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思考
2018-01-25马骋
马骋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方式;措施;体现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3—0075—01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树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理念,教师是课改理念的直接执行者,所以,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基于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和素养,通过师生的积极参与,双方交往互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才能让课堂评价体系得以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教师通过正确有效的评价,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不断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教师要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教学,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人文性。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观因素,因为学生主观因素强烈制约和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构成学生的各种主观因素也是教学活动进行的构成要素。教师要研读初中生的每一个具体的学习细节,为了让初中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每次学习之后所带来的的成功感和喜悦感,课堂教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适宜的评价能够成为激活学生学习活力的催化剂,唤醒对学习渴望的倍增器。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具有现实而深刻的意义,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进行过程评价,从而一步步推动初中生提高成绩,为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和栋梁之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的方式
1.进行行为态度性评价。上课态度是否端正?是否认真做笔记?是否交头接耳?是否神游天外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态度。注重和强化对学生的行为态度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针对学生某一主观行为进行评价,恰恰发挥着极大作用。教师明察秋毫,细微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积极意义上的主管行为,并鼓励和表扬,则能够催发学生的自豪感,学习进步幅度大。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恰当评价,会逐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2.搭建合作探究性评价的平台。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优劣搭配,交流合作,通过合作小组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合作探究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能力,从而不断强化合作小组与教师的积极配合,营造和强化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强每一小组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与教学性评价。教师要认识到评价不是注重结果,而是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回答问题、上台板演、参与讨论、探索发现等等,教师都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教师中肯的评价中获得归属感,从而生发学习热情和动力。
4.完成作业性评价。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则是针对课堂后续巩固情况和课外投入学习的情况,作业情况有好有坏,有快有慢,质量有高有低。教师从批改过程中给予细致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作业水平。
三、教师要掌握评价操作措施
教师作为参与评价者,要了解评价科学性的操作措施,通过操作措施收集信息,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的观察给予一些必要量化,使得评价有据可循,通过量化数据找出规律,教师要及时地定性反馈一些不能量化的信息。例如过程学分性评价。根据每一学科的学分安排,分为课堂过程学分数据显示,作业完成好坏等级得分等。教师还可以进行多维鼓励性评价。除了利用学分给予评价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各种表现、参与课堂竞赛等多种形式中,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予评价和鼓励。当然,面对出错的学生,教师的基本认识就是多指导、少批评的指导改进性评价。使得学生较容易接受教师的评价并改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四、教师评价的素养体现
课堂教学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顺应课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正逐步由单一的师评向师评、生生互评、自评等多元评价转变,这其中教师的评价考量着教师的素养。教师评价具有重要导向激励功能。因此,教师要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从行为艺术、语言艺术、专业素养上不断修炼自我,从而跟得上教育大格局的步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单一、笼统,那么,评价则显得威力和影响力不足,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有时候,评价就会出现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因此,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就是,首先把握评价的层次性和侧重点,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从一开始先要注重情感性评价,渐次过度到知识性的评价,最终把学生喜欢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要达成的目标。其次,区别对待和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评价更要关注后进生,做到客观公正评判。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不断改进评价方案和评价方式,以适应在不同时期对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