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言于事,寓意于言,寓法于教
——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为例谈寓言教学

2018-01-27江苏海门市第一实验小学蔡海蓉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禾苗农夫寓言

江苏海门市第一实验小学 蔡海蓉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正因为它的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因此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学生往往首先接触的便是寓言,寓言故事往往成了低年级学生的主要课外读物。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了 《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蜗牛的奖杯》等故事,但它们却并不是以“寓言”的身份出现,更多地被冠以“童话故事”的帽子。直到三年级下册,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寓言故事——《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两则寓言。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一方面是教材中有限的“例子”,一方面是学生课外大量的阅读材料。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寓言教学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学会自己读懂寓言呢?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寓言于事先得“言”

言,言辞,话语。在寓言这个特定的文学体裁中,它更指向“故事”这个含义。寓言,对学生而言,首先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短小精悍、引人发笑的好玩甚至有些荒诞的故事。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独特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寓言的这一特征正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应提倡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津津有味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惟妙惟肖地演故事……在不断地读、讲、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寓言的内在。

《寓言两则》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现有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出发,展开寓言故事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过了一把“农夫瘾”。

农夫“揠苗助长”是整个寓言故事的重点,也是产生冲突的地方。教学时,我让一个学生来当农夫拔禾苗,其他学生来当禾苗让农夫拔,教师当旁白引导学生表演。

师:来到田里,农夫便干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有人问农夫,拔禾苗的感觉怎么样?

生:哈哈,棒极了!你看,我的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

师:看来,农夫干得很起劲!就这样,农夫一直从早晨忙到了中午,太阳升得老高,火辣辣的直射下来。农夫,你热不热啊?

生1:热啊!太热了!

师:那擦擦汗再拔,先喝口水吧?

生:不行!不行!我得赶快干活,这样我的禾苗才能长得快些!

师:农夫又从中午忙到了天黑,整整忙了一天。农夫的动作越来越慢,拔得越来越吃力。农夫,现在你累不累?

生:累啊!

师:让我们看看,你累成啥样了?哎呀,头垂了下来,手没劲了,站都站不稳了。这就叫作——【出示:筋疲力尽】早知道这么累,就不要拔了!

生:虽然我很累,但看到禾苗一下子长高了这么多,我还是很高兴的!

师:诶,再来看看被拔了的禾苗们,你们怎么样啊?(被拔的“禾苗们”一个个站得东倒西歪)

师:哎呀,刚才不是一个个还挺精神的嘛,为什么现在你们一个个东倒西歪?

生1:没有了水分,就要干死了。

生2:根部吸收不到营养了,怎么会精神呢?

师:这边的禾苗还没被拔过,想不想农夫也帮你们拔一拔?

生(齐):不想。

师:为什么呀?

生3:被拔起来了,我就吸收不到水分了,这样我就要干死了。

生4:我可不想离开泥土,否则我会没命的。

就这样,通过“小农夫”的表演,理解农夫“筋疲力尽”后的“兴致勃勃”,通过采访已被拔的“禾苗”和还未被拔的“禾苗”,明白揠苗助长的后果……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扮演农夫、禾苗,全班合作,把知识点情境化,掌握了故事的内容,把握了寓言的主旨。教学中没有灌输,没有说教,教师退隐于幕后,不代替学生思维,不代替学生学习,不代替学生成长,有的只是盎然的学习兴趣,有的只是水到渠成。

二、寓意于言再得意

“寓”是“寄托”之意,寓言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寓意是寓言的灵魂,就如同一根看不见的线,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在课堂教学中,重难点不仅仅是寓言故事中情节、形象的再现,而应把“明理”作为教学核心。因此在教学寓言故事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去发现和揭示寓意,是教学艺术的展现。

以《揠苗助长》课堂表演环节为例,在引领学生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如何顺藤摸瓜,找出并抓住这根“看不见的线”。表演前,我首先让学生看这则寓言的结果——禾苗死了,由这个结果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禾苗长得好好的,会一夜之间都死掉呢?接着,我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表演,去寻找禾苗枯死的原因。

(师生合作表演拔苗过程之后)

师:孩子们,听爸爸突然说一天工夫,禾苗长高了一大截,作为儿子,你心里在想什么?

