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眼高手低怎么办
2018-01-25朱华贤
◇朱华贤
在写作上,通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眼高手低。这里所说的“眼”,是一种知识与见解,它来源于阅读和思考;这里所说的“手”,是一种能力与本领,它依托于反复的训练实践。眼高,就是眼界很高,看别人写的文章,往往觉得一般般,甚至不屑一顾,能看上眼的极少;手低,就是自己写不好,连一般般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眼与手,通常存在着这样的逻辑关系:眼越高,越不敢轻易下手;不敢轻易下手,手就越来越生疏,本领往往就越低。从另一个角度讲,眼与手,还存在这样三种关系:眼高手高、眼高手低、眼低手低。眼高手高,就是见识广博而高超,手上功夫也有几板斧。对别人的文章评价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上乘、独树一帜。这是写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的目标。这样的作者,在教师当中不乏其人。眼低手低,则刚好相反,两方面都欠缺。有没有眼低手高呢?几乎不存在,道理很简单,连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是差也弄不明白,怎么可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就像什么是金子都不知道,怎么能淘到真金呢?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凡40余年,据我观察,当下的语文教师队伍中,眼高手低者还是比较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当不错,可他们的写作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他们只会像赵括似的纸上谈兵。就语文教学而言,纸上谈兵也是一种本事,但其影响力有限,无法让学生内心佩服。如何走出这个困局,成为眼高手高的双高者呢?
首先,要提高对写作的思想认识。写作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写作是建立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的。正像游泳,不是在岸上明白了游泳知识,掌握了要领,一下水就会游了;而必须直接下到水里,一次次地划呀蹬呀,在一次次的划呀蹬呀的过程中,才逐渐摸到门道。一个从来不肯下水的人,肯定不会游泳。同样,一个只是看人家文章,只学习写作的理论,自己从来不写的人,肯定写不出好文章。眼高手低的本质,就是认知与能力存在悬殊。我们不要以为眼高就能手高,眼高与手高是两码事,它不是同步成长的。
其次,要加强语言的实践训练。手低的关键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心里想的,无法用笔自如地表达。神笔马良,他的本事在于心想画成,而且画得活灵活现。有些教师,明明有一个观点,也有一些具体的材料,但写出来后,自己看了都要摇头,别人自然就读不下去。语言这东西,需要在运用中逐渐摸到脾性,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语言的流畅性、节奏感、生动性、情趣性等,是很难从理论上说出来的,只能凭感觉。而感觉的形成,是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的,是在反复训练实践中才能生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强调对学生进行“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自己先要想写文章,平时也要强调实践训练。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写作也一样,最好每周动动笔。
再次,要敢于献丑让人看。写作的人通常存在这样两种心理:第一种心理是不愿轻易拿出去让人看,怕被别人笑话。知耻近乎勇。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勇敢地拿出来让人挑剔。其实,最好是在写作之初或者写作过程中,就听听别人的意见,或者主动与人探讨。共同探讨,可以少走弯路。第二种心理正好与第一种相反,就是文章是自己的好。自己花了许多心血熬夜写成的,癞头儿子自己的好。有点偏爱可以理解,但偏见掩盖不了真相。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你是从你的视角在看,别人往往会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不要总以为自己写得已经非常完美了。让人一看,说不定能挑出一大堆毛病。当然,对别人的意见,只能参考,不能奉若神明。