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五线谱应用的必要性
2018-01-29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记谱法是指用符号、文字、数字或图表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要素记录下来的方法。它的作用是让演唱或演奏者能准确、清楚地演唱或演奏出乐曲的内容。记谱法的种类很多,现在我国仍在使用的记谱法主要有五线谱、简谱、古琴谱、六线谱等。特别是五线谱和简谱,运用更为普遍,最为常用。
一、民族器乐教学中五线谱应用的目的及意义
一直以来,在国内音乐界尤其是民族器乐在实际演奏和教学中,一些演奏者和学生大都存在着“五线谱是西洋的,简谱是中国的”等错误的观念,其实简谱和五线谱一样是舶来品。由于错误观念的引导和思想固化的加深,我国以往的潜意识的思想,使国内民族器乐在演奏和教学中对五线谱有一种排斥心理,[1]在演奏和教学中不愿用五线谱。再则,中国的民族音乐自古以来是五声调式为主,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加入的音作为偏音来使用,五线谱固定音高的唱名带来的升降音、变化音则更是异数,完全打破了我们的所谓固有的传统的音乐视听审美习惯。这样的排斥心理和音乐视听审美习惯及实际演奏和民族器乐教学,使演奏者及学生更加减弱了学习民族器乐使用五线谱的兴趣,或多或少降低了民乐同仁们使用五线谱的热情,实则这种观念限制了学生在民族器乐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奏技术的提高,更制约了五线谱技术在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五线谱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这些纽姆符号有时表明一个音,也常常表明一组音,它能够帮助演唱者记忆、了解各种曲调进行特征,但它不能表示音的长短,也没有固定的高低位置,于是后人便画出一根直线,将纽姆符号写在线的上下,以线为中心点,把音固定为F,再根据上下位置确定音高,这种形式称为“一线谱”。到了11世纪,僧人规多把纽姆符号放在四根线上,从而确定其音高,这种乐谱称为“四线乐谱”。开始的线谱是用不同的颜色画成的,如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代表C音。到了13世纪,四线乐谱采用全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线的绝对音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雏形。
由于四线的纽姆乐谱并不能把节奏标出来,必须对每个音的长短有精确的确定方法,这就是定量音乐的起因。13世纪,科伦对约翰教学乐僧佛兰克著《定理歌曲艺术》一书首创了黑音符的长度。
15世纪时,出现了白音符,音符种类也增加了。线谱发展到这种状态时,已基本能记录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长短。到了16世纪,开始使用划分小节的记谱法,符头也变成了圆形。17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谱,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用的音乐记谱法。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音乐百科专著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律吕正义》是中国清代康熙、乾隆两朝宫廷敕撰的,以乐律学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分上、下、续编,后又增加了后编。上编有《正律审音》和《旋宫起调》两章,论述历代有关十二律损益相生之说,总以复古为归宿。该书观点承认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乐律全书》的管律倍半不相应说,而反对他提出的“异径管律”和“新法密律”(即平均律)理论。下编《和声定乐》章,详细说明排箫、箫、笛、笙、头管、篪、埙、琴、瑟、钟、磬、鼓、柷、敔14种乐器的形制构造的变化和发音的特点。续编《均协度曲》取材于基督教传教士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意大利人德格里先后传来的乐书,介绍欧洲乐理知识 ,是最早介绍欧洲乐理知识的汉文著作。
简谱是一种用数字来记谱的方法,相比较五线谱记谱法来说,更加简单易学,它于18世纪在法国起源,后经德国人改良,由日本传入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有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简谱也是外来物种,但是由于在中国的普及度最高,使得许多人误认为简谱是中国发明的。简谱现今只有少数的亚洲国家在使用,世界范围普及率不高。
这两种记谱法在我国应用都非常普遍,五线谱主要在西洋管弦乐器、键盘乐器、美声演唱中使用,简谱则多在民族乐器、民族声乐演唱中使用。五线谱更加官方化,简谱更加民间化。随着音乐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段、作曲方法、表演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对于现代民族音乐的创作者来说,特别对于乐队合奏曲的创作,必须根据作品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记谱方式。通常情况下,简谱不利于记录复调、多声部音乐,所以采用简谱的记谱方式对于作曲及演奏、演唱者的读谱是极为不便的。不仅如此,面对国际文化交流协作的不断发展,无论作为音乐专业团体还是演奏、演唱者,都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大趋势,民族乐器要想推向国际,并被国际认可,且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也必将在记谱法上有所发展突破。所以,在我们民族器乐演奏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五线谱的教学应及时列入日程。
我们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学院,由于固有观念不愿改变,学生的学习及演奏能力也相对有限,现在的教学中民族器乐的记谱法全部都用简谱的记谱方式,这样我们培养出来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就不适应五线谱记谱的方法进行演奏,所以在进行五线谱记谱乐曲的演奏、试奏的能力明显不强。而国内九大专业音乐学院,早已在民乐的课堂教学中及器乐合奏课堂使用了五线谱,且效果显著。所以,这就迫使在我们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民族器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需要,逐步缩小我们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差距,形成与专业民族乐团的无缝对接,在民乐课堂教学中逐步使用五线谱是势在必行的,是十分必要的。另外,从音乐传承、史论研究等角度来看,积极推广应用五线谱,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记载记录,音乐理论的研究探讨,音乐史论的整合梳理,音乐曲谱的印刷保存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器乐教学中五线谱应用的优势