生1:我想,诶,禾苗怎么会长这么快呀?

生2:不会吧,就一天,禾苗怎么会长高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师:所以,第二天,他来到田边,看见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儿子看见禾苗都死了,路过的邻居也看见了,农夫自己也看见了。大家都傻眼了。此时,儿子、邻居、农夫又各自会分别说些什么?如果禾苗能说话,它又会说些什么?

生3:儿子会说,爸爸,都怪你太心急了,否则禾苗就不会死了。

师:是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4:邻居会说,农夫啊农夫,你真笨啊!你一心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去拔禾苗,禾苗怎么能拔呢?一拔它就死了。

师:对,走捷径是不行的。做事还得脚踏实地。

生5:禾苗会对农夫说:都怪你把我们拔起来,你不知道,我们是应该慢慢长高的吗?

师:是啊,急于求成不行啊!

师小结:(指板书)孩子们,农夫因为太——(急),不顾禾苗是慢慢长高的,就——(拔禾苗),结果禾苗都——(死了)。所以归根结底,禾苗的死是因为农夫——太心急。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6:我们做事不能心太急,要脚踏实地慢慢做。

生7:我们做事应该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到此为止,寓意的揭示“水到”而“渠成”,我就是这样引领同学们经历了一个理解、构建和迁移知识的学习状态和过程。表演只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揭示寓意的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自主发问,自由表达,在生与生、师与生互动的气氛中明白了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寓法于教终得法

传统的教学观重“果”不重“因”,关注“学会”忽视“会学”。教的目标是“不教”,语文教学应该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教。对于寓言教学,得其言和得其意并不是终极目标,“得法”才是教学寓言的真正目标:由一个寓言故事的教学总结出寓言阅读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真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由一篇带动多篇,直至迁移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方能自己真正读懂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揠苗助长》时,课堂上的表演除了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出这个寓言寓意的同时,也渗透了阅读寓言的一般方法:看结果—找原因—悟道理。在课堂的后半段,我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鹬蚌相争》,用“看结果—找原因—悟道理”的阅读方法尝试着自己读懂这则寓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的结果“禾苗都死了”说起(板书:看结果),去想禾苗死的原因 (板书:想原因),最终悟出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板书:悟道理)。那这样一个阅读寓言的方法是不是也适用于其他寓言呢?我们再来读读《鹬蚌相争》这个故事。

(学生快速默读《鹬蚌相争》)

师:读完了吗?咱们一起来尝试着自己读懂这则寓言。第一步:看结果,故事的结果是什么?

生:鹬和蚌都被捉了。

师:双双被抓。第二步:想原因,为什么都被捉了?

生:因为它们谁也不让谁。

师:互不相让。第三步:悟道理:你明白了什么?

生1: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

生2:我们做事应该互相谦让。

师:这个寓言读懂了吗?

生(齐):读懂了。

师:看来这个方法还挺好用的。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结果是令人欣慰的。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找到了故事的结果是鹬和蚌双双被抓,究其原因是它俩互不相让,从而悟出的寓意是人与人相处要互相谦让。学生由一个寓言的学习,习得了阅读寓言这一类文章的方法。

寓言文本,是一种智慧的言说;寓言教学,更应是一种智慧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的一切阶段和过程都要服从它。”在今天的教改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应从“树梢”下移到“树根”上来,变“知识的习得”为“发展学习力”。得言、得意、得法应成为寓言教学的三级目标,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寓言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

猜你喜欢

禾苗农夫寓言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躺在树下的农夫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禾苗上的露珠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