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习作讲评课的构建
——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童年趣事”讲评课为例

2018-01-27江苏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刘艺慧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支架式趣事经验

江苏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刘艺慧

习作讲评是教师对学生在习作活动中表现出的习作状态、呈现出的习作成果做出的评价与指导。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好一篇作文,使学生习得写作和修改的方法,更是历练一种习作的心态和品质,更大的意义在于唤醒经验、激发状态、点拨方法、启发感悟,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目前习作讲评课存在两大弊病:一是过于简单,选取一两篇范文,略作点评,稍作指导,然后布置新作业;二是过于宽泛,运用教条式的抽象方法进行写作指导,看似办法多多,实际泛泛而谈,不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习作讲评课缺乏问题分析,缺乏目标指向,没有激发内驱,没有激活经验,自然也就没有学生的能动建构,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素养还是在低水平上徘徊。

习作讲评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直接影响到学生习作水平和习作素养的提升。如何让习作讲评课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通过习作讲评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目前习作讲评课的现状,我们让学校季老师以执教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一 “童年趣事”讲评课为样本进行集体研讨,在磨课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完善,不断提炼,形成了习作讲评课的一种新样态——“支架式”习作讲评课。

季老师最终展示的课例由四个环节组成:标题的表述、开头的写法、如何写得真实和如何写得生动具体有趣。下面撷取这四个环节中的典型片段,来谈“支架式”习作讲评课的构建。

一、基于习作学情,制订教学目标

习作讲评课教学目标的制订基于两点思考:一是课标要求,二是习作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应“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还应衔接7~9年级的写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因此,“个性”“创意”“独特感受”“感情真挚”是制订教学目标的重点。

了解学情更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老师通过研读学生“童年趣事”习作,发现学生习作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的习作标题表述平淡,缺乏个性;二是素材较雷同,情节大同小异,内容凭空虚构,缺少真情实感;三是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开头部分都是华丽辞藻堆砌的“正确废话”,主体部分语言枯燥无味,寥寥几笔,草草了事,没有把童年趣事的“趣”凸显出来。

因此,季老师将本次习作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做了如下定位:一是让学生寻找习作中的亮点,写出个性化的题目;二是写出个性鲜明、开门见山的开头;三是选取典型的童年事例,让学生写得真实、有趣。基于学情制定目标,是在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和期望的教学效果之间搭建的框架,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成长旅程。

二、设置落差情境,激发内在需求

每个教学环节,都应有情境的设置,情境的设置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而落差情境的设置更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烈的欲望驱使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究事物的原理。先看季老师“标题的表述”环节中的一个片段:

师:其实写作文起题目就好比给你的作文宝宝取名字。来,看看你们给作文宝宝取的名字“做蛋糕也疯狂”“真假妈妈”“妖怪,我吃了你”“给爸爸化妆”“谎话里的惊喜 “‘女王’玩水记”。(学生读题目)

师:这几位小作者给自己的作文宝宝取名字真是费尽了心思,有的概括趣事的内容,有的用人物语言做题目,有的用自己的感受做题目。真好!但也有一部分马虎的“家长”,给自己的作文宝宝取了一个相同的名字。(出示“童年趣事”)

“做蛋糕也疯狂”等标题形象生动,富有个性,又有创意,“童年趣事”直接用话题代替了标题,非常普通,显得抽象空洞,枯燥无味。两者对比,引发了学生内心的强烈冲突,情感火花被点燃,内在学习动机被激发。

再看“如何写得生动具体有趣”环节中的一个片段:

师:(出示学生习作 《踩影子》)《踩影子》最有趣的当然是踩影子的过程,但是文中写踩影子部分的也就——

生:一句话。

(出示这句话)说玩就玩,大家我一脚,你一脚地踩了起来。

师:是啊,这是一种病——头大身子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如何把重点情境写有趣,先来看看我们班同学的高招。

(出示学生习作)我趁母鸡在照料老三时,一下子把老大捧在手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出鸡圈,关上木栅栏,得意地吐吐舌头,然后摸摸小鸡。

(众笑)师:有趣吗?哪里有趣?

