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困境与解决对策

2018-01-28严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互联网

严慧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教育方面愈发重视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推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学生成长的环境日益复杂,所接触到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越来越多样复杂。同时网络时代也为德育提供了更多的实施途径。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当意识到网络时代为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的进行德育,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 德育 互联网 初中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273-01

如今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发展,网络时代正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尤其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初中生们,他们在初中阶段就可以以网络为工具,徜徉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之中。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日常之中所接触到的信息较为发达,水平高低不一,因此所能接触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之中,人性之恶被无限放大,而学生又很容易受到这样的负面影响,这都为当代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那么作为初中班主任,究竟该如何认识到这一现状,并对存在的挑战并进行良好的应对呢?

一、网络时代教师德育的挑战

1.负面信息的无限放大

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之中,笔者发现似乎负面的新闻更容易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基于人们的猎奇心理。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猎奇心理只会比成年人更强。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好奇心比成年人要更加强烈,因此对于生活之中所不常见的言论或事件往往会投注更多的关注。由此可见,在网络流传的信息之中,负面的猎奇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扩散传播,而这种现象在学生群体之中将更加严重。因此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接受到的负面信息往往要强于正面信息,这十分不利于中学生德育的进行。

2.优秀榜样权威的削弱

网络的信息传播是自由的,平等的。因此在现实社会之中的道德权威在网络平台上会被质疑,会被削弱,更可能会被反叛。例如当我们看到在网络平台上所报道的先进事迹的评论之中,不乏有人质疑该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其“作秀”的可能性。在网络之中,总有一部分人推己及人,更倾向于相信人性的弱点,而不是人性的伟大,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去衡量那些伟大人物的得失。而这种相信人性弱点,质疑伟大的观点,似乎更容易引起青春期少年儿童的共鸣——否认伟大的同时,他们也在证明自己并不渺小,这也是青少年价值观尚未稳定,人格尚未健全的一种表现。因此,这种言语对于青少年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3.虚拟空间之中的不自律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而在这个虚拟空间之中,人们似乎可以不负责任的发表任何言论。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尚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呢?他们在这个网络空间之中,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因此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往往会选择在网络之中进行宣泄和排解,但是这种宣泄和排解的方式往往是比较负面的。

二、班主任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即时性新闻的价值观引导

首先在网络时代,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网络舆论,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引起较为强烈讨论的网络事件,更要加强价值观引导。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思索事件本身以及对于该事件的网络言论,辩证性的看待网络言论,以及思考自身是否被网络的负面舆论所影响,造成了偏激黑暗的想法。

2.强化对社会及历史中的优秀榜样的解读

针对当前网络上所流行的“英雄虚无论”,教师也当及时作出应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言论,是因为部分心理黑暗的人利用了人的求同心理——“我们都是有着缺陷的普通人,因此英雄也一定有缺陷”或“因为我做不到这样的舍己及人,所以他这样做一定是别有目的”。那么教师针对这种这种心理,可以在加强对历史之中的优秀榜样进行解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所发生的正面事件和优秀人物,同样利用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学生产生如下想法“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能有这样的优秀品质,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也可以这样选择。”将高尚品质由人推己,引导学生积极向善,进行有效德育。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空间

为了更好的针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德育困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网络所带来的影响。首先是使同学知道,即便是网络,也并非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依旧需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此外,网络之中的一言一行也是其人格与道德水准的构成。自我道德的完善,更需要“慎独”,在无人监督时依旧自律,是因为道德所关乎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无人监督的时候抛弃道德的枷锁,看似是不付出代价而获取了一时痛快,但是确实为了短暂的东西,抛弃了可以支撑其在人生道路上踏踏实实走下去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4.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德育工作

最后教师在进行德育时,不仅要时刻准备着迎接网络时代对德育工作的挑战,同时还要对网络时代对德育工作提供的优势条件予以充分利用,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即时通信软件,qq微信等就可以成为德育的日常平台。通过这些软件,教师首先可以及时的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关注,此外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更为顺畅的沟通,在德育方面与家长开展更为默契的配合。最后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平台,与学生开展更为平等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并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三、结论

总而言之,身为初中班主任,当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当前的网络时代大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德育策略,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水平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刘守旗.网络德育:21世纪的德育革命[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69-75.

[2]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84-86.

[3]李书华.网络德育——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J].人民教育,2000(6):50-51.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互联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