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
2018-01-26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陈丽萍
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陈丽萍
校企合作作为笔者所在学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近些年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向企业输送的学生存在“维修知识能说,但实际维修不能做”的问题。经过笔者所在学校汽修专业负责人、专业课教师与众多校企合作单位人才培养负责人认真分析后,发现造成学生维修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的重要因素在于当前专业课教材不配套。因此,有必要结合车辆维修企业典型维修项目开发适用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汽车维修教学项目。
1 教学项目开发
教学项目开发遵循确定企业工种、提炼典型任务、确定培养目标、转化教学项目和细分教学任务的思路,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1.1 确立企业工种
当前车辆维修企业主要包括保养工、机修工、电控检修工和钣金工。除了钣金工以外,其他3类工种均以保养工为基础。因此,对车辆维修企业而言,能熟练保养的工人非常重要;而对学校而言,培养车辆保养工成本与时间投入较少,可行性较强。
1.2 根据典型工作提炼情境
根据车辆维修企业的反馈信息可知,当前车辆保养工所要涉及的典型职业任务包括检查、调整、更换、清洁、补充,每一大类下面还包括许多保养项目,比如“检查”职业任务下有冷却液冰点(使用折射计T10007)检查、蓄电池状况(使用MCR 341V)检查、助力转向液液面检查、转向横拉杆/稳定杆/连接杆间隙检查等。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校企合作所提炼的5大类典型职业任务,再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所细分的维修教学项目即为典型的教学情境。
1.3 依托入职标准确定目标
图1 教学项目开发技术路线
笔者在深入了解车辆维修企业保养工入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车辆维修企业对学校所培养的车辆维修毕业生应当达到的目标意见,形成汽车维修教学项目总体目标:学生能说出检查、调整、更换、清洁、补充等主要工作内容,能认识检查、调整、更换、清洁、补充涉及到的零部件为知识目标;学生能独立、熟练地完成检查、调整、更换、清洁、补充保养作业为技能目标;学生能以认真、细致及严谨的态度投入工作,同时热爱自己的岗位,服从企业管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4 根据工作情境归纳项目
典型职业任务作为学校设计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典型职业任务是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未考虑学校教学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将典型职业任务照搬到教学中,而应该以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师为主体进行转化,以汽修企业建议为参考进行修正,结合已提炼出的工作情境归纳项目,最终形成有助于学生岗位适应的教学项目,有利于学校开展教学的教学项目。典型教学项目如表1所列。
1.5 按照教学项目细分任务
典型教学项目是一个大的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对项目进行细分,细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让教师教学有抓手,学生学习有重点。因此,对笔者而言针对典型教学项目进行细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细分后的教学任务所占篇幅较多,不便一一罗列,笔者仅以检查教学模块中的发动机、变速器、底盘典型教学项目(详见表1)细分后的教学任务为例进行说明,如表2所列。
2 教学项目应用
作为校方,笔者所在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师积极投入汽车维修教学项目的教学探索工作,以期改变受传统教材约束一直存在的教学成效不足现象。现以底盘教学任务中的《盘式制动摩擦片厚度检查》为例,阐述笔者针对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应用所设计的六步教学法。
2.1 借助网络媒介提出学习任务
情绪心理学认为个人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3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动力、强化和调节。其中动力功能是指积极、健康的情感有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反之,消极的情绪不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调节功能是指中等愉悦的情绪有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且人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基于对情绪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考虑,结合所教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实状况,教师在课堂开始初期的资讯阶段以借助网络媒介的方式提出学习任务,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表1 典型教学项目表
表2 “检查”教学模块教学任务细分表
教师在课前录制一段视频并在课堂开始时播放,视频内容主要是: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辆制动时有噪音且制动距离过长,初步怀疑是制动摩擦片已磨损到极限位置。随后将车辆开到附近的维修厂进行检修,恰好维修厂操作工不在,操作工助手不能胜任拆开检修并装复工作。现在想请同学们帮忙开展检修。
课堂学习任务提出以观看网络媒体的方式代替传统教学中教师口语表达的方式,不仅仅是展现形式的改变,播放网络媒体的方式更具真实性,以网络求助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情绪。
2.2 开展头脑风暴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堂中往往会呈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小部分学生乐于学习且能很快消化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以为然,甚至到麻木的程度,课堂时间基本用于发呆、睡觉、聊天。笔者认为要改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现状,必须先给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决定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方式,从而找到课堂归属感。
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认为集体讨论有助于形成观念堆,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基于改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现状的考虑,结合A·F·奥斯本的理念,在计划阶段,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头脑风暴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自主形成小组成员意见一致的任务解决计划。在此阶段,教师不过多参与学生讨论,而在小组成员需要求助时给予适当的协助。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说明制动器技术标准。
(2)学生在记录制动器技术标准后小组讨论并制定、汇报制动摩擦片厚度检查工作计划。
(3)教师接受学生咨询;听取各小组汇报制动摩擦片厚度检查工作计划。
将真实故障的解决路径(计划)设计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相信与支持,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这一切的改变都以学生找到课堂归属感为立足点,有助于推动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现状的改良。
2.3 理性地给予学生试错机会