生:一连串的动作很有趣。

师:是的,这就是高招——“动作写具体、准确”。

一句话表达只是概述,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却让情境再现更加具体、准确,抽象和具体之间的落差,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是激励,也是鞭策。通过如此鲜明的反差对比让学生的情感受到冲击,引发学生反思:怎样才能写出生动、具体、有趣的文字来呢?

三、通过体验感悟,升华已有经验

这里说的“经验”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经验,二是生活经验。他们都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使学生由知而觉而悟,直至融会贯通。先看“开头的写法”环节中的片段:

(出示学生习作的开头)1.童年,是一条长河,带我们流向未来;童年,像一盏灯,引领我们向前;童年,是一个宝库,里面装满了无穷无尽的回忆……

师:齐读,喜欢吗?

生:喜欢。

师:给他打个分?

生:99分,扣的1分是怕他骄傲。

师:哟,这其实就是给的满分啊!

(出示学生习作的开头)2.童年,总是那么美好,无烦恼,无忧愁,无悲伤,似乎总是那么阳光四射、乐趣多多。在我的童年里,也同样如此,至今一幅幅画面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师:打分。

生:我打99分。

师:想知道我对这几个开头的打分吗?

生:想。

师:不急,我们先做个游戏,给《搬西瓜》一文配个开头。

生:配第二个。

师:配第一个行吗?

众生:不行,不行吧,好像行(犹豫不决)。

师:我就喜欢你们这犹豫不决的样子,不急,慢慢想。

师:来,给《踩影子》配个开头。

生:配第一个。

师:第二个可以吗?

众生:也可以(肯定比较多了)。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样的开头随便什么事都可以配。

师:不管什么作文,总能配上去的开头,那叫“套话”,我打30分,不及格。(学生哗然)

(出示学生习作《捉鸡》的开头)你被鸡追过吗?你被鸡啄过吗?这些我都经历过。

师:你喜欢这样的开头吗?

生:喜欢,因为它开门见山。

生:因为它不能配《踩影子》《搬西瓜》。(众生笑)

师:是的,这样的开头才是有趣、有意义的开头。那怎么改套话连篇的开头呢?很简单,删减套话,直奔主题。(学生修改)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了两段套话连篇的习作开头,让学生打分,实则是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现在不少学生总觉得辞藻华丽堆砌的文章是好文章,所以不约而同地给这些开头都打了高分,而教师只给了30分。在这个强烈的反差中,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体验更为真切,感悟更为深刻。教师让学生不断地 “试错”,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而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进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思考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教师适时以《捉鸡》一文的开头为例,让学生发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开头才更有意义。整个过程没有老师的“传授”,只是通过对原有经验的提升,让学生在发现中提高。

再看 “如何写得真实”的片段:

(逐一出示《偷喝酒》文章五篇)

师:你觉得这些文章写得怎么样?

生:看了第一篇,我觉得写得非常好,但当我一篇篇看下去,看到第五篇时我都想打不及格了。

师:老师和你有同感。这五名同学有的可能真的经历过“偷喝酒”这件事,老师课前已经悄悄问过这五名同学怎么会选择这个题材写呢?有的同学告诉我:“作文书上看到的,觉得挺有意思,就照着写了。”有的同学说:“想不起童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所以就把这件事搬下来了。”想不起童年趣事没关系,今天就让大家进行思维碰撞,试试能否勾起你童年的回忆。老师请来了几位“大师”帮忙。

(出示张昊同学的 《捉鸡》,并采访张昊,说说写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师:嗯,写了自己小时候如何调皮捣蛋。同学们马上开动脑子,想想小时候你有没有做过调皮捣蛋的事。

……

(学生饶有兴致地说自己的童年趣事,教师走下去倾听)

