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润“和美教育”理念打造“和美教育”品牌

2018-01-26黄春宜

中小学校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校

□ 黄春宜

在打造教育品牌过程中,品牌的传播属于核心内容。利用构建教育品牌或品牌拥有者和目标民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促使民众认可品牌,增添品牌价值。经过深入探讨、多方学习,学校对过去办学理念进行梳理与提炼,最终确立“和美教育”理念,致力打造 “和美教育”品牌。

一、“和美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

明确 “和美教育”办学理念,践行 “和美教育”办学路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和方向标。依据学校发展规律与办学理念特点,发展与完善 “和美教育”办学理念,即 “创建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校,确保所有学生变成最优秀的人”,寓意指构建健康、稳定的教育环境,强调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基本规律,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注重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差异化等,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激发学生发展潜能,以多元的目标、丰富的课程、灵活的方法、个性化的评价等为手段,帮助所有学生能够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及多元化发展,变成最优秀的人。

实施队伍建设 “五项工程”,为践行 “和美教育”提供师资保证。教师是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与“和美教育”项目的重要组成力量,所以增强教师道德素质与专业技能,是创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关键内容:扎实开展 “师德建设工程”;深入实施 “观念更新工程”“研修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和“青蓝成长工程”;全面创建“幸福工作和快乐休闲”工程;大力开展专题讲座工程等。依照教学进度的具体要求,针对教学实践活动中碰到的各类难题,学校会定期选聘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直接沟通与交流,实现互动与传递,专家给予点评,教师团队讨论,由此增强教师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定期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让每个教师都能前来学习与交流,增强课堂研讨氛围。授课教师在演讲讨论中,依据听课教师的建议,进一步打造 “和美课堂”。听课教师参与点评,同时在聆听中体验,在评论中成长。在打造 “和美课堂”过程中,课堂内容非常丰富,跨越多个学科,形成点评课、复习课、指导课、写字课等,并且开展课堂研究,展示课堂研究成果,整合课堂教育资源,比如形成阅读交流课、数学小课堂探讨课、美术线描趣、儿童话剧等。通过上述探讨教学方式,可以解决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诸多实际问题,由此增强教育教学效率。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多元化课程。一是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促使教师以学情、师情、校情等为基点,有效解决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等相关问题,利用筛选、编制、改革、完善、优化等手段,对教材及课本要点进行调整与开发,确保凸显校本化、生本化等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在不影响教育目标基础上,结合地方教材等相关要点,融合校本课程和《科学》等学科,实现 《传统教育》和品社、语文等学科教学相统一。二是推进学校课程特色化。编撰贯彻 《中和中心小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推行规则》,针对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借助学校的传统特点,彰显教师的兴趣和优势,促进学科扩展、人文统一、泉州历史、综合教育、文艺结合、科技创新等发展,创建具有特色、个性化的校本选修课。三是坚持学生活动课程化。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 “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核心要素,也是践行 “和美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每个学生的兴趣潜能和个性特长只有在多彩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构 “以学为主·四步八环”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 “和美教育”,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学生主体、个性发展的原则,调整、改变课堂结构以及教与学的关系,凸显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和才智潜能。学校抓住课堂主阵地,探索构建“以学为主·四步八环”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具体流程:入课定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学互助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达标小结 (达标反馈,归纳小结)。在各个步骤中,设定实施要领和目的要求。

围绕育人目标,构建主题化、层次化、系列化德育课程体系。一是主题班会教育、引导。精心制作贯穿整个年级、围绕四大主题(“四会”育人目标)、紧扣核心要素的 “班会共享”课件资源,上传学校网站共享。二是学科课程结合、渗透。充分发挥思社课和其他学科课标所赋予的课程德育功能,落实教书育人 “一岗双责”制度。三是校园文化熏陶、感染。本着“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学校重点营造 “四大”校园文化,即 “晋江精神”的主旋律文化、育人目标的主题教育文化、爱国主义的核心文化、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让学生置身浓郁的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提升、发展、成长。

二、“和美教育”品牌的传播路径

定向传播——面向特定人群。社会由若干个群体组成,比如由单位创建的正式组织,由爱好需求创建的非正式组织。教育包括若干层次,比如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中教育等,且小学教育尚可划分低龄学级教育与高龄学级教育。尽管消费者均属学生,不过拥有一定决策权的则在于家长,因而传播对象基本上以学生家长为核心;对小学的高龄学级教育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年龄都超过9岁,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别力,尽管消费决策权依旧以学生家长为主,但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在逐步发挥作用,所以传播对象则是学生及其家长,当然必然以家长为中心。

定制传播——内容区别编码。传播务必规避因民众的文化素质、年龄特点、发展阅历等差异所造成的干扰,要全面分析各类人群解码的模式,依据需求的满足给予编码。编码期间需要依据学生不同特点开展工作。比如,面对中、高、低年级,进行教育品牌传播之时,需要能够凸显出教育水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等,因而在教育要点构建方面,不仅需要实例验证,同时需要阐明发展趋势,毕竟需求上存在差异,就要进行区别编码。

物化传播——媒介载体泛化。物化传播是可以摸得到、看得清的媒介载体泛化方式。物化载体通过组织而衍生,是能够体现组织形象的实物产品,比如学校的标志、建筑物,以及学校的图书、刊物,能够被认定为学校品牌传播的介质。

综上所述,“和美教育”品牌以总结、提炼 “和美教育”理念为着力点,创建 “和美教育”校园文化,打造 “和美教育”家园;创新“和美教育”管理模式,打造 “和美教育”课堂;开展 “和美德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彰显“和美教育”办学特色。近些年来,学校参与 “国家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 “省级文明学校”等争先创优活动,深化 “和美教育”理念内涵,发挥 “和美教育”品牌效应。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学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学校推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