级时注重创新教育、高年级时注重创业教育,充分提升其创业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能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动员和组织生产要素去创办实体,或在就业岗位上不断创新,提高岗位价值,为所在企业创造更高效益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创业型人才”包括实体创业人才和岗位创业人才两类,前者是高职创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后者应为高职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这样学生既可以在创业上所向披靡,也可以在就業中发光发热,对于提高就业创业质量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代替低效,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输入进社会中,用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倍增效应,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职学生,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以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获得更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娜 刘福顺.以提升社会适应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时代教育,2016(17),

[2]杨合意.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和培养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特别策划,20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机电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论实践能力对学好机电专业的影响力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