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1-27崔福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物理教学

崔福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 新课改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生能力 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充当教材教案的搬运工,不摆花架子。既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学形式生动灵活,妙趣横生,又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下笔者就谈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设计问题情境,感受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帮助学生发展认识世界所需的技能, 让学生以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许多原理、现象、规律等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实验。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类比、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然后应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如我在教学蒸发的内容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蒸发”这一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我首先利用投影仪把黄河出现断流现象的画面投影到屏幕上。 然后提出问题一:黄河水为什么会出现水流量的减少和断流现象?问题二:人类应怎样保护河流?接着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配备一小瓶酒精,棉球及温度计。学生通过棉球把酒精涂在手背上,观察到手背上的酒精很快变干了, 并且手背上有凉兮兮的感觉,对着手背吹气会更凉,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各自猜测, 相互讨论, 交流意见然后得出结论: 酒精变干, 这是蒸发现象;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有凉兮兮的感觉, 这是因为蒸发有吸热制冷的作用;当有风吹过手背时更凉,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使吸热加快。

在学生掌握这一普遍规律之后,然后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上述问题一和问题二, 这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很快回答出黄河流量减少的原因是与气候干燥和水分大量蒸发分不开的, 同时与森林的乱砍滥伐, 山林植被遭受破坏有着直接关系。然后又将温度计液泡插入酒精中取出, 细心观察的同学会惊讶地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是先下降后上升, 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存在, 能用所学的原理去进一步分析它,得出物理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控掘实验探究的潜能

探究性学习, 除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之外,还有课外兴趣实验,包括驗证物理规律,探究物理现象的实验构思、想法、制作,或是课本实验的改进,或是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由学生们自行“交流、合作、探究”。探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促使学生对有趣现象或同题进行积极地思考。

在此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并提供相关的物质支持。课外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撰写一些实验探究活动的小论文,然后评出优秀作品奖、创意奖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培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功率知识的时候,学生发现学校照明路灯经常被烧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題。这时,同学们猜想, 是不是电网电压不稳定, 用电器在工作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造成的?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证实这一猜想是正确的。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在串联电路中,电压起分压作用,一将两个相同功率的灯泡串联在一起接人电路中, 这样既能保证灯泡的照明, 又能起到节能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示范是促成学生创造的动力。教师可用模拟法、改进法指导学生,学生则会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简单的制作,进而过渡到独立创作、创新阶段。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性实验。让学生搞小制作,规定学生自制小量杯、天平、密度计、弹簧测力计、开关、小灯座、电池盒。

从实践中来必须回到实践中服务去。如学校的电铃出现失控, 铃声小或铃不响。同学们会自发地组成课外兴趣小组, 向电工了解电铃的工作原理是由控制部分、供电部分和磁场部分组成的,通过观察分析得出问题的症结, 铃声不响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电路出现断路, 铃声小是由于衔铁弹性差, 或控制螺钉松动等原因造成,并且提出改进意见。这时学生从兴趣由感知而上升到理解再创造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注重实验探究

学生往往认为, 实验必须是在实验室利用实验器材来完成,才具有实验的神秘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使他们知道在我们身边极易找到很多材料进行实验。例如在讲到“摩擦起电”时,可以拿自己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 让它去吸引碎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在教授压强一节中,根据p=F/S,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 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关系。这时请同学们拿出一只削尖的铅笔用两个手指头分别接触笔尖和笔尾部分, 在用力相等的情况下,明显感到和笔尖接触的指头特别难受,由于学生有亲身感受。因此在理解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原理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利用就地取材的方式进行实验。

以上简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明确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作用, 对顺利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这一任务是有帮助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物理教学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