先让学生感受五篇 “假习作”,再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出几篇富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让学生发现原来童年时候发生的诸如“调皮捣蛋、模仿别人、杞人忧天、异想天开”这些事情都可以写,而且很受欢迎,于是也就敢于放开思绪来联想,放开胆子来表达自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催化他们以往生活经验的回归;让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其他学生体验成功的愿望,从而触发他们真实表达自我的灵感。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是应当把学生的原有经验作为新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经验。

四、引领归结提炼,生成意义建构

我们以“如何写得生动具体有趣”的一个片段为例:

师:最后老师要出一个大招——乾坤大挪移。

(出示句子:我扭头刚想离开,实在忍不住啊,尤其是油炸大鸡腿那焦黄流油的样子,太想吃了!)

师:读。有趣吗?

生:没有。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我想吃鸡。

师:那老师要开始用大招了。

(出示:我扭头刚想离开,可是一缕一缕油炸大鸡腿的味道拼命往我鼻孔里钻,我不得不转过头来,焦黄的大鸡腿,流油的大鸡腿,冒着香味的大鸡腿,紧紧地盯着我,害得我再也迈不动腿了。)

师:有趣吗?

生:有趣。

师:现在是什么意思了?

生:鸡想让我吃。

师:对了,发现没?其实就是角色互换了。本来是我很想吃鸡的,可用了乾坤大挪移后,我不想吃鸡了,我变得很无辜,是鸡千方百计地引诱我,想让我去吃它。就像我搬西瓜变成了——

生:西瓜想让我搬。

师:我踩影子变成了——

生:影子想让我踩。

师:这样一来,是不是想想就很有趣?

如何才能使文章写得生动具体有趣,季老师教了一招“乾坤大挪移”,通过角色互换,让文章立刻变得有趣、有新意。除“乾坤大挪移”这个写趣妙招以外,教师还以学生的优秀习作为例,提炼出“左右搏击术”“无中生有”等高招。应该说,六年级学生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习作能力,只是在表达的出彩上缺少技巧。教师从学生习作中选择出有代表性的“趣文”,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趣之所在”,将学生写趣的经验重新打磨,引领学生进行主体的处理和转换,提炼出一个个“写趣大招”,学生在说说笑笑练练中,潜移默化,主动攀升,实现了新的意义建构。

五、分享习作成果,提升能力素养

“支架式”习作教学,是在“问题—目标”框架内实施教学的,由落差情境的设置,激发内在需求;由体验感悟的深入,升华原有经验;由引领归结提炼,生成意义建构。至此,原来复杂的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但学生思维的成果还需在共享中获得全面正确的理解。

下面是“开头的写法”中的一段实录:

师:(看到大部分学生修改完毕)下面我们再来分享你给作文宝宝起的名字。

生:我的题目本来是《童年趣事》,现在改成了《给小猫洗澡》。

师:直接用内容做题目,可以。

生:我的题目现在改成了《“锁”住电视机》,“锁”加引号。

师:加了引号看来不是真的锁,真期待看你的这篇文章。

生:我的题目本来是《童年趣事》,现在改成了《恐“镜”症》,“镜”加引号。

师:嗯,题目有新意。

师:题好文一半,开头亮人眼。

“有的概括趣事的内容,有的用人物语言做题目,有的用自己的感受做题目”,在教师提示标题的写法后,让学生依据作文内容,自觉主动地给习作标题“换个名字”,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作成果被认同,学生主动表达的情感火花被点燃,学生的成就感获得满足,学生的习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期待着学生的写作素养在这一个个平台上螺旋上升。

我们发现,“支架式”习作讲评课切合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又暗合了“支架式教学法”。“支架式”习作讲评课既强调在 “问题—目标”框架内实施教学,通过“支架”一步一步攀升,更强调激发学生内驱、升华经验,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归结提炼、能动建构习作方法,可以说,它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支架式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猜你喜欢

支架式趣事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
“支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策略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街头趣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