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2018-01-26嘉兴市交通学校
嘉兴市交通学校 周 峰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各地中职学校也纷纷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或专业,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训设备、师资培养等方面都没有经验可寻,各不相同,这显然不能适应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动力电池、驱动电动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在全球占比达50%。2017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两旺,1月~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积销量达25.1万辆,同比增长21.5%;1月~7月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超过20.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约16.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约4.2万辆,比例接近3∶1。目前,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30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170余家。按照国内已批复的项目及各大车企发布的产能规划估算,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有望达到5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高速成长期。行业前景如此诱人,但相关的职业人才,尤其是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却明显准备不足,缺口巨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汽车职业教育提出全新的需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汽车职业教育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的职业教育更加如此。
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体系改革亟待加强。为使课程与岗位对接,结合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等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我校对现有课程体系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学校的课程资源显得滞后、单一,缺乏相关企业的信息,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校企合作程度很低。
(2)师资队伍建设任务紧迫。目前,师资队伍无法适应学校对新能源汽车教学的需要,骨干教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阻碍了新能源汽车教学的发展。因此,强化与外部企业专业资源的合作,是增强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3)教学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在校园数字化、教学现代化建设方面,我校目前已建立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但数字化资源共享、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教学资源则更是缺乏。同时,教师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不高。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建设过程中,借助企业的成功应用案例、加大与企业的应用合作力度将可极大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极其重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合理性是中职人才培养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源头。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销售、维修保养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运用、维修有关的职业领域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为此,我校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线技能操作型人才。通过培养,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胜任新能源汽车维护、检修、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修复等相关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能力归纳为以下内容。
(1)能做好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的安全防护工作。
(2)具有对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
(3)能正确使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用工具对车辆进行保养、检测与维修。
(4)具有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部件拆解和技术状况判定能力。
(5)具有新能源汽车资料查询和应用的能力。
3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我们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模块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和拓展学习模块(主要包括岗位拓展和相关专业领域延伸课程)组成。专业课程模块的理实一体化学习项目设置及配套设备见表1所列。除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外,还包括传统汽车的基础性课程,如《汽车构造》《汽车电气》《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等。
4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规划
新能源汽车既具有传统汽车结构,又具备高压电及控制技术,因此,我们将实训制定为1个实施阶段,按学年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第3学年)为新能源基础性实训,实训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认知和安全防护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第4学年)为新能源汽车实训,实训集中在主要系统和综合能力上,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维护与诊断技能;第三阶段(第5学年)为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能力。
为确保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投入相应的实训设备加以保障,我校计划投入200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的建设,一期已投入65万元,从而保证了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的开展,后期还将分3期投入,最终将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本地区的示范实训中心。
5 新能源汽车师资队伍的培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为教学明确了方向,而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实施本课程体系的关键。为使教师能尽快承担起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教学任务,我校专门制定了师资培养计划,将教师培养分为2个层次,采用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暑期,我校分别派出了3位老师赴深圳、北京、上海、南京等参加由企业、行业、协会、研究院组织的各类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校计划每年不定期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类专门化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技术能力和理论功底。另外,我们还将参加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比赛作为提高师生技术能力的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培训,目前我校承担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的老师已基本上能够满足本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各项教学正在稳步推进。
表1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模块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家用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渐将普及,今后社会对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是摆在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