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探究
2018-01-27周婷婷
摘 要:新煤体的产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媒体 思政教育 创新路径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媒体形态,“其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理念和传播效果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1]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非常灵活快捷,尤其在思想活跃、接收新事物能力强的学生群体中,个性化特征鲜明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在继承传统思政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运用新技术,充分挖掘网络思政育人功能,使大学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与政治教育。新媒体已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甚至形成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传播态势。站在社会前沿的青年学生对多元文化、先进知识和互动表达的渴求与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单一、时效性低、互动性弱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丰富了思政教育的载体,拓展了思政教育新路径。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通过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媒介教育的迅速普及,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对多元文化和先进知识的渴求,教育效果收效甚微。而新媒体具备强大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将声音、文字、视频等一切有利于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资源有机融合,不断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并将网络空间打造成弘扬主旋律、宣传新思想的教育新阵地。
新媒体创新了思政教育的理念,提高了思政教育實效性。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互联网思维,将传统的教育理念由“我要教什么”转变为“你想学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平等、共享、互动、表达。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学生思想上的新变化和成长中的新需求。在上好思政理论课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用学生习惯的话语体系将兼具知识性、指导性与趣味性的思政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注重情感的浸润,着力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新媒体强化了思政教育的手段,增强了思政教育互动性。新媒体为师生搭建起了平等交流、互动表达的沟通渠道,思政教育者可以更便捷地传道授业也可以更及时地解疑答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感想,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媒体平台提高了思政教育活动的吸引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育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思政教育能够真正入心入脑。同时优秀的思政教育必须回归实践的本质属性,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可以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线上线下教育合力,让学生在网络中有所思、有所学、有所悟;在实践中强锻炼、助提高、促成长。
新媒体的出现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可控性低,导致难以及时监管和准确处理不良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扩张的网络文化容易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和各类思潮容易对青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执网能力低与学生媒介素养日益提高之间形成反差,诸如此类的新矛盾、新问题都迫切要求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同时这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高标准。
1.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理念,构建网络思政新阵地
转变思政教育观念、探求引导式思政教育思路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前提与重要基础。[2]新媒体既是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思政教育载体,因此高校应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构筑包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全媒体宣传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当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积极融合信息技术,不断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服务性,将思政教育从传统的“填鸭式”思想宣传和上传下达转变为“引导式”的信息传播、舆论宣传、文化弘扬,唱响网络思政教育主旋律。
2.完善信息化工作机制,打造新媒体管理队伍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自觉主动地学习新媒体、掌握新技术、运用新平台、占领新阵地。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沙龙讨论等形式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执网能力”,将思政教育队伍由原来单一的“宣传队”打造成政治素质硬、执网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服务意识好的新媒体管理队伍。努力在网络思政的宣教阵地中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身体力行地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收到更好的效果。
3.注重多媒体融合宣传,着眼思政教育传播受众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受众正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政教育想要进一步发展,抓住目标受众是关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成长需求。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表达观点和诉求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密切关注网络,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研判,及时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同时注重多媒体融合宣传,重视多向互动交流,使各级新媒体平台既是网络思政教育空间也是学生思想精神家园。endprint
4.重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和学生自身成长教育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讲座沙龙、社会调研、实践体验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各类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大众媒介资源,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接收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知识体系。要依托学科优势,积极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意志、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4]
5.丰富思政教育形式,确保思政教育实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思政教育内容“搬”上新媒體平台,而是在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当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有机融合。要依托新媒体这一载体,立足专业和学科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主题的思政教育活动,如在上好传统的思政教育课以外,通过网络直播开设校园微党课、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青春正能量、在贴吧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价值观大讨论、通过线上征文分享学习心得体会等等。以科学先进的思政文化教育学生,以贴近实际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涵、丰富思政教育活动形式。让思政教育既能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主流价值观,也能立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实现高校网络育人功能,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等.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2] 王梦.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新闻传播,2017,(8).
[3] 新华网. 习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EB/OL].
[4] 郑红.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作者简介
周婷婷,女,讲师,2012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专职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