对于教师而言,容易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习惯性思维:学生按照他们制定的计划是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大部分教师会在工作任务解决的计划阶段就扶正学生错误或者有瑕疵的计划内容。学生此刻就会感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无非是过场,最终还是以统一的计划为执行标准,久而久之,学生对自主探究也将感到无趣。
萨其曼(美国伊利诺大学探究训练研究所所长J.R.Suchman)注重实践,主张“探究方法的训练”模式,重点是帮助学生认清事实,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并形成假设以解释新接触到的现象或事物。
正如萨其曼所倡导的那样,知识本无标准,教师不应因为学生的当前能力而怀疑他们的未知能力。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决策阶段仅提供给学生操作参考视频和角色分工说明表,学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修正任务解决计划,也可按照原计划开展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为学生提供所需检测设备,并提示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2)学生阅读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并明确责任分工。
(3)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训指导手册和操作示范视频。
(4)学生查阅指导手册和观看操作示范视频,小组讨论修正计划与否。
(5)教师接受学生咨询,督促小组合作进度。
教师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但不以标准统一为目的提出指正意见,理性地给予试错机会,更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2.4 落实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针对中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现状,教师应当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以主动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借助网络媒介导入新课、头脑风暴制定计划以及给予学生技能标准作为参考的基础上,设计了小组技能竞赛活动,以一种富有激励性质的教学风格开展任务实施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技能竞赛。
(2)学生按照人员分工及工作计划实施刹车片厚度检查工作。
(3)教师观察学生操作并留意学生学习进度,如学生遇到技能瓶颈,及时给予肯定与帮助。
(4)教师在学生操作完成后按照过程性评价的标准给各组评分,肯定优胜小组,勉励落后小组。
激励不存在偏见,优胜小组和落后小组均能从激励的言语中感受到教师的尊重,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2.5 检查拓展诊断能力
澳大利亚科学家贝弗里奇曾经说道:“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养成检查机遇提供的每一条线索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也应当做到勤反思、勤检查。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以组间互相检查的形式了解各组任务解决情况,有利于学生从检查中发现优劣,发现解决任务的更优途径,这也是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一种方式。
2.6 实施多元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7种智能: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在这7种智能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智能的高低,而应综合各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本节课评估环节以多主体、多内容的方式开展学习情况评价。首先,多主体是指在本节课末期的评估工作不仅有教师、学生的参与,还包括车辆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且缺乏说服力的现状;其次,多内容是指在本节课末期的评估工作不仅仅包括任务解决的最终结果,还包括小组成员配合情况、学生课堂参与度、对相关元器件的认知等,弥补评价内容单一的弊端。
《盘式制动摩擦片厚度检查》教学案例作为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探究成果,改变了传统专业课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以6步法开展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效。
3 教学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开发成果作为传统教材的补充、更新产品,不能仅仅根据一节示范课就确定开发成效,而应当经过长期教学后才能明确成效。为此,笔者选取汽修专业A班和B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和传统教材展开区别教学,以期明确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开发意义。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首先,笔者所在学校汽修专业A班和B班学生人数大致相同;其次,两个班级专业课成绩平均分相近,可以认为是平行班;最后,综合考虑学生的意见与专业课教师的意见,笔者选取A班为汽车维修教学项目使用班,B班为传统教材使用班,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区别教学。
A班作为汽车维修教学项目使用班,笔者对其进行汽车维修教学项目使用前后对比分析;A班和B班作为平行班,笔者对两个班进行汽车维修教学项目使用后对比分析。以上分析均基于笔者所在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关于汽车构造与检修的知识与技能考核。除此之外,在教学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时还考虑区别教学后学生自身学习状态的改变。
3.2 调查统计和结论
在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区别教学后,笔者邀请部分汽修专业课教师对A班和B班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进行测试。
(1)通过汽修专业课教师在汽车维修教学项目使用前后对A班汽修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的对比图(图2)可以看出,A班学生使用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后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
(2)选取A班和B班作为对照班原因之一是因为两个班级在汽修专业课上成绩均等,有一定的可比性。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区别教学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A班学生较B班学生汽修知识与技能更强,如图3所示。
图2 A班学生在教学项目应用前后知识与技能成绩对比
(3)据汽修专业课教师对A班和B班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口头调查结果统计信息得知A班学生学习兴趣较运用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前有所提升,而B班学生学习兴趣基本保持不变,如图4所示。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在试用阶段已显现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习得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汽车维修教学项目开发是有意义的,是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是有利于学生对就业岗位对接的,是有利于校企合作双方良性发展的。
图3 A班和B班汽修专业知识与技能成绩对比
图4 A班和B班在教学项目应用前后学习兴趣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