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在使用五线谱上,其实是有很好的基础的。以我校为例,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比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都是用五线谱教学,同学们学习多年的音乐基础理论的“小三科”都是以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来完成的。但在民族器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乐谱及学生演奏习惯等各方面限制,在民族器乐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五线谱教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我校在民族器乐教学中开设了“民族器乐技巧课”“乐队困难片段课”“合奏课”等相关民族器乐的课堂教学。教学开设的课程中,我校结合实际制定的课程体系是非常科学、合理且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之所以以往的阅读简谱方式的课堂教学不利于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乐队困难片段课和合奏课,原因在于乐队排练中是以合奏的形式来完成乐曲的整体展现的。乐队指挥运用总谱指挥器乐合奏,总谱及分谱都是运用五线谱的记谱方式。五线谱比简谱记谱的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形象具体,直观性很强,调与调之间音的关系明确,所以进行五线谱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学生在实际演奏中运用五线谱就可以直接进行演奏,避免由于对五线谱读谱能力的限制而产生的问题。
在乐团中,五线谱的分谱越来越普及,如果掌握了五线谱的试奏能力,就可以一步到位,少去了翻译谱子的环节,省略掉五线谱译成简谱及转调等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更避免在译谱过程中在调式调性转换方面产生的错误及乐队整体排练进行中产生的影响,提高了乐团的工作效率。这也将是未来乐团生存必要的基本能力。所以在器乐的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运用五线谱来进行读谱和演奏。五线谱相对于简谱而言,在记谱方面五线谱以更为直接的有各种谱表可供记各种大小音乐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记大型多声部音乐总谱比较科学严谨,主副旋律的起伏交替和复杂的节奏与和声伴奏等变化发展一目了然,便于指挥、演奏和演唱的使用;速度标语、表情标语和各种音乐记号精确,具有一整套完整而科学的体系。在现代的民族器乐教学中使用五线谱的乐谱演奏会有更多的选择性。在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上,民族器乐只能演奏传统的中国乐曲,而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世界音乐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乐曲在逐渐丰富,在乐曲的选择上可以“洋为中用”或“中为洋用”,那么五线谱的记谱方式在相对于简谱的方式方法上更有利于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交融。正因为五线谱的这些优点,才能在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中广泛应用,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的记谱法。[2]
三、民族器乐实践中五线谱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内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五线谱的应用越来越向民族音乐领域深入,许多民族器乐专业,如二胡、古筝、竹笛等乐器在乐谱制作、印刷上做了有益尝试,相继发行了五线谱教材、曲集,比如沈阳音乐学院的周波老师出版的一系列竹笛基础练习教材都有五线谱对照的版本;中央音乐学院的袁非凡老师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张维良老师出版的竹笛教材也都配有五线谱版。刚刚出版不久的《华乐大典——笛子卷》乐曲篇里收录的笛曲,全部使用五线谱记谱。特别是在如今钢琴伴奏已经普遍运用到民族乐器的伴奏中,五线谱的运用就更加广泛。除专业院校的民乐专业逐渐使用五线谱外,国内外的著名民乐乐团如中央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都使用五线谱记谱。我国最早使用五线谱记谱的乐团是文化部直属的某乐团,由于该团出国演出交流时,国外同行看不懂我们的简谱,导致交流不畅,回国后,此乐团全部改成五线谱记谱。如今,我们身边的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也已经使用五线谱作为记谱的方法。
就记谱法而言,五线谱无疑是当今音乐界最为流行、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记谱方法。与其他简谱、工尺谱、减字谱等记谱方法相比较,五线谱更科学、更方便,也更具艺术性。五条平行横线、音符与休止符等等多种类似几何符号的漂亮字符组成的谱面,不仅视觉上颇具美感和韵味,而且在音乐情感的构建上更加直观,真正突破了世界各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用音乐的语言进行交流,真正体现音乐无国界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从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到音乐团体,从小学音乐启蒙到大学音乐教育,从大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到专业乐团的演出,五线谱的身影无处不在,尤其是当今计算机的发展,促使各种音乐音频软件的出现,作曲家们新作品的不断问世,电脑软件打谱技术的不断应用,新的作品基本都是采用五线谱来打谱,这对五线谱的应用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或音乐专业学生,熟练掌握应用五线谱应是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更有助于音乐道路的发展与音乐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校民族器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简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普及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更不能否认五线谱这种“世界语言”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应把简谱和五线谱的教学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由浅入深的教学探索,使简谱和五线谱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教学服务,为民乐能走向世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