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暴力治理策略分析
2018-01-26□于玲
□ 于 玲
近期以来校园暴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2017年以来发生在校园的一系列暴力事件更加引发了公众对校园安全的关注。2017年11月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暴力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以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至一年不等。北京市西城法院的这一判决表明,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很多人看了这一报道欢欣鼓舞,认为找到了治理校园暴力的法宝,好像只要加大判决力度,就能根治校园暴力,但米脂三中事件再一次把校园暴力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2018年4月27日,在陕西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巷道发生一起伤害案件,一名男子持匕首行凶,造成9名学生死亡,10余名学生受伤。犯罪嫌疑人曾在米脂三中上学,在上学期间时受到同学欺负,遂记恨在心,持匕首杀人。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如何治理校园暴力,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一、对于校园暴力的理解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期间,地点为校内,受害者为学生的暴力事件,包括显性的人身伤害和隐性的校园欺凌,可分为校内人员之间的暴力 (如学生之间的暴力)和校外不法分子对校内师生实施的暴力。倘若超出以上范围,囿于学校管理的能力和权力范围,即使有学生参与也不属于校园暴力。常见研究所述 “校园暴力”主要是学生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其诱因较多,如青少年法治观念淡薄,道德素养欠缺,心智尚不健全时受到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多主体教育失范等。校园暴力蔓延,将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全人格,破坏社会秩序。因此,校园暴力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二、校园暴力的治理策略
(一)校园暴力治理要法德兼治,以法治为根基,德润学心
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车有双轮,才能远行;鸟有两翼,才能翱翔。法治离不开德治,离开德治的法治就没有社会基础;德治离不开法治,离开法治的德治没有效力基础。 校园暴力治理,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首先,依法治理校园暴力首先要依靠法律的刚性手段,法治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束缚与约束,要依靠刚性手段,加强外在的强制性约束。针对违纪行为,学校应严格按照章程制度,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针对校园暴力,学校应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事实,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危害后果等方面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次,通过内在的柔性手段,以德育人,以道德的阳光来沐浴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滑坡问题,层出不穷的道德失范现象,集体道德的缺失、个人的道德定位错位,都会影响校园内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课程要始终贯彻德育为先的理念,定期组织开展道德教育的活动,让青少年受到正确道德熏陶。正所谓,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法律,法与德刚柔并济,才是校园暴力治理之根本。首先,可定期组织开展道德教育的活动。将德育活动根植于校园,进入班级。其次,建立人人参与机制,道德的传播需身体力行。在广泛传播道德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道德规范,遵守道德规范。再次,道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在幼儿园、中小学都应该增加德育的课程,让他们从小受到正确熏陶和指引。
(二)校园暴力治理需要文化引领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十九大提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最需要优质文化引导的恰恰在校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引领。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以其特有的个性特点,用自己最大努力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和吸纳速度,来满足自我身心成长发展的需要。校园暴力的产生就是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追求物质,淡漠精神,造成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心灵的荒芜。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即学生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崇尚血腥暴力,精神空虚只能诉诸武力,如利用经典卡通形象制作传播涉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的 “儿童邪典片”;充满暴力和黄色画面的网络游戏;描述黑帮团伙兄弟义气的影视作品等。这些视频包含了大量暴力、软色情和惊悚画面等元素,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社会和文化行业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媒介力量发展优质、健康主流文化,传播正能量,使我国青少年处于优质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我们提出的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一致的,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让和谐的校园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校园暴力治理需要学校教育与预防
学校教育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基本防线。倘若学校对于校园暴力视而不见或者处理不当,一则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加剧暴力行为;二则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使之对学校和老师的保护失去信心。首先学校应加强师德、师能与教师法制观念等建设,使教师密切关注学生行为和心理,平时积极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发生暴力事件后能够及时联合公安机关、学校和家长妥善处理。其次,完善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建立校园暴力应急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再次,通过讲座、班会、课堂等形式加强学生品德、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教育,预防校园暴力的产生。最后,完善校园暴力善后处理机制,保护受侵害未成年人,加强心理疏导,稳定学生的不安情绪,建设安全校园。
(四)校园暴力治理需要内外同教
学校、家庭、社会应合力承担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培养的责任。
首先,学校是实施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不仅传播知识,还肩负培养人的重任,因此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应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达法律信念和道德基准,将法治和道德的内容融入课程。法治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提升人的品质,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培养同理心、友爱情,消除暴力冲动行为,和谐共处。学校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承担起培养人、教育人的职责。对在校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绝不能把问题学生以各种方式推出校门,推卸责任。
其次,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道路至关重要。自古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家蔡元培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父母是青少年的首任启蒙老师,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品德、性格、生活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养成。第一,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关注,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保持与子女的无障碍沟通。第二,父母应对子女进行正确教育,加强道德和安全意识教育;在发现子女遭受校园暴力伤害时,父母应及时向学校和公安司法机关反映问题。第三,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杜绝赌博、吸毒等不法行为,避免在子女面前进行抽烟、酗酒、暴力等不良行为和使用网络语言、脏话、黄色笑话等不健康语言,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再次,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影响巨大。陶行知先生倡导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足以说明社会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社会应当配合学校和家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倡导正能量的社会风气。第一,政府主导是校园暴力治理的风向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督促中小学开展法治安全教育,落实校园暴力风险预防工作。第二,各传播媒介应履行传播责任,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成人化信息采用分级浏览制度,营造健康信息传播平台。对涉校涉生违法犯罪的新闻,应当树立保护未成年人意识,避免过度曝光造成 “二次伤害”和舆论情绪化宣泄。第三,增设能够满足未成年人精神需求的活动教育场所,如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体育场馆、历史名人纪念馆、科技馆和青少年宫等;引入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第三方捐赠,举办美术展览、读书会、文化交流活动、话剧和歌剧表演等,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提升社会教育功能。
(五)净化网络学习环境
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学习的能力,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青少年身心发育和社会化尚未完成,缺乏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政府要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中小学校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结语
总的来看,校园暴力的治理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共同协作,从造成校园暴力形成的源头解决校园安全问题。采取 “法德兼治”的手段,从刚柔两方面共同维护校园安全;采取 “内外同治”的策略,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力量,营造校园安全环境;利用“文化引领”的方式,避免学生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主要由 “学校预防”为主,明确教师责任和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通过 “净化网络”保障学生免于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等一系列方式推进校园安全建设,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